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手機查看
熱衷做慈善,就是閑不住!
——濟南慈善義工“劉成方源藝術家慈善義工團”團長
劉成方事跡材料

劉成方,男,漢族,1963年5月出生,民盟盟員,濟南慈善義工“劉成方源藝術家慈善義工團”團長。
“我雖然因為疾病導致腿腳走路不利索,但是我有一副熱心腸,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急需幫助的人。”劉成方正忙著,準備把自己的住房改造成一間愛心書屋,讓附近的社區群眾都能足不出小區就找到靜心閱讀的地方。
旁邊幫忙對住房進行施工改造的志愿者李先生說:“劉老師不是在做慈善,就是走在做慈善的路上,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古道熱腸,樂善好施,特別熱衷做慈善,他這個人就是閑不住!”
山區寫生偶遇貧困學子,寒來暑往愛心助學不輟
劉成方1963年生于濟南,筆名方源,是濟南市老城府書畫院創始人。劉成方不記得是從何時開始自己的慈善之路的,只記得母親教育他的一句話,“做人就得實實在在的,看見誰家有困難,就得伸手幫一幫!”他的母親是居委會主任,從他記事的時候起,母親就每天走家串戶給社區居民解決各種各樣的困難。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慈善的種子在劉成方心里生根發芽,在成家立業后真真正正走上了慈善之路。
2001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劉成方與好友一同前往長清區張夏鎮寫生,走到四禪寺附近。這時稚嫩的讀書聲徐徐傳來,循著聲響,劉成方和好友走進了四禪寺小學。“這輩子都會記得走進教室看到的景象。”孩子們單薄的衣裳、通紅的手指、瑟瑟發抖的身體,觸動了劉成方心底最柔軟處,他瞬間紅了眼眶。從學校出來,他馬不停蹄地購置了火爐、煤炭、冬衣、書包等物品,一刻也不耽誤地送到了孩子們的手里。這一送便是七八年。他將孩子們的衣食冷暖掛在心間,不論寒冬酷暑,他都要把愛心物資親自送到孩子們手里。后來,在劉成方的牽線搭橋下,開始有更多的愛心人士跟他開始捐助這座山區小學。
這只是他資助貧困山區學校的一個片段,由于他十余年如一日堅持在貧困山區進行慈善助學活動,贏得了當地學校與師生的廣泛贊譽。2012年11月13日,在長清區雙泉鎮領導的幫助與支持下,山東濟南市老城府書畫院分院落戶雙泉鎮,當人們問起劉成方為什么對山區助學這么執著時,他說慈善文化助學是自己的一個夢想,他想用“美”去感動小朋友,讓他們從小就能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至善方能至美”是劉成方常掛嘴邊的話,一位美術工作者,如連善心都沒有,何能畫出美麗的畫卷。一幅幅精心繪制的畫作、一件件學習用品送到了山區各個小學,劉成方說自己不圖回報,山區孩子的一個笑臉就會讓他高興很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心播撒的愛的種子,一定也會讓山區的孩子們充滿信心走上人生新的征途,他們也會充滿愛心回報這個社會。”
身患疾病不忘初心,敬老愛親奉獻不止
2016年一次突發腦梗,讓劉成方的右手失去握筆的能力,腦梗引起的后遺癥讓他痛苦不堪,濟南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副主任董廣坤和一些朋友及時送去了關心和鼓勵。“劉老師熱心公益事業,我和他認識十多年了,一直以來,都感動于他親力親為奉獻愛心。”董廣坤說道,在好朋友面對疾病的重大打擊時,他專門去家里安慰劉成方,希望他重新振作起來,讓公益活動帶走身體的痛苦。
“雖然由于腦梗后遺癥,我不能再寫字畫畫,但是,我還能走啊,我就把進社區下鄉送溫暖活動當做對自己的一種鍛煉,我要在做慈善活動中獲得新生!”劉成方在濟南慈善總會義工部注冊成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劉成方源慈善藝術家義工團”專業慈善公益隊伍,帶領義工為社區、敬老院、醫院、公共場所等做好人好事兒。
