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書寫人生
王家強,男,196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1994年考入福山區人民檢察院至今,歷任司法會計、反貪局偵查員、副科長、科長。17年來,他憑著對黨、人民的忠誠和對檢察事業的摯愛,悉心研究法律,刻苦鉆研業務,成為全市檢察機關反貪系統的辦案能手和業務尖子,查辦了一批職務犯罪大案要案。

王家強,男,196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1994年考入福山區人民檢察院至今,歷任司法會計、反貪局偵查員、副科長、科長。17年來,他憑著對黨、人民的忠誠和對檢察事業的摯愛,悉心研究法律,刻苦鉆研業務,成為全市檢察機關反貪系統的辦案能手和業務尖子,查辦了一批職務犯罪大案要案。他遭受中年喪子的不幸,又身患絕癥,雖命運坎坷,但始終泰然處之,自強不息,一心撲在事業上。他辦案不忘服務群眾,時刻惦記群眾利益。他樸實為人,踏實做事,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
一息尚存 奮斗不止
2011年12月31日上午,王家強工作期間,因胃疼被領導和同事們送到醫院,診斷結果是胃癌晚期。
手術前,王家強準備向陪同他的趙紅蕾局長匯報一天前剛得到的某村干部收受巨額賄賂的案件線索,被趙局長勸止。手術后,趙局長到醫院看望王家強,他又要匯報案件,在趙局長再三勸說無果的情況下,他硬是用了40多分鐘堅持將案件匯報完。
第一次化療后,王家強出院休養,不聽愛人和同事的勸說,在身體虛弱、雙腿站不穩的情況下,執意回到單位,向趙局長匯報自己的辦案思路。考慮到案情復雜,趙局長便陪同王家強到了陳勇檢察長辦公室,當面向檢察長匯報。檢察長見到王家強,關心地問起他的病情,他一句客套話也沒有,直接談起了案件線索和辦案思路。愛人幾次打電話催他回家休息,他說了句“知道了”就掛了電話。檢察長見他執意不肯只好陪王家強回到家,讓他躺在床上匯報案件。
幾天后,王家強因手術并發癥再次住進了醫院。經診斷,是因胃動力紊亂而導致的胃癱。胃不排空,脹得難受,醫生一次就從他的胃里抽出2000多毫升腐臭的液體。手術消耗加之營養補充不上,不到二十天,他就消瘦了四十多斤。如果不能恢復胃功能,王家強只能靠輸液暫時維持生命,大夫決定實施胃鏡引導的插管術,把食物通過導管直接送入腸道。因為他身體太虛弱,不能全身麻醉,而導管從鼻腔插入,要捅破手術創面水腫遮掩住的幽門,在這種情況下,痛苦程度令常人難以想象。插管極不順利,反復攪動,足足操作了50多分鐘,他疼的幾次昏死過去。管子終于插了進去,王家強被疼痛折騰的完全虛脫了。
治療期間,王家強還是想著辦案,向看望他的同事詢問案件辦理情況。怕影響他治療,大家都不肯說,他就開導大家:“聊一聊案子心里敞亮,想一想工作轉移疼痛。”一天,他聽說有個案子的賬目比較復雜,大家理出頭緒來比較困難,化療后趕到單位,指導查帳。同事們無不為之感動,連續奮戰十多天,一舉突破了由王家強掌握的那起村干部受賄案件,最終認定貪賄數額達300余萬元,還由此帶出了2起串案。
4月27日,王家強又要化療。到醫院一下車,他就癱倒在地上,經確診為手術并發癥導致胃大出血,當時他的血色素只有4克,瀕臨休克。
王家強平時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一次辦案時他的小腿腫得發紫,疼得站不起來,還發著高燒,因為到了預審的關鍵時侯,他咬牙堅持,疼得厲害時,就用手反復掐捏腿腕,再疼得受不了,就把腿使勁擠在桌沿上,以緩減疼痛,就這樣在辦案現場硬撐了3天。事后去醫院一查,是丹毒發作,因為延誤治療落下了病根,直到現在還經常復發。
如果說王家強能夠抗住絕癥的打擊和病痛的折磨,同樣,在巨大的精神打擊下,他依然是個強者。1999年,王家強13歲的兒子被診斷出患了骨癌。他四處求醫,三到北京,四去上海,經歷了刮除手術、切除手術和骨體移植,都沒能治愈,最終惡變為骨肉瘤,發生了肺部轉移。孩子彌留之際,妻子暈厥,七旬老父母痛哭失聲,王家強也悲傷得難以自拔,一晚上頭發就白了。半個月后,王家強挺了過來。兒子的喪事一處理完,他就主動請纓參加辦案。同事們回憶,那時他幾乎是在瘋狂地工作,有一次辦案整整三天沒合眼,夜里審訊犯罪嫌疑人,白天調查核實涉案情節,同事要替替他,他一口回絕,他想用這種連軸轉的工作方式來沖淡對兒子的深深思念。
