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報恩—自己一生的追求
2012-03-19 15:26: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自己的愛,不僅給了親人,也給了自己從事的崇高職業,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對象。雖然肩上壓著沉沉的重擔內心裝滿了深深的痛苦,但每天總是面帶著微笑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知識。

我是高唐縣第一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現年47歲,從小時候起就受父母的影響,待人真誠,尊老愛幼。讀大學時懂得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特別是“百善孝當先”儒家思想的影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傳統文化的教育,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贍養老人,善待他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記得大學剛畢業不久,父親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我和弟弟一起把他送到縣人民醫院,在急救室搶救二十五天,那二十五個日夜,每隔一小時,就要給父親翻一次身,倒一次尿。我不分晝夜,守在父親的病床前,等他老人家清醒過來,就喂流質食物,每天我都用小砂罐給他熬三頓熱粥,并一匙一匙地喂給父親吃。由于臥床時間較長,父親大便困難,我在護士的指導下,戴著醫用手套一點一點地幫父親摳糞便,這些連醫生看了都感動不已。父親脫離了生命危險,卻半身不遂,癱瘓在床;三伏天,別人午休,我得騎著自行車,頂著炎炎烈日,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往老家,到家后,又馬不停蹄地燒水給父親洗澡、洗衣服、洗尿布。在護理的過程中,我除了輕手輕腳外,還總是和顏悅色,輕言細語,盡量讓老人家心情愉悅。為了不讓老人寂寞,我特地買了一臺彩電,買來“故事會”、“故事報”讀給老人聽。兩位老人總是看著電視笑呵呵地說:“這東西好,不出門,知天下事。”天暖時,又和家人一起用輪椅把父親推到人多的地方去散心。父親臥床多年,沒有半點破皮爛肉,這成為醫生見到的奇跡。
結婚后有了孩子,我的擔子更重了,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在學校擔任班主任,那時只怨人無分身術,盡管如此,我任勞任怨,輕重緩急,妥善處理,一切井井有條,忙而不亂。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康復了,漸漸地能幫我料理一些家務。兒子也一天天長大了。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更是不敢含糊,記得兒子在讀小學時,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里是人見人夸的好孩子。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兒子也知道孝順爸爸媽媽,孝敬爺爺奶奶,每次帶他外出時,他都要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上許多好吃的東西,帶回家給爺爺奶奶。
時光回到1993年2月,那是不堪回首的歲月。三十剛出頭的愛人生病住院,被診斷為重癥皮肌炎(免疫系統紊亂),十萬分之一的患病率,醫生說像這種重癥皮肌炎,目前還沒有一個能救活過來。果然,住院沒幾天,病人全身無力,肌肉腫痛的就象刀割電擊一樣地疼痛,四肢無力,不能站立,就連洗臉刷牙都不能自理。沉浸在痛苦中的我接到了病危通知書。我立時懵了,在這生死離別時刻,我強忍著悲痛,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奄奄一息的妻子,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一幕幕又浮現在腦海之中,我決心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任,要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愛從死神那里奪回自己愛妻的生命!首先,和醫生密切配合,支持醫生工作,其次,做好精心的護理工作,每天二十四個小時陪伴在妻子身邊,千方百計地安慰妻子,和她一起回味我們曾經擁有的生活中快樂的時光,給妻子講病人是如何和疾病抗爭的故事。親朋好友和我的學生都來病房看望妻子,激發妻子戰勝病魔的強烈愿望。在我的開導和精心的護理下,妻子慢慢地從疾病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臉上有了笑容,對生活有了憧憬。由于長期使用抗菌素,肺部又發生了霉菌感染 高燒不退,醫院再次發出了病危通知書,真是禍不單行,就在此時兒子因為感冒誘發急性腎炎又住進了醫院。我又在小兒科和皮膚科之間兩頭奔波,交替護理。照顧危重病人的工作是繁重而瑣碎的,需要愛心和耐心。妻子因為肌肉無力連稀飯都咽不下去,我總是每天早晨第一個來到醫院的食堂從大鍋稀飯中弄點米湯給病人喝,同時想辦法把食物變成流質一點一滴地用軟管喂她(用雞湯或魚湯蒸雞蛋,既有營養又滑膩)。妻子的手和腳都不能動,每天夜里我都要起床四五次為妻子接大小便。為了增加妻子的血液循環,每天堅持用熱水為妻子擦身、按摩、洗臉梳頭。天天如此,妻子住院躺在病床上半年多,竟然一點褥瘡都沒有生。六個多月后,妻子的病情穩定了,我決定把妻子接回家療養。回家后,我仍不斷地給妻子按摩,擦洗,服藥,送血液、小便的樣本到醫院化驗。自己節衣縮食想盡一切辦法給妻子增加營養并設法讓妻子開心,同時定期去醫院進行各項檢查治療。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將血液、大小便的樣本送到住院部的生化樓,然后再趕回學校為學生上課,幾天后再去取回化驗單送到專家那里開出治療方案。妻子慢慢地好了起來,從喝流質食物到能吃稀飯,從不能動到能翻身下床,又慢慢扶著妻子走路,終于兩年后,妻子能慢慢地自己行走了!七百多個日子里,自己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七百多個日日夜夜,耗費了多少心血,七百多個日子又傾注了多少愛。正是這些不眠之夜、這些心血、這些愛,讓妻子的生命重放光彩,也讓即將枯萎的幸福之花再度開放。時光匆匆,十七年不短的歲月已經過去,妻子仍然快樂的生活著,醫生 “最多只能活三年” 的斷言已被愛心和堅強的毅力擊得粉碎。雖然這十七年走得那樣艱難,但始終不離不棄,昂起頭挺起胸,勇敢地往前走。相濡以沫,攜手共進,用人間大愛戰勝了一次次災難,度過了一次次難關,把年幼的兒子培養成了大學生,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
2004年一直依靠兒子生活的老岳母,生活一下子沒有著落,而此時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卻毫不猶豫地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料老人,像侍奉親娘一樣服侍岳母。平時,有好菜,總是往岳母的碗里夾;天氣變化,岳母有關節炎,又去藥店購買藥酒和鈣片給岳母服用,同時又購買丹參片和降壓藥等為岳母治病,關照岳母注意冷暖;岳母吩咐的事情總是盡力去辦。感動得岳母逢人就夸,女婿勝似兒。
自己的愛,不僅給了親人,也給了自己從事的崇高職業,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對象。雖然肩上壓著沉沉的重擔內心裝滿了深深的痛苦,但每天總是面帶著微笑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知識。從教幾十年,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從領導分配。對待任務,竭盡全力去完成。多少個課間耐心回答學生的問題,多少個課余輔導后進生,多少個休息日帶領學生苦練。努力、愛心贏得了領導的贊賞,贏得了學生以及家長的好評。工作中,自己也獲得了一系列榮譽。2001年獲學校教壇新星稱號, 2003年被評為 “師德標兵”,多次榮獲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稱號,多篇論文獲省、市、國家級獎項。指導學生參加校園科技動手比賽獲市第一名。還是優秀科技輔導員;身為政治教研組組長帶領團隊獲高唐縣優秀教研組”稱號……
自己深知能夠戰勝一個個災難,獲得一項項榮譽,是與組織的關愛,與同事們的幫助分不開的,覺得做的還不夠。“不用揚鞭自奮蹄”。雖已過不惑之年,但在學習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踏踏實實,思想上積極上進,以報恩情于萬一。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