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之軀擔當全家脊梁
2012-08-20 15:42: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她很柔弱,但卻有一種與其表面不太相符的堅強。十幾年如一日,她照顧著癱瘓在床的丈夫和患老年癡呆癥的婆婆,無怨無悔。既當爹又當媽,她獨自把一對兒女撫養長大,含辛茹苦。她叫馬永麗,東關社區居民,她很普通,但孝老愛親的她卻擁有一顆比普通人更善良的心,擁有著普通人難以具備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她很柔弱,但卻有一種與其表面不太相符的堅強。十幾年如一日,她照顧著癱瘓在床的丈夫和患老年癡呆癥的婆婆,無怨無悔。既當爹又當媽,她獨自把一對兒女撫養長大,含辛茹苦。她叫馬永麗,東關社區居民,她很普通,但孝老愛親的她卻擁有一顆比普通人更善良的心,擁有著普通人難以具備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心懷感恩,其實感恩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它讓我在最艱難的時候能堅持如一,不管再難,我都會帶著我們全家人,好好地生活下去。”日前,記者見到馬永麗時,飽經風霜的她忍不住淚光閃閃。她說在她身后,有一股強大而溫暖的力量給她依靠,讓她溫暖,這股力量叫親情,叫愛心。
丈夫:“媳婦好,我謝謝她”
整潔的臥室中,54歲的丈夫牟玉發正坐在炕沿上看電視,雖然他看不明白電視的內容,但當聽到大家夸馬永麗時,他的臉上也充滿了憨厚的笑容,不住地重復著說:“我媳婦好,我謝謝她!”這是記者走進馬永麗家中看到的溫情畫面。
貧寒的家中幾乎沒什么家具擺設,但卻顯得格外整潔溫馨。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細節都能顯示出女主人的賢惠。從記者走進馬永麗家中的那一刻起,就被一種溫情包圍著,被一種感動感染著。
對馬永麗來說,每天照顧婆婆和丈夫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這是他們之間獨有的情感交流方式。的確,她是堅強的,面對諸多命運的不公,她沒有流過一滴淚,但就是丈夫那句簡單的“我媳婦好,我謝謝她”就讓她淚流滿面。只有馬永麗自己知道,這句在常人聽來格外簡單的一句話卻是曾經的她最奢侈的愿望。
1995年對馬永麗來說是格外陰霾的一年。39歲的牟玉發患腦血栓后癱瘓在床,不僅吃喝拉撒全靠馬永麗照顧,而且脾氣也變得特別暴躁,動不動就鬧情緒。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馬永麗來不及悲傷,來不及感嘆就毅然擔當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當時,一對兒兒女剛剛十歲出頭,正是需要操心的時候。每天天不亮,馬永麗就早早起床,給丈夫擦身、洗臉。安頓好丈夫還要忙著照顧孩子,給一家人準備早餐,送孩子上學,之后才匆忙扒拉幾口飯去上班。她的生活已經變成了家與單位的兩點一線,長久不變。同事們見到她,她的腳步總是匆匆的。要讓一個弱女子擔當起養家的全部重擔,盡管心疼卻絲毫幫不上忙的牟玉發又急又氣,總是覺得自己拖累了這個家。馬永麗理解丈夫的難處,即使受到了再大的委屈也從不在丈夫面前抱怨,所有的淚水都一個人偷偷地默默地咽在肚子中。“夫妻二人本來就是相互扶持,相互守望,他生病了,我就應該照顧他,有了他,我們這個家才是完整的。”馬永麗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馬永麗的堅強感動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社區領導了解情況后,為她丈夫和婆婆辦了低保手續,將其作為困難戶特殊照顧,并解決了牟玉發的大部分醫療費。對于這一切,心懷感恩的馬永麗默默地記在了心里,她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婆婆、更賣力地工作,她相信真誠的付出一定能換回愛得奇跡。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治療和精心照料,2005年,牟玉發的病情逐漸穩定,能下地走動了,脾氣也溫和了很多。頭腦清醒時,他還會拉著馬永麗的手說些貼心話。每當這時,馬永麗心里就會暖暖的:“有他這些話,我吃再多苦也值了。”
