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早上,在青島城的一輛公交車上,上演了驚心動魄而又溫馨感人的一幕,公交司機臨危中心中記掛乘客安危,車上乘客不顧自己行程救助公交司機。
今年49歲的于會海,已經開了十五年的公交車,平時沒有什么病史。11月13日7時30分許,211路線駕駛員于會海像往常一樣駕駛著2712號公交車正常行駛著,公交車沿著敦化路自東向西行駛,這是于師傅發的第二圈,沒有任何異常,一切都跟以往一樣。當車行駛到敦化路小學車站時,剛剛上下完乘客駛出車站后,于會海突然頭暈目眩疼痛難忍,臉色突然發白,寒冷的天氣下竟然大汗淋漓,司機馬上就要支撐不住身體了,由于劇痛他的意識也開始模糊,身體突然出現狀況后,想到還有滿滿一車乘客,考慮到他們的安全,他硬撐著挺直了身子,右手摸到了手剎,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刻,49歲的他用盡全身力氣拉起手剎,將車穩穩停在路邊,保護了車上30多名乘客的安全。有的乘客感覺公交車還沒加油起步就突然剎車減速,車輛緩慢地靠向路邊,停在了距離公交站10米遠的地方,隨后打開了臨時停車燈。
位置靠前的乘客見司機暈倒,便大聲對車廂內乘客喊道“司機暈倒了”,發現司機發病后,一些乘客急著上班離開了現場,但有五名乘客沒有離開。車開著前門,風嗖嗖地往車內吹,乘客圍著司機組成人墻擋住冷風。當時于會海感到頭暈目眩,市民褚鳳蘭幫他解開上衣扣子,為他按摩頭部穴位,并掏出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放到他的嘴里。青島阜外醫院的藥劑師袁德琪從他的癥狀上判斷是犯了高血壓,沖到路邊的藥店買了一瓶硝酸甘油讓他含在嘴里。市民楊巖竹、周玉鳳、萬琨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求助,為血壓達到危險值的他贏得了搶救時間,并第一時間告訴了他所在的車隊領導,隨后站在車門前為他擋風……
急救車來的時候,于會海的上半身還一直在哆嗦,經過確認,是高血壓突發導致身體不適,剛進醫院時,血壓高至240/160,極高危高血壓非常危險,很容易引發腦溢血或心肌梗塞等疾病。幸虧搶救及時,送醫搶救后,于會海病情逐漸穩定。而他醒來后說的第一句話是:不知道乘客有沒有受到驚嚇。
于會海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表現出的舍生忘死的的事跡感動了島城市民,被譽為“最美司機”。乘客的舉動也感動了于會海,于會海住院期間,乘客褚風蘭還專門趕到醫院探望,把于會海的病情一直掛在心上。于會海剛剛有些意識時,就說:“當時模模糊糊記得有位穿紅衣服的大姐,她一直問我怎么樣,但是聽著很模糊,后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你們快去幫我找找她,我非常感謝她!”躺在病床上的于會海得知當時有好幾位熱心市民都救助過他時非常感動。于會海一定要幫他找到當時幫助他的那幾位好心人,當面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于會海病情穩定剛一出院,回到家中的他在感謝市民們關心的同時,也非常希望能夠當面感謝救助他的熱心乘客,在于會海的堅持和熱心市民的幫助下,終于將當天留在車廂中努力挽救于會海生命的袁德琪、褚鳳蘭、楊巖竹、周玉鳳、萬琨五位乘客全部找齊,于會海師傅第一時間向他們表達救命之恩和感激之情,多虧了他們的出手相救才及時保住了生命,五位乘客也被聘請為公交集團“社會監督員”。于會海被市北區綜治委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稱號、青島市2012年11月份“文明市民”和青島市交通運輸行業“紅飄帶”文明使者榮譽稱號。青島公交集團授予于會海“職業道德模范”,集團黨委下發文件號召全體公交員工向他學習,青島交通委系統也開展了向于會海學習的活動。
身體逐漸康復的于會海雖說還不能駕車為市民服務,但是他這幾天也沒閑著,一直為“愛心候車室”這一公益活動忙碌。于會海的事跡感動了島城,不少商家主動加入到“愛心候車室”的行列中,也要為社會奉獻一點愛心。“最美公交司機”于會海駕駛的公交車被青島公交集團巴士公司命名為“感恩號”,制作了島城“最美公交司機”和“最美乘客”的事跡展板放置在“感恩號”上,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最美故事”。以表達對“最美乘客”的誠摯感謝,也號召乘客共建和諧車廂,讓正能量在公交車廂傳遞,共同營造“美麗車廂”,讓這份感恩永留車廂。‘感恩號’對于會海來說不單單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在今后將以更為優質的服務回報乘客,使‘感恩號’成為島城的一張文明‘名片’。
事情發生后,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和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了這件感人事跡,特別是島城多家媒體進行了連續跟蹤報道,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和強烈反響。公交集團的領導和同事、普通乘客、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到醫院探望慰問于會海,巴士公司也掀起了學習“最美公交司機”于會海精神的活動。島城“最美公交司機”于會海的感人事跡一直被中央、省和外地媒體持續關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青年報、人民網、大眾日報等中央、省各媒體陸續刊發相關報道近120篇(條)。新華社通稿發表了題為《青島“最美公交司機”面謝“最美乘客”》的“特寫”通稿,這篇文章被《工人日報》等知名媒體轉載。于會海受中央電視臺12社會與法頻道的邀請,專程趕到中央電視臺《夜線》欄目演播室,現場講述發生在島城的“最美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