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書記”和全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2-03-19 16:19: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張文泉,男,66歲,中共黨員,東營區龍居鎮東南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文泉先后被推選為東營區人大代表、東營市勞動模范、2010年度東營市十大孝星。

張文泉,男,66歲,中共黨員,東營區龍居鎮東南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作為獨生子的張文泉是遠近聞名的孝子。他的父親去世得早,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1966年,張文泉的母親生病住院,他日夜伺候在母親病床前,為母親端屎端尿,給母親擦身按摩,陪母親聊天,困了就趴在床邊打個盹。家里隨窮,可他還是想法變著花樣給母親做飯,并親自一口口喂給母親吃。母親做手術需要輸血,他說服大夫,堅持把自己的血輸給母親,以盡孝道。盡管輸血超量身體不適,但他還是堅持夜以繼日地伺候母親。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親身體慢慢好起來,可他的身體卻吃不消,一天天消瘦下去。當時,整個醫院都被他的孝心感動了,一時間,張文泉的孝母事跡被十里八鄉傳為佳話。
當時在東南史村里有一些不孝敬老人的現象,他看到后非常氣憤,他說:“有些家里弟兄好幾個,互相扯皮,不好好照顧老人,真讓人非常氣憤,如果有一天讓我管這個村,我一定要在村里樹立起敬老愛老的風氣,不能讓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再受委曲。”
1989年10月張文泉被村民推選為東南史村的當家人,上任伊始,他就組織村里退休的老書記、德高望重的老人成立了老人協會。作為全市最早成立的村級老人協會,他決心用自己的滿腔熱忱,辦成最好的老人協會,為老人、為村民多辦實事。他將村文化大院兩間房子整修,專門供老人進行休閑活動;開辟出書報室,訂閱書報供老人們閱讀開闊眼界;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他籌建了電視室、棋牌室等,購置了健身器材。組織喜歡文藝的老人成立一支文藝隊,吹拉彈唱、跳舞排戲,幾乎天天都有活動,每逢節日都組織文藝演出。老人協會對村里老人的生活非常關心,時常到孤寡老人家里探望,對生活有困難的老人發給一定的生活補助,凡是有老人生病住院,也一定去探望慰問。張文泉經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但要敬老,還要讓老人們積極參與村里的活動,不能讓老人覺得年紀大了就沒有用了。在他的組織參與下,老人協會還專門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組,為村民解決糾紛,村里的和諧氣氛愈來愈濃。村里的張秀慧老人婆媳之間經常鬧矛盾,家里終日鬧得不安寧,老人協會了解情況后到她們家里做調解工作,把道理講通講透,終于讓婆媳倆放棄前嫌,重歸于好,和睦相處,家里又傳來久違了的幸福笑聲。老年協會每年都組織全村老年人過老年節,定期開茶話會,給老人發紀念品,評選尊老愛幼模范,在村廣播中表揚尊敬老人、孝順老人的典型。20多年來,過節的老人越來越多,過節的規格越來越高,全村敬老愛老蔚然成風。全村已經沒有一個不孝子孫,所有的老人都生活快樂,安享晚年,整個村子也成了一個文明和諧的大家庭。
張文泉先后被推選為東營區人大代表、東營市勞動模范、2010年度東營市十大孝星。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