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璞,男,黨員,1951年7月出生,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瑞璟國際公館小區居民。
“要在老人有生之年早盡心、盡孝,才能夠避免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8年來,張玉璞先后照顧患腦萎縮的父親和岳母,無微不至。父親和岳母在他的照顧下相繼安然離世,他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優秀的孝道答卷。
2012年,母親去世后,張玉璞把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從萊州農村接到身邊,加以照顧。每天一大早,張玉璞便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做飯、喂飯、收拾房子、給父親按按手腳……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五點,他都會陪著父親出去遛彎,雷打不動!耙驗榛疾。男闹歉『⒁粯,不喜歡走動,總想著回家睡覺!睆堄耔闭f,每次下樓都是連哄帶勸的?臻e下來,為了讓父親活動腦筋,他還帶著父親一起學習認字、做數學題。
家庭開銷比較大,全家主要靠張玉璞的退休金生活,家庭經濟并不富裕的他,在安排老人的生活上從不惜金。純牛奶、新鮮蔬菜水果、各式糕點……這些東西,老人的餐桌上從沒有斷過。由于他的精心照顧,直到2015年父親在91歲高齡時去世。
同年5月份,張玉璞的岳母被確診患了阿爾茲海默癥。“岳母也是媽,日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媽。 痹谏钪校率聦⒃滥缚紤]在前,對老人做到了百依百順。有了之前照顧父親的經歷,他照顧起岳母更得心應手。每天清晨,他都會提前幫岳母準備好牛奶、雞蛋等早餐。上午9點,他同樣要帶著岳母下樓遛彎!拔覄倎砣璟小區時,就看到他扶著一位老太太在樓下走動,我還對旁人說‘這人對母親真孝順’,對方說‘哪啊,這是人家岳母!”社區老黨員徐樹堂回想起老張帶著岳母遛彎的情景,如今仍然歷歷在目。
張玉璞對老人的孝順,妻子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拔覌屢恢备覀兩钤谝黄,以前條件不好,有次他去開會,中午發了根雞腿,自己沒舍得吃,就帶回來給老人吃。說實話,感覺他做得比我這個女兒都好!
生活條件變好后,張玉璞更是變著花樣給岳母做好吃的。“剛開始岳母喜歡吃雞腿,后來吃膩了,嫌雞腿肉太粗,想吃雞翅中,我就去市場上挑好的買。”張玉璞說,直到岳母2019年去世時家中還有很多沒吃完。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張玉璞的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們也是個個孝順。小區里,鄰里也都知道身邊有這么一位孝子。于是,社區黨委還特意邀請張玉璞,在社區進行孝老愛親宣講,弘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