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緒花,女,1952年7月出生,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袁家村村民。
主要事跡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 一位因車禍陷入植物人狀態的老大爺,在年近七旬的老伴趙緒花17年不離不棄的精心護理下,逐漸恢復知覺。這一醫學奇跡的背后,是趙緒花長達17年的日夜堅持。
17年前的臘月初十那天,天氣昏暗,氣冷風狂,正在做飯的趙緒花接到丈夫車禍的噩耗……經過長達近7個小時的手術,丈夫的命終于保住了,但陷入意識全無的植物人狀態。對于趙緒花來說,眼看著丈夫分別前還是健壯的八尺男兒,現在就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心生一陣絕望,但是轉念想到丈夫最大的幸運是還保有生命,這也是全家人的幸運,她在那一瞬間也知足了。
“該起床吃飯啦!”“來,再吃一口”……每天,趙緒花都會重復地對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說著這些鼓勵的話。可是,17年來,她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回應。
17年來,丈夫進行了兩次顱腦手術,住院時間長達一年,重度昏迷期間做了氣管切開手術,不能自主呼吸,隨時都要吸痰,若不及時吸痰,被痰卡住容易導致窒息,尤其是晚上,更容易出現危險。趙緒花主動向護士請教,學會了吸痰,丈夫住院期間,她吃住都在醫院,一直守在丈夫身邊,寸步不離。
丈夫出院剛回家時,沒有醫院的搖床、氣墊,也不能用吸痰器吸痰,不能用胃管喂飯,護理方式的改變成了擺在面前的最大困難。每次喂飯前,趙緒花要把食物都打成糊,然后一滴滴地喂到丈夫嘴里,最初的幾年,即使是一包牛奶,她都要喂上4個小時,涼了熱,熱了涼,等喂完了丈夫,自己早已是饑腸轆轆、精疲力竭。
丈夫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很容易壓壞皮膚,引發褥瘡,她就嚴格按照大夫的要求,定時給丈夫翻身、拍后背,每天翻身次數達十幾次,還自己一針一線縫制了大大小小的枕頭給丈夫墊在頸部、脊部、腿部,便于丈夫坐立、側位休息。回家16年來,丈夫渾身無一處褥瘡。
她自己動手給丈夫刮胡子、理發,摸索著怎樣喂飯不嗆,研究怎樣的流質食物最適合刺激吞咽;合理安排時間給丈夫喝奶、吃水果,補充營養……當前,她已經可以輕車熟路得把丈夫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讓丈夫即使身居病榻也保持好氣色,身上從不起褥瘡,房間沒有一點異味。
由于長期的疲憊,年近七旬的趙緒花,身體素質迅速下滑,糖尿病、腰腿痛病、婦科病、寒冷所致的手指腱鞘炎證都明顯的表現出來,發作起來,渾身疼痛,難受至極。但她拒絕住院,堅持用藥物治療,因為她放心不下別人照料丈夫,更擔心給孩子添麻煩。
17年,鐵杵磨成針,奇跡在細微處發生著,在她的精心護理下,她親眼看見丈夫睜了睜眼睛,動了動嘴巴,伸了伸手指……無數個平凡的瞬間,都讓趙緒花熱淚盈眶,不管付出多少個白天黑夜,只要丈夫有一點點進步,趙緒花便感覺自己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 “有他在,我就有個伴兒。有他在,孩子還有個完整的家!”
曾獲榮譽:青島市文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