王家強同志之所以面對死神、面對種種不幸,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之所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是源于他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檢察事業的滿腔熱愛。1994年,他報考檢察院面試的時候,主考官曾問他:“你為什么要到檢察機關工作?” 他毫不遲疑地回答:“檢察機關維護公平正義,與我的追求和做人原則一樣。” 在他的心中,檢察機關懲治貪污腐敗、維護公平正義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不變追求,黨和人民把自己放在這么重要的崗位,交給自己這么光榮的任務,自己就要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一息尚存,就要奮斗不止。
勇于擔當 追求卓越
王家強高中畢業后進了福山外貿公司從事財務工作,因為勤奮好學,工作出色,擔任了公司財務科長,被列為后備干部。后來,他懷著對法律的敬畏和對公正的渴求,報考電大開始了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探究。1994年,王家強考入了福山區人民檢察院。
到檢察院時,他已經35歲,雖然有一定的法律基礎,但干反貪還是第一次,業務不熟悉,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王家強有一股不服輸、不服氣的倔勁,“干就要干出一流”。強烈的責任心、使命感在激勵和驅使著他。為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憑著熱愛和激情,他開始刻苦鉆研業務。一段時間,他近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床頭上、公文包里,就連衛生間也擺有業務書籍。他不僅在較短時間內系統地掌握了反貪業務知識,還廣泛涉獵其它知識。為了掌握審訊技巧,他找來大量心理學書籍潛心研究,反復實踐;為了解貪賄案件高發領域的行業特點,他找來金融實務、建筑工程規則、監理、審計等知識仔細研讀。他甚至對各種建筑材料的價格、各種工程的成本核算都加以研究,以便在審查合同或監理報告時發現疑點。他還十分注重知識更新,本身是會計出身,對會計這行已經很專業了,卻仍兩度參加專業培訓,取得了司法會計資格,他不僅精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賬目,也懂銀行的賬目。他對數字和憑證特別敏感,不僅記憶力超強,在審訊中不用拿合同、看賬本,一串串數字張嘴就來,還能一眼看出數字背后和憑證里面的問題。他不僅學習刻苦,更善于總結思考。每辦一案,他都要做好小結,成功在哪里,遺憾是什么,時間長了,各種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案件如何查賬、取證、審訊,他都形成了獨到的套路。他總結的“上看下看,左右聯系,邏輯不暢,自露馬腳”的查賬口訣,在全市反貪系統推廣。
2007年初,中紀委、高檢院成立聯合辦案組,查辦北京某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特大受賄案。任務從高檢下到省院、市院,市院領導點名讓王家強參與。他在辦案組負責清查該公司賬目,尋找犯罪證據,并為進一步偵查提供線索。面對數千冊賬本和數十萬份會計憑證,特別是犯罪嫌疑人精心制作的假賬,王家強憑著扎實的會計專業功底,和同志們逐個科目梳理分析,逐份憑證鑒定比對,終于發現了犯罪嫌疑人設立15億元的“小金庫”,并從中貪污公款的部分證據和相關線索。接下來他們要把“小金庫”的資金流向一筆一筆的查清楚,從而為案件的偵破和固定證據打下基礎。狡猾的犯罪分子為了掩匿證據,在通過銀行走帳時,將幾千筆資金轉來轉去,加之時間跨度長達七年,涉及多達一百多家銀行、儲蓄所,要想逐筆查清,難度可想而知。在北京順義工商銀行某儲蓄所的憑證倉庫里,王家強和同事們爬著梯子上去,一袋一袋尋找需要的單證。他和同事們連續奮戰了7個多月,一坐就是一天,夏天汗流浹背,冬天兩腿坐麻,最終,逐一查明了涉案賬戶,徹底弄清了“小金庫”的所有資金流向,為案件的成功辦結發揮了關鍵作用。
