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之時必出手 熱心救人十六次
2012-03-20 17:09: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馬懷青,男,現年48歲,山東省冠縣萬善鄉馬王段村普通農民。由于家靠公路,馬懷青多次見到有車禍發生。
冠縣農民馬懷青:危難之時必出手 熱心救人十六次




馬懷青,男,現年48歲,山東省冠縣萬善鄉馬王段村普通農民。由于家靠公路,馬懷青多次見到有車禍發生。但凡知道有車禍發生,他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積極施救。十年來,他現場施救十六次,救人多達31人。
2011年12月28日夜里12點多,冠縣萬善鄉各個村莊一片寧靜,在馬王段村旁的冠北公路上,兩個人正在激烈地爭執,一個人手拿幾張百元鈔票,硬要往另一個人手里塞,而這個人堅持不要。在推讓中,這個人抽身跑掉,消失在夜色中。
這個跑掉的人正是馬懷青。這天大霧,能見度不足十米。晚上9點多,馬懷青正準備上床休息,突然院里的狗叫個不停,經驗告訴他,也許又有車輛出事了。他急忙跑到臨近的冠北公路,發現一輛越野車頭朝下栽入了路邊溝中。他跳下溝,幫兩位司乘人員打開車門,所幸人員受傷不重,但由于車輛底盤架在了土堆上,后輪懸空,無法從溝里開出來。馬懷青回家取回鐵鍬,一鏟一鏟地挖起土來,一直挖了兩個小時。但由于土堆大、坡度徒,車輛還是無法開出。馬懷青想起鄰村的一位熟人開預制件廠,有小型吊車,于是就拔通了這位熟人的電話。此時已是夜里11點多,由于時間晚、路途遠,這位熟人不愿幫忙,通過馬懷青苦口婆心地勸說,終于叫來了吊車,將事故車輛從溝里拖了出來。臨走前,事主趙先生掏出幾百元鈔票硬要往馬懷青的手里塞,馬懷青堅辭不受。馬懷青回到家時,已是夜里12點多了。
2011年11月16日,連綿的中雨下了一整天。夜里9點多鐘,村里大部分人都已早早睡下。正在此時,隨著幾聲悶響,馬懷青家里的狗狂吠不停,他馬上意識到:又出車禍了。他來不及多想,推開家門,沖進了雨幕當中。當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鄰近的冠北公路時,發現一輛面包車側翻在路東三米深的溝中。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汽油味,一個聲音在時斷時續地喊著救命。當時,冠北路正在修整,路上堆滿了黃土,雨水一沖,泥濘不堪,溝里也積了一尺多深的水。人命關天,而且隨時有可能發生爆炸。馬懷青顧不得個人安危,毅然跳下深溝,用盡全身力氣,把卡在駕駛室的司機從車窗拉了出來。坐在后座的另一名乘客已經昏迷,而且車門也打不開。馬懷青從車窗探進身子,用力把他從底部拽出了車窗。馬懷青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并通知事主的家人,使受傷者安全獲救。隨后,他又趟著水、踩著泥,步行三里多地找來吊車,把車輛吊出深溝。此時,馬懷青已渾身透濕,滿衣泥漿,身上刺骨的寒冷,用被子捂到天亮也沒暖和過來。
2010年2月24日夜里12點左右,馬懷青在睡夢中被一聲巨響驚醒,他趕忙從床上爬起來向門外跑去。馬懷青頂著刺骨的寒風跑到公路上,看到一輛車翻在路中央,四輪朝天。走近一看,一個人被壓在車下,僅頭部露在外面,而且鮮血直流。他趕緊給人包住傷口,用盡全力把人從車下拉出來,并拔打了報警電話,使傷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2009年10月的一天夜里,馬懷青正在睡覺,一聲巨響讓他從夢中驚覺。他迅速穿上衣服,向冠北公路急匆匆跑去,遠遠看到路中央亮著燈光。趕到跟前一看,發現一輛轎車四輪朝天翻倒在路中央,駕駛員整個上半身包括頭部被壓在了車底下,生命危在旦夕。必須趕快把車抬起來!馬懷青用盡全身力氣搬了搬車,但車體太重,紋絲不動。他趕緊打電話喊來三位街坊,但仍然抬不動。情急之下,馬懷青站到路中央,用身體擋住幾輛過路車,湊了9個人,終于把事故車抬起,把人救了出來。傷者得到了妥善救治,幸免于難。
馬懷青救人最多的一次,是在2009年夏季的一天。當時,一輛面包車連續撞倒四五棵樹后沖進溝中,車體嚴重變形。馬懷青第一個趕到現場,看到車里的人有的滿面鮮血,有的斷胳膊斷腿,場面慘不忍睹。他同幾位熱心人一個一個地從車上把人救出來,送到急救車上。由于搶救及時,7名傷者無一死亡。
馬懷青的家人也深受他救人于危難行為的影響。2012年春節期間,馬懷青有事出門,兒子馬明洋放寒假在家。臘月21日下午,冠北公路又發生了車禍,一輛面包車撞到了路邊土堆發生側翻,車體嚴重變形。馬明洋聞訊趕來,看到這種情形,立即動手撬開車門,救出兩名傷者,其中一位傷者胳膊流血不止。馬明洋攙扶他到附近醫務室包扎。安頓好傷員后,他又聯系傷員家人,并幫助把車輛翻了過來,直到把人員送到前來救援的車輛上才離開。
這樣的事做的多了,十里八鄉都知道了萬善鄉馬王段村有這樣一位熱心大哥。有人問馬懷青救人的動機,他說:“自己動一動手,就能救人一命,這樣的事還用考慮?還用解釋?”“路見危難,伸手相助,這是人最基本的良心;如果不救,會受良心遣責一輩子。”一些被救者事后向馬懷青表示感謝,有的還送錢給他,馬懷青總是婉言謝絕。他說:“救人危難、助人為樂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心里踏實。”
然而,馬懷青也有寒心的時候。有時他在奮力救人,有人冷漠圍觀卻不出手相助。事態緊急的時候,攔截過往的車輛,卻很少有人停車幫忙。有一次馬懷青的朋友想幫他上報見義勇為榮譽稱號,聯系到了一位被救者做見證人,可這個曾經被馬懷青救下的人卻推三阻四,最后再也聯系不上了。對這些,馬懷青總是一笑置之,他相信,人心冷漠只是個別的、暫時的現象,傳統美德的回歸與弘揚才是擋不住的歷史主流。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