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孝順的兒媳婦
2012-03-20 16:39: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10年來,妯娌兩人共同照顧老人,在這個過程中,兩人的關系也越來越好,形同親姐妹。她們認為服侍老人是應該的,婆婆就是親娘。什么也不圖,人人都有父母,父母養育子女不容易,要用最大的力量照顧好婆婆,這是當媳婦的責任。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萊城區牛泉鎮大莊村陶家有一對妯娌倆,10年如一日身影不離的照顧生病老人,一提起她們的名字,認識的人都禁不住伸出大拇指稱贊:她倆絕對是俺村最孝順的兒媳婦了!是值得學習的楷模。她倆就是陳玉美、劉鳳翠。
照顧老人是后輩天經地義的事情,一家人還有什么見外。2000年3月份的一天,陶俊海、陶俊江的父親突發糖尿病,并因白內障導致雙目失明。母親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照顧他們的父親很困難,而兄弟兩個還要出去打工養家。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兩個兒媳陳玉美、劉鳳翠接過照顧公公的任務,從此,兩位兒媳就開始了細心照料公公的日子,燒水、喂飯、洗澡、洗衣服,以后攙扶上廁所、端尿盆……原來都是丈夫給公公洗澡,但到后來夏天,公公出汗多,洗澡的次數也頻繁,丈夫白天在外干活,陳玉美、劉鳳翠就試著給公公洗,拋棄心理別扭,想想公公痛苦不安的模樣,依然給公公洗澡,一個人也能照料過的老人舒服。
天有不測風云。2000年秋天,婆婆因老毛病復發造成偏癱,完全不能活動了。從此以后她們兩人就將公公婆婆一起接到家里住。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倆,陳玉美、劉鳳翠輪流和二老睡在一張床上,晚上有個事情起身就行了。妯娌倆對待婆婆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怕老人煩悶,她們就經常陪老人聊聊天,講些開心事。她們知道老人心里苦悶,就用寬心的話安慰她,還變著法兒做好吃的哄老人開心。盡管家庭經濟不寬裕,但老人想吃什么,她們都盡量給做,寧愿自己和愛人、孩子吃差點,也不讓老人缺了嘴。在兩人的精心照顧下,婆婆十年來從沒生過褥瘡。
經常超負荷勞作,妯娌倆的身體都有些老毛病,劉鳳翠患有關節炎,走路很費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從來沒有生過氣,發過一句牢騷話。
2009年9月,公公去世了。婆婆的身體狀況也急轉直下,兩人更不敢大意,一天24小時寸步不離,生怕老人磕著碰著。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婆婆在二兒子家住,晚上睡覺時不慎從床上摔了下去,劉鳳翠馬上起身要把婆婆抱到床上去,可怎么也抱不上去,丈夫又不在家,實在沒有辦法,她就把被子鋪到地上,把婆婆滾到被子里睡覺,她在一邊看著。半夜丈夫回來,他倆才合力將婆婆抱到床上。
10年來,妯娌兩人共同照顧老人,在這個過程中,兩人的關系也越來越好,形同親姐妹。她們認為服侍老人是應該的,婆婆就是親娘。什么也不圖,人人都有父母,父母養育子女不容易,要用最大的力量照顧好婆婆,這是當媳婦的責任。婆婆評價她倆時說,“我能活這么大年紀,多虧兒媳照顧,多年來對我從不嫌不棄,有這樣的好兒媳婦,真是少見,這是我一生中最感慰藉的事。”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