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肩膀為三個孩子撐起一片天
希望他們通過刻苦鍛煉,成為對有用的人才積極回報社會。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六載,劉愛云同志的辛苦沒有白費,當初資助的孩子已經成人成才,他們會時不時地來看望劉愛云同志,對他們而言,在最煎熬最痛苦的日子里,是劉愛云同志那瘦弱的肩膀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天,她將是三個孩子心目中永遠的母親。

劉愛云
劉愛云,坊子區商務局一名普通干部。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增磚添瓦。
在1995年的一次單位活動中,劉愛云同志無意中聽說一戶家庭的三個孩子因家庭貧困失去了上學的機會,遺憾不已的她毅然決定資助三個孩子完成學業。為此,她將工資的三分之二拿出來給三個孩子交學費,剩下的三分之一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工資本身就少,交完學費后還要精打細算得過日子,這樣劉愛云同志的日子開始變得捉襟見肘,她從來不舍得為自己添貴衣服,只想著如何省點錢給孩子添件新衣或改善一下生活,日子再苦再累毫不言悔。正是靠著這股勁,她幫助孩子順利完成了學業。在孩子們畢業后,她沒有放棄聯系,而是選擇積極與孩子們溝通想法,關注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并鼓勵兩個孩子參軍入伍,希望他們通過刻苦鍛煉,成為對有用的人才積極回報社會。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六載,劉愛云同志的辛苦沒有白費,當初資助的孩子已經成人成才,他們會時不時地來看望劉愛云同志,對他們而言,在最煎熬最痛苦的日子里,是劉愛云同志那瘦弱的肩膀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天,她將是三個孩子心目中永遠的母親。
作為一位基層工商干部的妻子,劉愛云同志深明大義,通情達理,是丈夫的堅強后盾。以前,工商部門負責收取市場管理費,基層工商干部每天早出晚歸,到大大小小的集市場收取費用,到個體戶及企業間巡查,有時候一周都回不了家,更沒有節假日。為了讓丈夫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劉愛云同志主動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當時公公婆婆年老體弱,女兒年齡尚小不懂事,劉愛云同志不怕苦,不怕累,默默的撐起了這個家。老人生病住院,她整晚守在病床前照顧,為老人端水喂飯,恪守孝道,白天準時趕赴工作崗位,工作家庭兩不誤。老人逢人便夸劉愛云同志,使她在左鄰右舍中有良好的口碑。女兒也在她的嚴格要求下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理想的大學。在她的苦心經營下,家庭生活美滿,工作順利有序。
小家固然要顧,但更重要的是援手“大家”。汶川舟曲等地發生自然災害,劉愛云同志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捐款捐物,先后家庭捐款一萬余元。同時她還積極參加義工等公益活動宣傳倡導講文明、講文明、提升居民素質。2002年12月獲得濰坊市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5年9月在山東省第一次經濟普查工作中因成績顯著被評為省級先進個人。2007年10月獲得華安龍鳳花園杯首屆坊子區和諧家庭榮譽稱號。2010年被市商務局評為濰坊市市場運行監測先進工作者。
劉愛云同志傾心資助貧困孩子十六載,愛心幫助微力量不言悔。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世人,收益的不僅是三個孩子,更是社會和諧的真切體現。一次不經意的援手很可能拯救的是某個孩子的世界,希望她的愛心能夠繼續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讓更多掙扎在貧困邊緣的孩子得到救助。另外,劉愛云同志愛護家庭、關心他人、奉獻社會,引領道德風范,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文明風尚,推動了社會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