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老人,這是我應當做的
許惠,無棣縣海豐街道辦事處河東許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結婚三十年來悉心伺候照料自家五位老人、撫養殘疾兒子,用自己柔弱雙肩挑起了六份家庭重擔,用自己的行動詮釋演繹著一段尊老愛老、賢惠孝順的人間真情。

許惠,無棣縣海豐街道辦事處河東許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結婚三十年來悉心伺候照料自家五位老人、撫養殘疾兒子,用自己柔弱雙肩挑起了六份家庭重擔,用自己的行動詮釋演繹著一段尊老愛老、賢惠孝順的人間真情。
1994年身板一直硬朗的婆婆馮樹梅突然病倒了,許惠每天都在醫院里跑來跑去的精心伺候老人,可是73歲的婆婆由于年老體弱、病情惡化,一個月后不幸離世。由于伺候婆婆期間許惠正懷著身孕,準備生育二胎,但是過度的勞累使她在生產時兒子大腦缺氧,生下來后大腦發育遲緩,雖經全力救治,兒子還是成了智障兒童,落下了殘疾,這成了許惠最大的遺憾。發送完婆婆后,看著身為退休工人的父親每日孤孤單單、悶悶不樂,孝順的許惠一直不斷的給父親變著花樣做好吃的、買來彩色電視機給父親解悶,逗老人開心,但是失去老伴的70多歲公公王壽田還是終日抑郁寡歡。看著父親痛苦的樣子,孝順的許惠夫婦就不斷的給父親做工作,想辦法摸透老人的心思,終于了解到了老人有再找個老伴的想法,但是老人的想法并沒有得到丈夫及其家人的支持,看著老人整日悶悶不樂,孝順賢惠的許惠就開導丈夫擯棄農村傳統觀念,干脆給他再找個老伴,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終于丈夫被妻子的孝順所打動,頂著世俗偏見同意父親再找個老伴。經人介紹,1995年父親與72歲的南氏老太太喜結良緣,在公公的堅決要求下,公公和老伴兩人又搬回了河東許村老家居住,許惠夫婦倆每周末都定時回家探望,看著公公、婆婆每日樂呵呵的生活,許惠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每到冬天天冷的時候,許惠夫婦還特意把兩位老人接到自己身邊住上一段時間。1998年身體一直還算可以的婆婆南氏突然病倒住進了醫院,雖經全力救治,終因年老體弱,還是不幸撒手人寰。2000年一直固執的在老家獨居的公公,又提出再找個老伴的想法,孝順的許惠頂著世俗的壓力不斷作丈夫的工作,2000年父親又和本村一位孤寡老太太75歲的劉殿生結婚, 2005年,婆婆、公公已是80多歲高齡,兩位老人分別長了一場大病,都住了一個月的醫院,身體都大不如前,生活不能自理,于是許惠夫婦就把兩位老人接到自己身邊居住。每天為兩位老人洗衣做飯、擦拭身體、端屎端尿、打掃室內衛生、晾曬被褥成了許惠每天的“必修課”,除此之外她還要照顧自己的殘疾兒子、丈夫和女兒,每日從天亮忙到天黑可以說一會都閑不住,可對這些她總是默默的承受著。天陰偏逢連陰雨,2009年許惠自己的母親也突發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她娘家兄弟夫妻倆常年在外打工,無法照料母親,許惠就把母親接到身邊自己承擔起了照料老人的任務。從去年11月份開始,公公先后四次生病住院,許惠忙前忙后的悉心照料,雖然終于挽留住了老人的生命,但是因血栓落下了殘疾癱瘓在床,更加重了許惠的負擔。
為了方便照料老人和丈夫上班,在縣城原無棣鎮水利站宿舍院里租賃了四間平房,北屋兩間正房留給雙方三位老人居住,夫妻倆和兒子擠在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小南屋里。每日起早買菜、做飯、為老人擦身、打掃衛生、端屎端尿,伺候殘疾的兒子,許惠每天都是超負荷的工作。生活的重擔使年齡不到50歲的她幾乎不堪重負,平添了許多皺紋和白發,顯得蒼老了許多。但是每每談起這些,她總是微微一笑平靜的說“這是我們每一名作兒女的都應當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