
徐志萍,195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濟寧機械裝卸有限公司退休職工,現為任城區濟陽街道財工街社區志愿者。
現年63歲的徐志萍,是一位有著23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后,她熱心公益,積極參與社區治理。2015年12月26日,她聯合幾個和她同樣熱心公益的老姐妹成立了“老媽媽愛心針線坊”,為社區獨居老人、殘疾人和年輕媽媽們免費縫制棉衣被,解決了居民生活中的難題,深受社區居民歡迎。她退休不褪色,用實際行動發揮余熱,默默為社區、為他人奉獻愛心,踐行著一個老黨員為民服務的初心。
退而不休,“老媽媽愛心針線坊”成立
徐志萍退休后,懷著一顆老黨員的赤誠之心,一直力所能及為社區群眾服務。通過走訪,她了解到社區有不少高齡、獨居和生活困難的老人,喜歡穿手工縫制的棉衣,但是苦于自己年紀大了沒有能力制作;她還了解到一些年輕的媽媽,因為不會縫制棉衣,只能給孩子購買成品棉服穿,保暖性和舒適性都不好。徐志萍想,自己正好有縫制棉衣棉被的手藝,何不成立個針線坊,既能幫助社區需要幫忙的居民,又能把這項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于是,財工街社區“老媽媽愛心針線坊”應運而生。
針線坊成立5年來,成員由原來的七、八個人發展為現在的五十多人,年齡最小的50多歲,最大的79歲,平均年齡68歲。受益群眾也已遍布周邊社區各個年齡層,縫制的棉衣、棉被、棉馬甲已不計其數!袄蠇寢寪坌尼樉坊”的成立,確實幫助轄區年輕媽媽實現了讓寶貝穿上舒適、健康、純棉、手工縫制衣服的愿望。老媽媽們不但服務身邊的群眾,她們還對外增加了義務幫助高齡老人縫制棉坎肩、幫鰥寡孤獨的老人或者殘疾人上門義務做棉被、坐墊等項目。5年來,徐志萍她們多次走進敬老院,為那里的老人送去溫暖,為他們縫制夏天的短袖、秋天的馬甲、冬天的棉襖、還有一套套的棉被子,每當空閑的時候徐志萍總是和轄區的老人們談談心、說說話,教她們手工縫制,其樂融融。她們還走進兒童福利院,為孩子們帶去了關愛,給他們送去縫制的小倒褂、小被子、小床單等。看到一張張滿是笑意的臉,徐志萍開心的同時又滿懷心疼。她把這些孩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帶給他們溫暖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從而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
志愿服務傳幫帶,一針一線繡紅旗
徐志萍身體力行地傳播著志愿服務的精神,她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也吸引了很多人,轄區內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老媽媽愛心針線坊”志愿者隊伍中,都想像她一樣為社會出一份力。“老媽媽愛心針線坊”也在逐日擴大,許多受益群眾也趁空閑時間也加入了其中,邊學手藝便幫著做些簡單的縫制。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前夕,代表56個民族一家親的56位老媽媽們用手繡紅旗表初心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表達了她們對祖國深深的愛,濃濃的情。手繡紅旗也被任城區黨史陳列館作為一號藏品永久收藏。
扶貧濟困獻愛心,疫情防控顯才能
不僅服務社區,徐志萍還積極投身扶貧幫困工作中,履行社會責任。她積極參加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將40件手織毛衣、圍巾寄往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讓那里的孩子們有溫暖衣物過冬;她跟姐妹們繡制出“愛心 同行”被單、枕頭三件套以及暖心坎肩送給貧困家庭,架起一座座愛的橋梁。疫情防控期間,徐志萍積極參與防控工作,為溫槍縫制保溫袋,解決低溫測溫不準問題;為轄區援鄂醫務者家庭新出生寶寶縫制棉衣、包被,解除醫務工作者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