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景闖,男,2002年10月6日出生在曹縣普連集鎮三官廟村,現在普連集鎮中學就讀。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坎坷人生,因為是個不足月的早產兒,缺氧導致了先天性腦癱,語言不清,無法獨立行走,失去了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基本生活能力。 3歲起,他在離家20公里遠的小診所進行康復治療,四年的康復治療全靠瘦弱的母親蹬著自行車載著劉景闖來回將近40公里!8歲時,災難又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父親查出患有嚴重肝炎,不能再干重活;母親患有糖尿病和嚴重耳聾,如今只能靠助聽器來維持聽力。但是無論再難再苦,父母都沒有放棄過兒子的治療。
到了入學年齡,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劉景闖,進入學校上學成了大難題!直到劉景闖8歲,才進入了幼兒園,接著上了小學,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如同巖縫里的小草一樣,看似渺小,內心力量卻很強大,在他的努力和堅持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9年9月考上了曹縣普連集鎮中學,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愛護和幫助下,他把樂于助人、陽光積極的一面也帶給了大家。他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各方的愛心人士用不同的方式給予他幫助和鼓勵。
受到眾多愛心人士幫助的劉景闖,想要把愛心回饋給社會,于是在2017年,他加入了曹縣志愿救援協會,成為一名志愿者。雖然身體殘疾,但是身殘志堅,他把大家帶給他的愛心和正能量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作為曹縣志愿救援協會的一名志愿者,3年多時間,劉景闖組織了20多場公益活動,曾在普連集鎮組織舉行關愛兒童大型慈善晚會活動、組織殘障兒童參觀科技館、萬畝玫瑰園、八里灣風景區、為殘障兒童成立愛心書屋、舉辦勵志講座、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劉景闖不光組織公益活動,還參與演出公益勵志微電影《堅強的孩子》,用另一種方式來積極傳播正能量。
在疫情防控期間,劉景闖又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在村口值守、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組織愛心志愿者為村里消毒、捐獻消毒物資等。
心系殘障兄弟的劉景闖說:“以后要開淘寶店,不光幫村民銷售農產品,更是想要幫助殘疾兄弟們就業,小康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劉景闖雖然沒有健全的身體,但他并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相反,他心懷感恩從一個被幫扶對象變成了一個優秀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勵志故事去鼓勵和感染別人。他有著對生活的追求,有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追尋生命的意義,體驗生活中的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