2008年,王家強參與查辦煙臺市某局原主要負責人王某貪污案。該案線索因群眾集體上訪發現,具體犯罪事實不清,而且之前紀檢部門曾經調查過,王某早有準備,安排重要涉案人員潛逃國外,解散下屬公司,銷毀會計資料,案件一時毫無進展。王家強反復研究案情,沒有直接線索可查,就采用迂回戰術,從公司的下屬單位查起。他找到了在該局下屬企業任過職的17名會計,根據他們記憶提供的線索跑銀行查客戶,調查了二百多名企業職工,一點一點地通過“拼地圖”的方式,還原了王某的犯罪事實。盡管案件有了突破,但由于牽扯企業改制、產權轉移,對一些問題的定性產生了爭議,而且現有部分證據缺乏相互關聯。為了把此案辦成鐵案,王家強查閱了大量法律規定和相關司法解釋,并向上級和專家請教,為案件做了準確定性。為了完善證據,他與同事北上沈陽、北京,南下廣東、福建,對該公司的業務合作單位一一調查取證,進一步補充了證據。幾經反復,最終查清了事實。雖然王某始終拒絕招供,但因該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15年。
2011年初,福山區院承辦煙臺某建設主管部門紀某受賄案。到案前,只掌握他不到一萬元的受賄證據,王家強和辦案人員分析,紀某長期在城建部門工作,主管過不少大工程,平時社會交往又比較復雜,肯定還有其他問題。預審前,他從收集外圍尋找證據入手,調來了紀某經手的40多份工程項目合同。憑他的經驗從中選出了9份可能有問題的合同,將相關人員姓名、相關數據記在腦中,然后列出提綱投入審訊。他首先從一個個體戶承攬的道路綠化工程入手,一上去就點了幾個項目和人名,紀某聽后開始坐立不安,回答問題詞不達意。王家強乘勝追擊,又點了一個標的額達數千萬的大項目,這時紀某頭上開始冒汗,王家強又提了一家監理公司和一個經辦人姓名,讓紀某說清背后的交易。王家強點的每個項目、每個人名都擊中了紀某的要害,紀某以為檢察官已經掌握了他的犯罪事實,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不到兩個小時就交代了受賄38筆、金額4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
近10年來,王家強主辦的100多起案件,件件都辦成“鐵案”,經他手形成的數以千計的指控犯罪的證據,在移送起訴或法院判決時都被認可并采用,起訴率、有罪判決率均達到100%。
情系百姓 執法為民
王家強一直生活在基層,時常體察到群眾的疾苦,感受到群眾的質樸與善良。在他的心中,人民群眾是最高的天、最重的山。向人民報恩、替百姓維權、為群眾服務是他做好反貪工作落腳點。2008年9月他擔任偵查科長后主動向領導建議,把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作為重點,嚴懲那些禍害群眾的大小貪官。該院立即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查辦涉農、民生領域案件專項工作。他帶領同事們連續查辦了8起基層站所人員貪污賄賂案件和4起村干部貪污補償款案,把公道還給了群眾。
2008年,福山區清洋街道辦事處東留公村原黨支部書記高某涉嫌經濟問題,群眾反映強烈,集體聯名上訪,造成2000多人口的村子長期處于癱瘓狀態。王家強受領任務后,依法查清了高某貪污事實,使其受到了法律制裁,同時他將辦案中了解到的該村賬目不清、村務不公開等10個突出問題,上報鎮黨委,并提出解決的檢察建議。鎮黨委根據建議,對該村進行班子調整和村務理順,使該村迅速由亂變治,集體經濟迅速恢復,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2011年7月,王家強在辦理某保險公司業務科長姜某挪用公款案時了解到,高疃鎮解子崖村村民欒學武不久前在村口被一輛農用車撞成重傷,車主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但經辦人姜某以農用車超載為由拒絕賠償,車主得不到保險理賠沒有能力賠償,欒學武為治病欠下了15萬元債務,所有的親戚都借遍了,因付不起醫藥費只好出院,如今連買藥的錢都沒有。盡管這起事故賠償和所辦理的案件無關,但王家強對欒學武一家的悲慘境遇非常同情,他暗下決心要為欒學武提供幫助。他找到事故責任認定書和車主的保險合同,對照相關法律法規仔細研究,心里有了底。隨后他帶著車主和欒學武的家屬找到保險公司的負責人要求賠償。開始,該負責人表示,農用車的交強險可以賠付,但商業險因違章超載,根據保險條款不能賠償。王家強根據掌握的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據理力爭,指出超載并非造成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據保險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應當予以賠償,如果保險公司拒不賠付,自己將幫助車主提起民事訴訟。經過王家強多番交涉,半個月后,欒學武終于從保險公司拿到了33萬元的救命錢。欒學武一家又有了生活的希望,從心底感激這位出手相助的檢察官。
