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醫院為家 待患者如親人
多年來作為醫院的重點業務科室內科的一名醫生,她始終視醫院為家,一心撲在工作上,二十年來先后接診患者幾萬人次,其中重大疑難病癥數千例,無一錯診漏診現象發生。


陸竹,女,漢族,1971年4月生,大學本科。嶧城區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棗莊分會第三屆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陸竹同志從醫二十年,始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勤于耕耘,兢兢業業工作,刻苦鉆研業務,廉潔行醫,得到廣大患者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視醫院為家 待患者如親人
多年來作為醫院的重點業務科室內科的一名醫生,她始終視醫院為家,一心撲在工作上,二十年來先后接診患者幾萬人次,其中重大疑難病癥數千例,無一錯診漏診現象發生。科室所接收的病人大都是當地久治不愈的疑難、危重病人,且絕大多數是農村來的病人,他們多因病致貧、經濟拮據,對待病人,始終堅持一個信條——視病人如親人。特別是遇到重癥病人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身上氣味難聞,從不嫌棄;對待特別貧困的病人,帶頭為病人捐款捐物。在制訂診療計劃時,不光考慮到療效,還考慮到病人的經濟狀況,用最便宜的藥,達到最佳的醫療效果,診療能省則省,能為病人節省一分是一分。不論是三九嚴寒的冬夜,還是烈日酷暑的盛夏,無論節假日,還是輪休日,只要是病人的需要,她總是不分白天黑夜,風雨無阻,隨叫隨到。
品行端正 廉潔行醫
注重醫德建設,從未吃過患者一頓飯,從未收過患者的一個紅包,從未找過患者辦過一件事。以自己過硬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廉潔的醫風,感染和帶動了科室其他醫護人員,在心內科,多年來從無收受病人財物、紅包的現象,就是這樣實踐著、詮釋著醫務工作者的“愛心、細心、耐心、同情心”,塑造了新時期人民醫生的新形象。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多年的辛勤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科室年輕醫師都親切的稱她為“陸大姐”。她作為中青年醫務骨干中的后起之秀、年輕學科業務帶頭人中的佼佼者,近幾年,先后在省級以上醫學期刊上發表醫學論文6篇,主持和參與完成科研課題3項,主編、副主編醫學專著2部,由于顯著的工作和科研成績,連續數年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