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迎著風雨長大
14歲,是一個女孩如花的年齡,14歲的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無憂無慮的。然而,對于14歲的王珊珊來說,她既要完成學業,又要照料好兩位年邁的老人,還要監管好少不更事的弟弟……她在困境中勇于擔當,堅韌地前行,用稚嫩的雙手為自己,也為家人擎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14歲,是一個女孩如花的年齡,14歲的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無憂無慮的。然而,對于14歲的王珊珊來說,她既要完成學業,又要照料好兩位年邁的老人,還要監管好少不更事的弟弟……她在困境中勇于擔當,堅韌地前行,用稚嫩的雙手為自己,也為家人擎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王珊珊是高密市姜莊鎮仁和中學七年級一班的學生,每天下午五點半放學后,她要第一時間趕回家為全家人做飯。飯后,再為弟弟檢查作業。晚上八九點之后,等家里人都睡了,時間才完全屬于她自己。最近一個階段家里的事情特忙,牽扯了她太多精力,考試成績有些下滑,可她不服氣,正在努力趕超。“我第一階段的目標是班里前三名。”她信心十足地說。
王珊珊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媽媽、弟弟、爺爺、奶奶和老奶奶——四世同堂。爸爸和爺爺都是教師,全家人十分疼愛這對姐弟。然而,厄運突然降臨到這個家庭。姍姍六歲那年,爸爸突發急病去世,整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那時候,年幼的珊珊還不明白失去爸爸對家庭來說意味著什么,她只記得媽媽、奶奶哭得死去活來,爺爺心疼地抱著弟弟,拉著她的手一個勁地流淚。
禍不單行。處理好爸爸的后事,奶奶又大病了一場,并從此落下了心絞痛的病根,身體狀況一落千丈。媽媽承受不住失去丈夫的打擊和家庭的重擔,不久就拋下珊珊和只有一歲的弟弟改嫁了。“我那可憐的弟弟,他甚至還沒看清楚媽媽的樣子。我也常常在夢中哭醒,喊叫著‘媽媽不要走,不要丟下我’。可是回答我的卻是死寂般的黑夜和自己苦澀的淚水。我害怕家里再有什么變故,我必須很聽話,很懂事,不惹爺爺奶奶生氣,不然爺爺奶奶也會離開,或者我也會被送走。”提起媽媽的離開,珊珊的倔強目光中泛起淚花。
從此,珊珊和弟弟就跟著爺爺、奶奶還有老奶奶一起生活。爺爺照顧著生病的老伴、年邁的老母親和孫子孫女。他起早貪黑,像陀螺一樣,不停地運轉著,一刻也不得閑。然而,不管多累,爺爺晚上總要給珊珊輔導功課,教弟弟唱兒歌。過度的操勞使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常常出現頭暈等癥狀。醫生說,這是大腦缺氧,要進行輸液治療。但爺爺死活不肯花錢治療,只說休息一下就沒事了。珊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將來我一定要考上醫科大學,讓爺爺奶奶過上健康的日子。”珊珊暗下決心。
2011年4月里的一個星期天下午,珊珊像往常一樣在屋里寫作業。爺爺去院子里的草垛旁拾草準備做飯。過了很長時間爺爺還沒回來,珊珊便去院子里找他。那一幕給了珊珊當頭一棒——爺爺倒在凌亂的草堆里,一動也不動,無聲無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爺爺又離去了,一家人生活從此更是雪上加霜。但是爺爺自強、向上的性格給了珊珊很深的影響,13歲的她一夜之間成熟了許多,她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弟弟,照顧好65歲的奶奶和95歲的老奶奶。
2011年除夕之夜,是珊珊最難以忘記的一個晚上。這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歡度春節,珊珊和年幼的弟弟、生病的奶奶、年邁的老奶奶冷清地坐在炕上。想起失去的親人,一家人都哭了起來。過后,珊珊抹掉奶奶臉上的淚水說:“奶奶,咱們不能哭,咱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面呢。咱們也要高高興興地過年!”
如今,珊珊用稚嫩的肩膀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姍姍不能像其同齡人那樣,在爸媽懷里撒嬌,不能放學后在外面玩,更不能對家人提起很喜歡的東西。面對這一切,珊珊告訴自己:“我不能退縮,必須堅強,必須用自己的力量撐起這個家。我已經長大了,我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每天早上五點鐘,同學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珊珊已經起床做飯了。她一邊燒火做飯,一邊幫老奶奶穿好衣服,幫她洗刷,再催弟弟趕緊起床。等弟弟洗刷好,她就把飯盛好了。然后,趁大家吃飯的時間,再自己匆匆洗刷,幫弟弟檢查書包。這一切做完之后,她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早飯。有時候,實在來不及吃,就隨手抓一塊饅頭跑向學校。
中午和下午放學后,她要盡快趕回家做飯,老奶奶、弟弟已經在家等她了……每當看到家人吃著自己做的飯,珊珊的心里才覺得踏實,才感到滿足。晚飯后洗完碗筷,打掃衛生,還要檢查弟弟的作業,再作為家長給他簽字。等照顧老奶奶、奶奶和弟弟睡下后,她才能靜下來復習功課。寂靜的夜晚,昏黃的燈光是陪她學習的伙伴。
在學校里,珊珊是優秀班干部,是三好學生,是同學們眼中的好榜樣。只要一有時間,她就要趕緊做作業,以便擠出更多時間照顧家人。如今,她已經習慣了忙碌的生活。當被問及是否羨慕其他同學時,她很坦然地說:“以前很羨慕他們,現在不了。我把家庭的壓力變成動力,家庭的困難迫使我不停地努力,相信將來有一天,我和家人過上美好生活。”
單憑想象,人們會無法真實地體會到她和家人經歷的艱難生活。“只有過節才吃肉。珊珊很懂事,從來沒跟家里要過零花錢。平時吃飯,她連最后的菜湯都舍不得倒掉,留著下頓泡干糧吃。聽到孩子這樣說,我多心疼啊!可是沒辦法,生在這樣的家庭,誰也沒有辦法。”奶奶看著懂事又能吃苦的珊珊,既欣慰又心酸。
當記者詢問姍姍最喜歡吃什么東西時,她思考了很久說,那就是奶奶做的飯了,我從小到大只吃過奶奶做的飯,還沒有嘗過別的飯食的味道。她沒吃過巧克力,沒吃過香腸,沒喝過可樂,她舍不得買新衣服。“每次我走在路上,不許自己對路邊東西多看一秒。爺爺去世后,家里沒有收入來源。奶奶生病吃藥每月要用近五百塊錢。我應該節省每一分錢。”珊珊說這些話的時候,成熟地像個大人。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的節日。這對其他孩子來說,是向家長撒嬌和索要禮物的日子。可是對珊珊來說,這些是多么奢望的事,她壓根也不敢想,不去想。她說:“我啊,就希望家人健康,弟弟快快樂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