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撫慰災區群眾
司淑蓮,女,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選煤廠裝運車間工人。她始終把“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只要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總是主動熱情給予幫助。自2007年取得國內心理咨詢行業的最高認證——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就一直在一心理學網站義務為網友做心理咨詢。



司淑蓮,女,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選煤廠裝運車間工人。她始終把“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只要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總是主動熱情給予幫助。自2007年取得國內心理咨詢行業的最高認證——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就一直在一心理學網站義務為網友做心理咨詢。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了地震。司淑蓮在參加完礦組織的捐款活動后,毅然從網上報名擔任了災區義務心理咨詢師。她利用年休假,自費8000多元為災區群眾購買了一些治療必備品和畫筆、紙張,踏上了去往西寧的列車。
在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司淑蓮的患者有幾十個,最讓她關注的是12歲藏族男孩丹卓晨西。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妹妹還沒有音信。由于腰部嚴重骨折,躺在床上一直不能動,孩子的情緒很差,誰也不理,有時還用被子蒙住頭哭泣。司淑蓮進行了有效心理疏導,又把早已準備好的畫筆和紙送給了丹卓晨西,孩子的情緒逐漸有了好轉,臉上漸漸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紅十字會醫院,司淑蓮的病人有12個,最讓她掛念的就是年輕的女檢察官公吉,她因為把熟睡中的丈夫叫醒而失去了最佳逃生機會,被垮落的建筑物砸傷了腰椎,懷孕四個月的孩子也不幸流產,被安排到重癥監護室。司淑蓮主動靠上做工作。在司淑蓮的努力下,在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公吉心情有了好轉。
在災區做志愿者的日子里,司淑蓮每天早起晚睡,利用自己的心理學知識與技術,為病人做疏導,用愛心和真情撫慰了50多名災區群眾,用溫柔的母愛呵護了5名受傷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