在辦案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日常工作中,王家強也時刻心系群眾。2011年,在“聯村聯戶心連心”活動中,王家強負責聯系高疃鎮肖家夼村。他挨家挨戶地走訪困難群眾,把需要解決的問題一一記下來。當他看到部分住房地勢比較高的群眾用不上自來水后,從不為個人事找組織的王家強為了這事找到院領導反映,協調解決村民吃水難問題。他在工作日記中寫到:“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親民愛民,不是做做樣子,而是要給群眾真正辦點實事。”
淡泊明志 甘于奉獻
王家強出生于教師之家,父親是小學教員,母親沒有工作,姊妹五個,全家只靠父親一個人微薄的工資生活。受父親的熏陶,他從小就忠厚本分、崇尚節儉和正義。
王家強在院里的群眾威信非常高,主要是他謙讓大度、淡泊名利。到檢察院之前他就是外貿公司的后備干部,現在還是個股級科長,朋友問他有什么感想?他總是很坦然:“人這輩子,看看圖個什么。我半路出家干反貪,得到了自己喜愛的,其他的總要有所放棄。”面對榮譽,他也看得很輕。從1994年起,他一共得過8次獎,最高榮譽是煙臺市檢察院記的三等功。院里的同志們說,每次評功授獎,王家強都讓出名額,處處高風亮節。
王家強家經濟拮據。前些年,他每月工資不到1000元,后來漲到3000多元,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妻子下崗十多年,最近兩年才每月領500 多元的失業金;兒子治病三年花了20多萬元;雙方四個老人都八十多歲需要贍養;上中學的小女兒花費也不少。盡管缺錢,王家強卻從不為錢所動。他做人有一條規矩:不義之財絕不取。2010年,在辦理福山某銀行曹某受賄案時,曹某的家屬聽說王家強家正要借錢買房,就托他一個朋友送來15萬塊錢,稱是無償幫助的首付款,只要王家強高抬貴手,免除曹某的牢獄之災,日后王家強家里的事曹某全擔了。王家強不為所動,婉拒了這個朋友。后來,王家強賣掉住了20多年、面積60平米的老房子,加上借錢、貸款在一個低檔小區買了一套實用面積不足80平米的房子。
王家強懂會計,有朋友要出錢給他開家會計師事務所,有人要幫他開個公司,一塊幫他經營掙點錢。妻子下崗多年在家,一直想有機會為家里添點收入,就有些動心。當妻子找王家強商議時,王家強不為所動,耐心說服妻子放棄了經商的打算。
王家強查出胃癌后,院里領導和同志們非常關心他。手術前,院領導反復勸他,讓他到北京大醫院做手術;術后化療,又勸他去北京,為他聯系了醫院和大夫,可是王家強說什么也不去。既怕公家多花錢,又擔心他的病影響了科里的工作,他對妻子約法三章:看病檢查,一不要院里派車;二不要院里人陪同;三沒有特殊事情不要驚動院領導。他胃大出血的那天早晨,妻子陪他去毓璜頂醫院做化療。早上一起來,他就感覺頭暈,臉色煞白。妻子想打電話給趙局長,王家強說什么也不讓,硬是叫妻子打了個出租車到了醫院。剛一下車,他就眼前發黑,癱倒在地。妻子好不容易把他架進了急診室,經緊急輸血搶救才脫離危險。
王家強不僅工作勤奮努力,而且特別孝順。他把孝敬老人不僅看作是義務和責任,而且當作是享受生活和愉悅身心。與岳父母住在一起,翁婿相敬如賓,一住就是8年;只要不出差辦案,周末探望父母風雨不誤。手術出院后,他身體剛剛恢復有點力氣,就回家為父母揉肩捶背。在他的精心呵護和調理下,一個有四位八旬老人、祖孫三代的七口之家和美幸福。
王家強淡泊名利,清正廉潔,是家庭、父輩熏陶的結果,也是一個人民檢察官、一個共產黨員長期重品行、重修養的結果。在他的心中,做官必先做人,做人以德為先,干工作不求回報,講奉獻不圖索取,正是達到了這樣的人生境界,讓他做到了以感恩的心對待組織、社會和父母,以平常心對待個人的進退和榮譽,以苦為樂、豁達謙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