婆婆:你對我好,我知道
當記者進入到馬永麗婆婆的炕前時,89歲的老人正在炕上睡得香甜,即使是在睡夢中,那經歷生活滄桑印證歲月流逝的皺紋間依然流露著遮擋不住的笑意,這是幸福的直接流露,這種笑容也讓每一個看到這種情景的人動容。
或許上天總是喜歡多磨練善良的人,或許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出現。2005年,當牟玉發的病情剛有些好轉時,馬永麗的婆婆又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馬永麗在照顧丈夫、撫養孩子的同時還要照顧病中的婆婆。為了照顧好兩個病人,馬永麗向單位請了長假,將婆婆搬到了自己的床上,并將丈夫的床放在婆婆的旁邊。每當做好飯后,馬永麗先喂婆婆再喂丈夫,往往是還沒等丈夫吃完,婆婆已是大便失禁,這時,她就會立即放下飯碗,為婆婆接屎端尿,擦拭身體,收拾利索后,她一邊輪流給他們按摩,一邊陪兩人說話,幫助他們恢復肢體和語言功能。晚上,累了一天的她從來不敢睡得太死,因為丈夫和婆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起夜,只要他們一起夜,她就要忙著照顧,因此,十幾年來,她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她真是挺讓人欽佩的,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情往往會受不了,但是她卻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個人擔起了一切。”熟悉她的人都這樣說。身為一名女人,誰不希望能得到丈夫的寵愛,能享受一個女人愛美的權利?但十幾年來,她幾乎沒有為自己添置過新衣服,沒有買過化妝品,即使在吃飯時,她也總是吃丈夫、婆婆和孩子吃剩下的。但記者在她臉上看不到愁容,相反,采訪自始至終,記者見到的一直是笑容,那笑容很淡然,很從容,就像空谷中的幽蘭沁人心脾。她說其實能為家人吃苦,能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也是一種幸福,畢竟他們還在身邊陪著你。這種在生活的磨難中綻放的微笑之花明媚了記者眼中的整個世界。
婆婆患病后,頭腦一時清醒一時糊涂,清醒的時候,她會說自己上輩子積福了,這輩子才會遇到這么好的兒媳婦。糊涂時,她會叫馬永麗“媽媽”。這讓馬永麗哭笑不得:“我應該叫您‘媽媽’。”“你喂我吃飯,你對我好,我知道,你就是媽媽。”聽完婆婆的“解釋”,馬永麗有些心酸,但更多的卻是感動,她說:“老人知道我的好,我就知足了,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價值。”
兒媳:家里有位好媽媽
歲月如梭,時光就在馬永麗的付出中一點點流逝。轉眼間,兒子已經到了娶媳婦的年齡。最初,馬永麗很擔心:家里這種情況,有哪個姑娘愿意上門呢?然而,生活遠比她想象得簡單,或許是她的善良有了回報,幸福也終于來敲門了。2009年底,一位姑娘與馬永麗的兒子相識相愛,在了解到他們家具體情況時,姑娘沒有遲疑,而是欣然答應了婚事。姑娘說:“小伙兒人好,家里還有位好媽媽,這樣的家才是幸福的家。”姑娘的父母也說:“親家的經濟條件雖然不是很好,但這一家人都是好人,閨女能嫁進他們家,我們放心。”
都說苦盡甘來,馬永麗也終于用自己的奉獻、付出與堅強澆灌出了生活的幸福之花。現在,馬永麗丈夫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婆婆在幸福的氛圍中安度晚年,孩子們都很孝順,家庭和睦,盡管生活條件依舊不是很寬裕,但那發自肺腑的笑聲卻是什么也換不來的。同時,她的故事在傳揚中也感動了很多人,社區福利更是讓她沒有后顧之憂……
如今,家中喜事又來,兒媳生了個健康的小寶寶,已經一歲了,馬永麗也當上了奶奶。每當看到四世同堂的情景,馬永麗的臉上便溢滿幸福的笑容:“都說好人一生平安,現在,我們有這么多人的幫助,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或許,就像我的名字一樣,我的生活會永遠美麗的。”她的笑容中充滿著感激,充滿著希望,充滿著信心,也充滿著感動記者,感動身邊人的力量。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