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為轄區106位空巢老人建立了幸福檔案,將8-10戶老人組成一個幸福互助小組,把13位老人列為了重點幫扶對象,并組建了一支社區警務綜合服務隊,累計為老人解決實際問題200余件。他就是墾利縣公安局城區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趙志強。
為106位老人組建“幸福互助小組”
去年6月的一個中午,社區民警趙志強接到轄區李大爺的電話,讓他去幫忙修屋頂。李大爺家屋頂的瓦松了,趙志強順著梯子爬上去,費了老大勁才修葺好,進屋洗手一看,老人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婿正坐在屋里吃飯。
“為啥家里放著壯勞力不用?”李志強不解的問。李大爺不冷不熱地說:“你不是整天來走訪說有事找你嗎,我就是想看看社區民警是不是真為我們辦實事。”李大爺的話讓趙志強很不是滋味。

“都說警民一家親,大爺你為啥總是對我有成見,難倒你就只把俺當成個免費使喚的小工?”趙志強心里委屈,但還是把微笑掛在臉上。
在此之前,趙志強多次去李大爺家走訪,他都是吹胡子瞪眼不給趙志強好臉色。這次遭遇讓趙志強想放棄了。經過一夜的輾轉反思,第二天,趙志強還拿著漿糊和紙敲響了李大爺的門,對他說:“昨天進屋的時候,看到屋頂讓水漬了,今天是來糊屋頂的。”
趙志強的執著最終感動了李大爺,從此兩人成了無話不說的“忘年交”。
其實趙志強之所以如此執著地“討好”李大爺,緣于一直以來的一個“心結”。
那是2009年趙志強剛到和平警務室的時候,正逢過年,一位獨居老人被發現因心臟病發作猝死在家中,他的手向電話機方向伸著,只差不到半米距離。老人怕吵,經常因為別人聲音大而發生口角,于是在這個以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居多的小區里,幾乎沒人進他家門,再加上兒女不常在,出了事誰也不知道。那一幕至今都是他心中的一塊陰影,他暗下決心,要走遍所有的空巢老人,收集好每個老人的健康、家庭情況、聯系方式等信息,并把居住較近的8至10戶老人組成一個“幸福互助小組”,讓他們相互串門,互相守望。
無論是白天夜里,無論是風吹雨淋,趙志強走訪老人的腳步從未停歇,最后歷時3個月,在轄區內組建了12個幸福互助小組,為像李大爺這樣的106位老人建立幸福檔案,把13位老人列為了重點幫扶對象。讓其中身體較好的老人作為“小組長”進行互助聯系,他們也成為了趙志強了解老人們情況、及時向老人們提供幫助的橋梁。
設立社區警務綜合服務隊解老人難事
自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趙志強不遺余力地幫老人們辦了數百件好事、實事,難免也碰到過“釘子”,但他還是靠自己的執著與堅持,敲開了一道道的“心門”,贏得了轄區群眾的認可。這一點,縣廣電局的牛書記感觸很深。

2009年7月份的一天,趙志強來到縣廣播電視臺,協調為轄區的貧困孤寡老人王大娘申請免費安裝閉路、免收有線收視費,他從服務臺一直找到廣電局的領導那里。牛書記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打量著眼前這個小伙子,半開玩笑地說:“局里一直沒有這個政策,她是不是你親戚啊?”為此和對方爭執起來。
電話打到了所長那里。所長批評他:“趙志強你從來沒跟老百姓、同事紅過臉,今天怎么跑人家單位吵架去了?”經過所長和趙志強的一番解釋,誤會消除了。
臨走前,牛書記拍著趙志強的肩膀說:“好小伙子,沖著你這份心意,說什么我也幫你把這事辦成了。”
就這樣,王大娘免費收看上了閉路電視。外單位的理解、自家同事的支持,讓趙志強為老百姓辦難事的底氣更足了。他多方奔走呼吁,積極爭取計生、醫療、消防、安監、稅務、物業等部門單位支持參與,整合醫療保健、法律援助、開鎖、房屋維修、疏通下水道等公司、個體商戶的服務資源,組建了一支社區警務綜合服務隊,隨時為他們提供服務。
幾年來,趙志強經常到王大娘家中走訪慰問,幫著老人灑掃屋院打理家務,載著王大娘以及轄區幾位老人往返菜市場,陪著老人聊天散心。
去年年底,因居住區改造,王大娘不得不搬走。在臨行前的一個早上,王大娘摸黑起早給趙志強做了他最愛吃的手搟面。
“重度甲亢病人稍微一活動就會渾身大汗,再加上還患有肺心病,必須安心靜養,不能過于操勞,大娘她卻……”趙志強心里想著,雙手接過這碗手搟面,一口氣吃了個干凈,再抬起頭來,大娘一頭汗,志強滿臉淚。
忙東家顧西家,風雨無阻為老人奔波,掏心窩子地為民辦事。七年如一日,趙志強揀起了掉在地上沒人管的閑事,攬起別人不愿管的難事,借助社區警務綜合服務隊,為3位老人聯系免費白內障手術,為4位老人解決低保問題,為6位老人解決戶口問題,組織120余位老人歡度老人節,累計為老人解決實際問題200余件。
上個月,李大爺走了。彌留之際,他把趙志強也叫到跟前,握著他的手說:“你一個外人卻對我這么好,我把這間老平房留給你做個念想吧。”趙志強并沒有接受李大爺的臨終遺愿,他覺得通過力所能及的點滴小事贏得轄區群眾的滿意是對他最大的饋贈。(解朋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