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wǎng)
手機查看
2020年7月14日凌晨,他因病離世,走完了38歲的人生。
他的網(wǎng)名是“小火柴”,寓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1982年出生的他,身高接近一米九,當過兩年兵,熱衷戶外運動。2015年,他籌建了日照市方舟救援隊,盡管已身患骨癌,他依然帶領(lǐng)隊員開展山地搜救、溺水搜救等公益救援行動。在疫情時期,他強忍日漸加重的病痛,組建了日照首批抗疫青年突擊隊,義務為50多個社區(qū)、30所學校及幼兒園進行防疫消殺,還帶病值守高速路口,為這個世界燃盡了最后的一束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
他,就是日照市方舟救援隊原隊長孫同磊。

孫同磊(拄拐者)生前在日照北高速路口指導隊員防疫消殺。
“國家有難,我得上一線!”
2020年春節(jié)剛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該喜慶的春節(jié)蒙上了一層陰影。
彼時的孫同磊已身患骨癌,自2018年起病情已擴散全身,身體非常虛弱。看到全副武裝、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他非常揪心。“國家有難,我得上一線!”他對妻子張麗說。
“你都病成這樣了,還上一線?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可咋整?”張麗急得眼淚都出來了。
“這種時候我必須和隊里的兄弟們在一起,為戰(zhàn)勝疫情出點力!你放心好了,我會多注意的。”孫同磊安慰著妻子。
他第一時間召集28名隊員,組建了日照市首批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
疫情時期,消殺工作刻不容緩!孫同磊多方聯(lián)絡,緊急訂購了一批防護服、醫(yī)用口罩、84消毒液、75%醫(y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1月29日,大年初五那天,他又從濰坊一廠家訂購了僅剩的4臺脈沖彌霧機,但因高速封路,物流中斷,他只好委托廠家通過貨拉拉把彌霧機送到諸城一朋友處。
“我得親自去取,以防萬一有什么閃失!”傍晚六點左右,他叫上副隊長馬現(xiàn)超,準備驅(qū)車出發(fā)。
“都這么晚了,你讓那些小兄弟去就行了,再說你身體免疫力差,很容易被病毒感染,我求求你千萬別出門了……”看到他要出門,妻子張麗苦苦勸說。
“沒有國,哪有家,我們干救援的,就是剩下一口氣,也得沖上去!”說完,孫同磊就要出門。張麗知道他的拗脾氣,趕緊給他拿來放有止痛藥的小藥盒,塞到他衣兜里。
他一邊下樓一邊給諸城的朋友打電話:“兄弟,我現(xiàn)在就往諸城趕!你也往日照趕了?好,咱們就在中間找個地方會合!”
夜色漸濃,馬路上空空蕩蕩,一片蕭瑟。孫同磊的右腳突然一陣劇痛。一陣豆粒大的冷汗浸濕了他的帽子。他咬著牙沒吱聲,用哆哆嗦嗦的右手從衣兜里拿出藥瓶,吃下一粒止痛藥,什么也沒說。
在那條漫漫黑夜和刺骨疼痛交織的路上,他熬過了怎樣一段苦澀的行程!盡管如此,當他在青島的一處地界見到了諸城的朋友,當他終于取到了4臺彌霧機,他那張蒼白的臉上依然露出了笑容。
當日,返回日照時,已接近午夜十二點。

“我得和兄弟們一起戰(zhàn)斗!”
1月30日下午兩點,東港區(qū)昭陽佳苑小區(qū)內(nèi),人們都待在家里遠離疫情的危險,四周一片靜寂。隨著一陣彌霧機的轟鳴聲,沉寂多日的小區(qū)有了久違的聲響。
拄著雙拐的孫同磊,帶領(lǐng)青年突擊隊的馬現(xiàn)超、胡長紅、魏本峰、梁田光和彭永平,正在對小區(qū)內(nèi)的過道、停車場、垃圾桶等公共區(qū)域集中消殺。隊員們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和手套,每兩人一組,分頭行動。
隊員勸他回車里休息,他就是不肯。“我得和兄弟們一起戰(zhàn)斗!”
當時,他的右腳因為病情惡化,已經(jīng)腫得無法穿鞋,只是用圍巾包裹了起來。他就那樣拄著拐杖、一步步地挪動著,不時叮囑兩句。“垃圾桶一定要多噴兩下,還有,那些停車場的車,注意別噴上!”
