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醫療防保第一線
孫秀菊,1957年3月出生,高中文化,于1976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鄉村醫生。三十幾年如一日,她走村串戶,默默奉獻,及時解除患者病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連續多年被運河辦事處衛生院評為“優秀鄉村醫生”
孫秀菊事跡材料


孫秀菊,1957年3月出生,高中文化,于1976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鄉村醫生。三十幾年如一日,她走村串戶,默默奉獻,及時解除患者病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連續多年被運河辦事處衛生院評為“優秀鄉村醫生”, 2007年被授予德州市十大助人為樂模范,2009年被省衛生廳授予“全省優秀鄉村醫生”榮譽稱號。
一、情系鄉村,扎根基層,無私奉獻。
1976年6月,由群眾一致推薦,應村黨支部的召喚,她懷著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向往和熱愛,在楊家圈村當了一名赤腳醫生。為了盡快掌握醫藥知識和技能,她一邊種地,一邊在鄉衛生院學習醫學并參加臨床實踐,她購買了大量的醫學書籍,利用晚上時間挑燈夜讀,拼命地汲取醫學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通過衛生主管部門考核,取得了“赤腳醫生證書”。三十幾年的時間里誰家的人有什么病,誰家的孩子什么時候該接種何種疫苗,她的心里都有一本賬,她的足跡遍及村里的每一個角落、每條巷道。村民孫立民患有脈管炎,每次病情發作,都請她出診,她從不厭煩,無論刮風下雨,每次都及時趕到。村民胡俊蘭,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腿腳不利索,視力又不好,為了給她治療帶來方便,她總是親自上門給予治療,并幫老人喂水喂飯,感動的老人直夸她跟“親閨女”一樣為病人進行治療,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穩定,她還要再囑咐幾句,才放心地回家。雖然是多次出診服務,但從未收過出診費。不論春夏秋冬,不論白天黑夜,村民們的病痛是她最掛心的,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著。哪家有人病了,一個電話過來,她立即上門診療,或者載著患者到衛生院救治,有時碰到疑難雜癥自己無法救治,她會想方設法幫助病人轉到市醫院。
二、立足本職,愛崗敬業,任勞任怨。
除了診治農村多發病、常見病,她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保健工作,積極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前些年,由于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落后,預防意識淡薄,導致計劃免疫工作在農村開展難度較大,但她知難而進,逐門逐戶核實做好登記和宣傳教育,改變家長們的淡薄觀念,使他們能及時帶孩子參加計劃免疫接種,得到了廣大村民 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對于困難戶,她總是慷慨解囊。有一次,她動員孩子接種疫苗卻被家長一口回絕,“又來要錢,沒錢”,甚至要把她攆出家門,并且說我孩子好好的,為什么還要打什么預防針?經過苦口婆心,耐心解釋預防接種的益處,“再窮也不能耽誤了孩子”,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毫不猶豫地從自己口袋掏出了錢為其墊付,孩子家長感激不已,最終接受了預防接種。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該村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明顯的提高,各種疫苗接種率都達到了100%。
2003年,在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又把她推到了“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她負責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外出返鄉人員情況,她走村入戶,跟群眾溝通了解,宣傳非典防治知識,在防治非典的數十個日日夜夜,她沒睡過一次安穩覺,不知疲倦地奮斗在一線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她無怨無悔。因工作突出,被評為當年的“優秀鄉村醫生”。
三、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德藝雙馨。
她在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多次參加培訓學習,并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基層醫生的各類醫學書籍,并記了大量筆記,遇到難題更是從不放過。她堅持向衛生院資深醫師、大醫院專家虛心請教,在業務上力求精益求精。2005年12月還參加了省、市衛生行政部門舉辦的山東省鄉村醫生培訓班,并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結業證書。通過自學和理論聯系實踐,她的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處理得心應手,業務水平和診療能力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滿意,成為群眾信得過的好醫生。
德藝雙馨是孫秀菊的一貫品德。她常說: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因此她從不為金錢所動,為錢喪德。從醫30多年來,她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衛生法規來規范醫療活動,自覺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嚴把采購藥品質量關,堅決抵制假冒偽劣及過期藥品,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得到廣大群眾支持擁護和稱贊。
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有關政策要求,市里加強了對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規范管理和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的拓展,面對新的形勢,孫秀菊思想活躍,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積極投身于衛生改革中,獻計獻策,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她自己出資改善了衛生室的環境,完成了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實現三室分開,寬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齊全的衛生室模式。
孫秀菊只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雖然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她幾十年來扎根基層,心系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才鞏固了農村醫療衛生網絡的網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