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有我傳遞
2012-07-20 13:06:00 來源: 我要評論
[提要] 廖興芳,女,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xiàn)在郯城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工作,是山東公益聯(lián)盟理事會員,郯城義工聯(lián)合會會長。生在70年代的她,受雷鋒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善良的種子。


廖興芳,女,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xiàn)在郯城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工作,是山東公益聯(lián)盟理事會員,郯城義工聯(lián)合會會長。生在70年代的她,受雷鋒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善良的種子。多少年來,雷鋒——這個用青春、熱血、奉獻凝結與鑄成的名字,依然在她心中熠熠閃光。也正是這個名字,一直激勵和引領著她在平凡的人生旅途中,投身公益,奔走呼吁,默默踐行,無私奉獻,執(zhí)著地擎著一束微弱但足以照亮同行者的火炬,堅持著燃燒自己絢麗別人的人生追求。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廖興芳一直篤信并實踐著這句名言。小時候,在上學路上遇見討飯的人,她會把自己的生活費給他們,遇見問路的人會熱情相告,甚至親自把他們送到目的地。1993年10月15郯城古會期間,她看見一位兩歲小女孩和家人走散,兩眼淚花的女孩無助地在人群中呼喊、奔跑。看到這種情況,她不由分說抱起孩子,擦干孩子的眼淚,在擁擠的人群奔走了3個多小時,胳膊累麻了,腿都快走不動了,全然不知。當孩子的媽媽爸爸見到孩子,跑過來抱著就哭,孩子的姥姥感激得當眾給她磕頭,在場的群眾都流下了熱淚。看著一家團圓喜悅的場景,她選擇了默默地離開。有一年冬天,一位莒南的老人來郯城看望做手術的女兒,到郯城后找不到她女兒的家,又忘記電話號碼,晚上九點多到服務站咨詢。那晚正好她值夜班,天很冷,時間又晚,看老人那么無助,她熱情的幫老人聯(lián)系,因時間太晚,單位下班無法聯(lián)系,就安排老人在單位住下,拿被子,鋪床,倒熱水,聽老人說中午就來了找到現(xiàn)在午飯都沒吃,她又到外邊商店幫買來飯菜。老人拉著她的手流著淚說:“閨女你真好,要不是你,在這大冷天我就要流落街頭了。”第二天她幫聯(lián)系到家人,老人臨走時激動地連聲道謝。看到老人平安地到達女兒家,她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08年汶川地震,那些日子,她整天呆在電視機前,流著淚看著一個個動人的場景。當她看到全國上下都為汶川慷慨解囊時 ,她那顆善良的心情不自禁地澎湃起來,急忙收拾衣物到廣場紅十字會組織的捐款現(xiàn)場捐款捐物,并到采血車上獻血,看著鮮紅的血液流到采血袋中,她感覺離災區(qū)人民更近了,血濃于水,她的心與災區(qū)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后來在市民論壇看見幾位熱心人要為白血病患者毛前程募捐,就又積極參加進來,先后組織發(fā)起了幾次募捐活動,受到熱衷志愿服務的同行的尊敬和愛戴。
愛在心中,行在公益。在不斷地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她漸漸認識到,有些事情不僅僅是單靠金錢所能撫平的,也許一番溫情的話語,一次熱情的扶助,就能讓那些缺少關愛和身處困難的人,感受到生活的陽光。她深深體會到,自己的力量畢竟微弱,只有讓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組織,愛的暖流才會澆開溫馨的花朵。因此在她的極力呼吁下,在縣文明辦的支持幫助和幾位愛心人的協(xié)助下,她倡導成立了郯城縣義工聯(lián)合會,這是郯城縣的第一支義工隊伍,她被一致推舉為義工聯(lián)合會的會長。從此,在郯城的大街小巷,活躍著一支穿紅馬甲的義工隊伍,她帶領著這支隊伍,不分晝夜,櫛風沐雨,在古郯大地上無私地播撒著愛的火種:她組織人員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組織義工為白血病患者毛XX、田XX、薛XX義演募捐15萬余元;帶領義工在情人節(jié)時冒著風雪舉行愛心義賣幫扶貧困學生。在她的帶領下,郯城義工組織發(fā)展迅猛,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只有幾名志愿者發(fā)展到目前擁有志愿者300余人的團隊,成為郯城縣內會員最多、組織活動最多的社會自發(fā)民間無償義務服務群體。在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中,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寒冷中送去真摯的溫暖,在酷暑里撐起一把遮蔭的雨傘,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做為一名志愿者,我心甘情愿,無怨無悔。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做下去,與眾多的星光融會在一起,構筑起一個明亮的愛的天空”。是的,愛心其實就是一盞燈,一經(jīng)點燃,就會照亮周圍所有的人。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和郯城義工聯(lián)合會為更多的愛心人士搭起了服務社會的平臺,在這個用愛搭建的舞臺上,用她們的熱情、雙手、心血和汗水,服務他人,充實自己,把愛輻射到郯城從街道到鄉(xiāng)村的每個角角落落,義工們所倡導的奉獻 、友愛、互助 、進步的社會主義新風尚,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一片愛心,對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改善凈化社會風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默默奉獻,問心無愧。自從做義工起,她投入了大量業(yè)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犧牲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全身心的撲到愛心服務事業(yè)上來。2010年她被評為《臨沂市優(yōu)秀志愿者》,2011年郯城義工聯(lián)合會被評為《山東公益十佳團隊》。廖興芳的事跡多次在臨沂電視臺、郯城電視臺、新華社、齊魯晚報、臨沂日報、沂蒙晚報、新郯城報、新華網(wǎng)、齊魯網(wǎng)、光明網(wǎng)、瑯琊網(wǎng)等媒體廣泛報道。2年來,她共組織大型公益活動40多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贊譽。
![]()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