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手機查看

張春華,女,1982年4月出生,山東任城人,中共黨員,濟寧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解放路派出所社區民警。
她是指尖民生警務的實戰先鋒,創造性地逐樓建立微信社區,即時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一方和諧;她是逆風而行的輕騎兵,始終堅守在社區陣地前沿,守衛一方平安;她是百姓的貼心人,發動群眾加入志愿者隊伍,線上線下守護社區安全;她是社區老人的“好閨女”,把老人的小事當成大事辦。她日夜穿梭在片區,用愛心感知群眾冷暖,主動把服務送到百姓心上,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定心丸”。
繁忙的輕騎兵,老百姓的“定心丸”
張春華所管的萬達片區,是主城區的核心商圈。她負責其中兩個社區、20個網格、14個監測點,常住人口達3000余戶10000余人,流動人口2000余人。一輛電動車、一件雨衣、一個警務包是她每天必備的“單警裝備”。“轄區大,騎電動車比較方便,還能第一時間趕到。”張春華說,她走街串巷穿行于轄區的街巷,就是在巡弋陣地。在社區工作三年來,她騎壞了兩輛電動車。
由于片區人口基數大、商戶居民樓宇林立,為了全面排查不漏一個重點關注人,張春華開動腦筋,利用科技+傳統手段,逐一建檔管控,形成臺賬16萬多字,為創建無疫情社區打下堅實基礎。她分類建立微信群,服務社區群眾5000余人。通過微信群,張春華對居民反映的各種瑣事、雜事、大事小事一一回應、化解。她用愛心感知群眾冷暖,主動把服務送到百姓心上,轄區1000多位居民都是她的微信好友,隨時解答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達100多件。
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已成為她的常態,她對居民千叮萬囑,卻對家人未置一言。疫情防控以來,她和丈夫同在一線工作,孩子只能交給父母照顧。最久的一次42天沒見過孩子,直到四歲多的孩子發燒病倒才回去照顧他。
細致周到的好民警,社區居民的“主心骨”
擔任社區民警以來,張春華的微信始終響個不停,她都逐條耐心細致解答回復,盡全力幫居民解決。
居民林永強(化名)籍貫吉林,母親也是吉林人,跟隨他在濟寧居住十多年。春節期間,70多歲的母親患病急需住院治療,因戶籍是吉林,需要在居住地開具居住證辦理住院報銷手續。母親查出病情的當天晚上10時多,林永強用微信聯系了張春華,希望得到她的幫助。因為對轄區居民的熟知,張春華對林永強的家庭情況非常了解,當晚就聯系了戶籍員,預約了分局服務窗口。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出門不方便,就代為取證,第二天上午九點就把居住證送到了林永強家門口。
“小張經常來我們小區,有事沒事都來轉轉,幾天不見她我還打聽,看見她就心安。”萬達華府的居民續女士說。疫情防控期間,張春華還化身“快遞員”,經常幫居民送菜、送物。社區居民把她當成了主心骨、貼心人,大事小情都找她,而她也不厭其煩、事無巨細一一幫助居民妥善及時地解決。一面面錦旗、一封封感謝信是對張春華的付出最好的肯定。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需要時間的考驗;堅守本職始終如一,這是對責任最好的詮釋。“能連接心的,只能是心。”這是張春華常說的一句話。她用初心用真情織就這片轄區的警戒線,用忠誠熱心溫暖著轄區的每一個居民。
張春華2017年被任城區阜橋街道辦事處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8、2019年被濟寧市委組織部和市人社局優秀公務員;2019年10月被評為山東省“扎根基層 為民服務”優秀社區民警、三等功;2020年3月被評為濟寧市第二批崗位學雷鋒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