2018年5月母親節那天,劉成方通過濟南慈善總會聯系長清慈善總會后,組織了近五十名熱心義工,前去長清文昌養老院,給老人們送去了56袋大米,56袋長壽糕,4箱牛奶,一筐香蕉,現金3600元,并贈送了一幅“父愛如天,母愛大地“鏡框書法。
2020年1月16日,寒冬來臨之際,劉成方帶領愛心義工團隊前往曲阜貧困戶、失去母親的小女孩蔡鳴(化名)家送溫暖,給她送去了剛購買的長款羽絨服、大米、面粉和一桶油,還救助了人民幣200元。“謝謝您!”小女孩穿上漂亮的羽絨服,高興地連聲道謝。劉成方說,正是這一句感謝,讓他感覺心里面暖暖的,“女孩子的父親是殘疾人,母親很多年之前就去世了,特別懂事,我就覺得幫孩子一把,就能讓她感受到一些溫暖,我心里就高興。”
2020年1月19日至1月23日,劉成方先后帶著十幾名慈善義工頂著滿天的大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踏上了送溫暖的征程。先后看望和慰問了濟南市館驛街新區退休工人、72歲的腦梗偏癱老人、濟南市白馬山兩位70多歲的特困戶老人、槐蔭區西城腦梗病人等9個殘疾、貧困家庭,給他們送去大米、白面、花生油、蔬菜等。“這么大的雪,您身體還不好,還親自來看我。”握著劉成方的大手,72歲的腦梗老人孫明(化名)熱淚直流。
2020年4月,劉成方偶然從新聞里看到四川樂山79歲、沒手沒腳的蔡冬鳳身殘志堅、孝親敬老的事跡很受感動,帶領濟南慈善義工一行5人以愛涌泉城的精神不遠千里來到峨眉,為蔡冬鳳送上6000元慰問金和9900元禮品,并贈送了一幅字畫《花開富貴》,受到了樂山市慈善總會的高度贊揚。劉成方現場與樂山市慈善總會簽訂了蔡冬鳳好人基金協議,今后每年都向蔡冬鳳基金捐獻。十幾年來,劉成方帶領的慈善義工團隊在濟南漸漸有了名氣,義工隊伍不斷擴大,走出了濟南、走出了山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百名義工跟他做公益活動
2020年6月19日,在濟南慈善總會舉行的2019年度“濟南慈善獎”通報表彰大會上,劉成方帶領的“劉成方源藝術家慈善義工團”再次被表彰為2019年度“濟南慈善獎”慈善先進團隊。
近幾年,作為一名書畫家,劉成方因為患病不能寫字、畫畫,捐贈作品少了,但他那顆愛心沒有停止,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力所能及做奉獻的行動沒有止步。二十年間,劉成方以畫院公益慈善捐助為主體,以創新模式為載體,構建書畫家文化慈善的平臺,弘揚、傳播慈善文化,讓慈善文化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下鄉村,引導書畫家全身投入到公益慈善文化活動中去。
劉成方先后向天橋匯才學校,章丘圣井中學,長清關王小學、雙泉中學、馬山中學、歷城區港溝中學等29所中小學捐獻了價值二百余萬元的書畫作品及十幾萬文體用品,捐出的現金近十萬元。他用真誠的心贏得了大家的信任,目前,有上百名慈善義工跟著他做慈善公益活動,常年奔走在社區與鄉村獻愛心的道路上。
今年自疫情發生以來,他發動上百名慈善義工,積極參與到所在社區的防控戰“疫”行動中去,自己拖著病殘之軀,堅持每天帶領義工參加社區的防控宣傳和執勤,受到社區群眾的夸贊,他向濟南慈善總會捐贈5幅書畫作品用于防疫。
劉成方的朋友李存社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堅持一輩子做好事,劉成方自強地從疾病中走出來,還能力所能及幫助身邊急需幫助的人,特別難能可貴。劉成方常對別人說,與其被瘋魔壓抑出病或憋出內傷,還不如學會與生命有效溝通,用慈善愛心轉換成人生正能量,幫助他人、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