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媳 好榜樣
楊鳳梅,今年34歲,家住在濟南市歷下區(qū)趵突泉街道辦事處濼文路社區(qū),是一個勤勞儉樸、善良、賢惠的普通婦女。


楊鳳梅,今年34歲,家住在濟南市歷下區(qū)趵突泉街道辦事處濼文路社區(qū),是一個勤勞儉樸、善良、賢惠的普通婦女。上有身體一級殘疾的公公和癱瘓在床的婆婆,下有一個年僅4歲的女兒,還要照顧辛苦工作的丈夫。在這個看起來不幸的家庭,她近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著這個家,給了這個家無限的愛和溫暖,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無怨無悔,善良堅韌。
9年前,楊鳳梅嫁到這個家,在此之前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她知道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她用愛和包容,堅韌的支撐起了這個家,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
當初結婚的時候,由于房子小,家里的陽臺成了楊鳳梅和丈夫盧書禮的新房。楊鳳梅的丈夫是一名火車司機,工作時間不規(guī)律,經常加夜班,常常一出差就是兩三天不在家。生活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楊鳳梅一個人的身上,既要伺候半身不遂的公公和常年癱瘓在床婆婆,又要照顧年幼的孩子。面對如此艱苦的情況,楊鳳梅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從進門的第一天開始就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肩負起照顧公婆的重任。丈夫不在家,都是楊鳳梅給公公婆婆端屎端尿,洗洗涮涮。婆婆癱瘓在床上不能動彈,光是穿衣服這一件事,早上穿晚上脫,一天兩遍,說起來很容易,但成為9年來每天都要做的事真是不簡單。說起給公公婆婆端屎端尿這件事,楊鳳梅說:“一開始也覺得不好意思,但我嫁過來了他們就是我的爸媽,兒女伺候老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回兩回也就習慣了,將心比心,誰沒個老的時候啊。”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兒媳。然而,楊鳳梅用實際行動演繹著人性之美。十年如一日,不是普通人能堅持下來的。
勤儉持家,艱苦樸素
楊鳳梅的丈夫工作十分辛苦,經常不在家,為了不讓他為家務事操心,家里的活她總是搶著干,盡心盡力的把家里照料好,讓丈夫能夠安心工作。她心里總在想:我苦點累點不要緊,只要老人能舒心地安度晚年,就是我們做兒女的福氣啊!楊鳳梅平時對自己非常節(jié)儉,但她對老人、對鄰里、對困難群眾卻又很大方。公公婆婆常年吃藥,僅藥費這一項對這個困難的家庭來說已經是很高的支出了,加上孩子年幼,生活十分拮據(jù),但她從來沒嫌過藥貴,而且還找好藥買。生活上,楊鳳梅盡可能把每頓飯菜調節(jié)的可口,讓老人、孩子吃得健康、吃得舒心。堅苦的生活磨煉了她堅強的性格,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壓力。
團結鄰里,樂于助人
自結婚以來,楊鳳梅從未和鄰居發(fā)生過爭吵,鄰里有事總是很樂于去幫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幫助他人也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楊鳳梅的生活圈子主要在社區(qū),她是幫助他人的熱心人,不管哪家有難事,她都盡力伸出援手。她處處與人為善,從不與人爭利,不搞歪門邪道,不搞封建迷信,不參加任何非法組織和活動,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
為人父母,率先垂范
楊鳳梅四歲的女兒,正處于學習成長的階段。她作為母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懂得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女兒。她本著“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原則,身體力行做榜樣,嚴格教育自己的孩子。楊鳳梅的女兒在媽媽的教育下,耳濡目染,雖然只有4歲,但非常乖巧,經常主動替媽媽干家務活,孩子常常說:“媽媽,我將來一定像你孝順爺爺奶奶這樣孝順你!”如今,一家五口祖孫三代齊樂融融的幸福生活著。
楊鳳梅,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用她自己的實際行動,用她單薄的身體和十年如一日的孝心,向世人展示了她至善至美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親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她沒有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卻有著美好的心靈;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輝煌業(yè)績,卻有著驕人的口碑,她的善良無私及難能可貴的行為在群眾心中樹起了一面亮麗的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