當隊員所帶彌霧機里的消毒液用完,需要加液的時候,他總是關(guān)心一句:“累不累?需不需要休息一下?一定要注意防護!”
當日,他們完成了昭陽佳苑小區(qū)、海洋世家小區(qū)等小區(qū)的防疫消殺工作,回到隊部,天已經(jīng)黑了。
孫同磊的母親張守娟得知后,打電話埋怨:“你這孩子怎么不聽話,不讓你出門,你咋非要出門?”
“媽媽,你放心,明天我就不去了。”孫同磊安慰母親。
第二天,他又瞞著母親,和隊員一起來到當時疫情相對嚴重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區(qū),對轄區(qū)的敬老院、隔離區(qū)、社區(qū)等場所進行防疫消殺。
第三天,第四天,他依然在各個小區(qū)之間奔波。
張守娟放心不下兒子,她一天打三次電話,每次得到的回復都是“我沒去”。一天傍晚,在錦繡前程小區(qū),她無意中看到了正在統(tǒng)籌防疫消殺工作的兒子。
清冷的天色中,孫同磊正拄著雙拐,單腳一步步地挪動著。他的腳步很沉重,每一步都像走過一段艱難的人生;他的背影亦很堅定,一身橘紅色羽絨服,遠遠望去,如一團跳動的火焰。
看到這一幕,母親的眼淚奪眶而出。
據(jù)統(tǒng)計,疫情期間,孫同磊帶領(lǐng)方舟救援隊,共出動隊員280多人次,出車158次,服務時長364小時,為50多個社區(qū)、30所學校及幼兒園進行了全面消毒,共計消殺面積1000多公頃,為全市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作出了積極貢獻。
防疫執(zhí)勤第五天,他的病情急劇惡化
“剛接到團市委通知,我們要到沈海高速日照北出口進行一周的24小時疫情防控執(zhí)勤,馬上調(diào)度突擊隊員,把我也算上!”2月8日一大早,執(zhí)行隊長胡長紅就接到了孫同磊的電話。
事不宜遲,胡長紅緊急調(diào)度安排馬現(xiàn)超、范開杰、臧家洋、趙寧等26名青年突擊隊隊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隊部。一進屋里,她就看見孫同磊正在為隊友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到位,詢問裝備是否攜帶齊全。
八點整,孫同磊帶領(lǐng)10名隊員,準時來到沈海高速日照北出口防控一線,進行交接班儀式。他們主要負責過往車輛盤查登記、車體消毒、司乘人員體溫檢測等工作,與交通、公安、醫(yī)療等部門工作人員通力合作,24小時把守日照北大門。
他不時到外面看看值班的隊友和過往車輛。有時,疼痛會突然襲來,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讓他幾近窒息。他強撐著回到工作間,拿出隨身攜帶的小藥盒,吃下止痛藥,硬撐著坐在那里。
每當有隊員過來,他都會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沒有人知道,在口罩里面,他那張因疼痛咬出血跡的嘴唇。除了兩名副隊長,其他隊友對他的病情一概不知。
自2018年癌細胞開始在全身轉(zhuǎn)移后,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但只要有一口氣,他就想為隊里做一點事情。方舟救援隊如同他養(yǎng)育的孩子一樣,他想看著他一點點成長壯大,他想去幫助更多的人。
身體剛好受一點,他就強撐著出去看看情況。看到隊員魏本峰的防護服不小心被消殺機械蹭破了一點皮,他立即上前幫著用膠帶纏得結(jié)結(jié)實實。
“隊長,你進進出出怪累的,早點回家吧,這里有我們呢。”46歲的魏本峰很心疼這個小弟。
“魏大哥,我不累。”孫同磊笑了笑。
這一天,他一直待到下午五點才離開。第二天,早上八點多,他依舊準時過來上崗。“那天早上我們隊長過來就吃藥,止痛藥從一粒增加到三粒,我當時勸他回家休息,但他堅持要留下來。”馬現(xiàn)超回憶道。
到了第四天下午,他比平時走得早一些。晚上,還在家里用對講機和大家交流:“今晚的車輛多不多?你們要按時吃飯,輪流休息,回家之前一定要消毒……”
執(zhí)勤的第五天,他的病情急劇惡化,被緊急送往醫(yī)院。這時,離他們的任務結(jié)束還有兩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