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盡力侍奉老人的泰安人唐繼美
2012-02-29 09:28:00 來源: 本網綜合 我要評論
[提要] 唐繼美,60歲,粥店辦事處六郎墳村人,2004年退休前在村擔任村兩委委員、婦女主任,歷任縣區七屆人大代表。多次獲地區、市、區、處“優秀婦女干部”、“ 尊老敬老好兒女”等榮譽稱號。
唐繼美,60歲,粥店辦事處六郎墳村人,2004年退休前在村擔任村兩委委員、婦女主任,歷任縣區七屆人大代表。多次獲地區、市、區、處“優秀婦女干部”、“ 尊老敬老好兒女”等榮譽稱號。
盡心盡力 侍奉老人
六郎墳村有位五保老人叫程安貞,早年間是泰山上的一名道姑,后來失去勞動能力。唐繼美同志當時任村婦女主任,考慮到照顧鰥寡孤獨是村集體份內工作,也是應盡的職責,就組織婦代會的同志們把她的衣食住行都管了起來。每當年里節里怕她孤獨,她都擠時間到她家和她說說話,給她收拾收拾,再回家,一直不間斷。只要老人需要,她就想法給老人送去。有一年春天,一個晚上,老人不慎失火把被子棉褲都燒壞了,她和憲云同志馬上買布,當天做上,給老人送去。老人得了白內障,她們就把老人送到醫院治療,往返多次,看病拿藥,手術前后,她和憲云同志就住到醫院里陪床。老人信教,不喝醫院的水,不吃韭菜、蔥、蒜、魚、肉,她就到清真飯店去找水,并弄些可口的飯菜。前后陪了十七天才出院。特別是老人骨折,天天臥床,七天換一次藥,上下樓都得背著,直到老人痊愈。老人眼動第二次手術時在地區醫院,她和村里女同志輪流照顧。當時她父親在腫瘤醫院住院,說好了下班后去陪父親,恰巧這次值班女同志家中有事沒來,父親一個人輸液,上廁所沒人陪,沒吃上飯,老人委屈的哭了。程安貞老人后期生病的一個月的時間里,吃喝拉撒尿都在床上,她和婦代會的同志們輪流給她擦屎端尿,梳頭洗腳,細心照顧,直到老人安詳去世,享年93歲。群眾稱贊說有兒有女也不一定照顧的這么周到。她當時的想法是,照顧好程安貞這位老人,一方面提高了村集體的形象威信,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她家是一個大家庭,公公、婆婆、娘家娘,她夫妻倆,兩個閨女家各三口,還有一個外甥女,共12口人,住在103平方米的房子里。由于人多住不開,分別安了8張床,她母親、婆婆和她兩口住大臥室,便于晚上照顧,兩個女老的每人一張床,她和對象共三張床;兩個閨女各住一間小臥室,安三張床;公公住小側廳安一張床;外甥女因工作上班方便住在我家餐廳,白天當餐廳,晚上當臥室掛布簾。家中兩個小外甥一個三歲一個五歲都需要照顧。
她母親和婆婆分別在六年前患病,她母親患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癡呆,前年又把大胯摔成粉碎性骨折,到肥城安家莊醫院去了兩次,由于年老體弱不好固定,不但沒治好,還擱了一身褥瘡,從貴州托人捎來中藥面,從八十八醫院等各個藥店,凡是治褥瘡的藥都買全了,用紫外線燈每天烤,連續打了一百多天吊針才治好。大小便在床上,為了護理方便,白天穿開襠褲,晚上穿褲衩,為了便于倒換,做了十多床被子、棉衣,光尿布棉的、單的就有十多包袱,陰天下雨還是不夠用,只能想方設法烘干。婆婆腦血栓六年身體僵硬,胳膊腿不能伸,坐不下、躺不倒,時不時氣就喘不上來,厲害了就用氧氣。兩位老人活動都需要抱著,公公患老年病,每年都要住兩次院,但尚能自理,有時還能照顧一下婆婆。她公婆有四個兒子,公公、婆婆天冷時在我家住,因為家里有暖氣,其他時候在幾個兄弟家,幾個兄弟為了照顧好老人也費了心血,除了照顧好老人吃、穿、醫、住外,我婆婆還愛熱鬧,村里有什么紅白喜事,天氣好的時候,就讓用輪椅推她出去。每天從廣場活動回來后,就給老人洗臉洗腳,鋪床收尿布,然后先哄著母親把棉襖開襠褲脫下來換上褲衩,接著給婆婆翻身。再準備好早上做飯的東西,每天晚上婆婆最多的時候換尿布十四五次,加上她母親每晚換尿布四五次,有時七八次。早晨起來頭重腳輕,兩眼直冒金花,洗完臉,定定神,先收拾一地的尿布,放到洗衣機里,接著準備早餐,由于孩子們上班時間不一,一塊做飯不是涼了就是熱了,從七點到八點需做四次,中間再給公公沖上雞蛋。吃完飯再按醫囑喂藥,接著再給孩子做飯、喂孩子,抽空洗尿布,然后給老人準備好大便用的開塞露,兩位女老人便秘,手套、衛生紙、凳子都準備到眼前,解不下來就用手掏,完事后準備好潔爾陰洗屁股,上馬應龍藥膏。擦洗完畢三位老人開始輸液,灌熱水袋,照顧上廁所,隨時觀察兩位老人的情況。
熱心奉獻 搞好宣傳
唐繼美同志是七九年加入組織的一名黨員,曾負責村里的宣傳工作,她深深的體會到,關愛老人,弘揚尊老愛幼文化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給老人送去精神食糧和黨的關愛,自費定了《中國婦女》、《家庭》、《家庭周末報》等刊物,擠時間閱讀學習,她常把村里的《支部生活》、《黨員干部之友》、報刊雜志送到老黨員、老干部手中,不斷到他們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嘮嘮家常,把上級的政策,村里的意圖說給他們,有困難能幫就幫,不能幫匯報組織。還給每個黨員編了一本書《黨員心語》,村中有60多個黨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她就利用“七一”和其他教育活動,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每人向黨表決心,寫一句豪言壯語,簽上自己的姓名,貼上自己的照片,打印60份組成一本書,發給他們,取得良好的效果。
老年節時給老年人發一封;丶铱纯吹某h書,倡議年輕人在中秋節、老年節帶上孩子,買上幾斤月餅等禮物,到老人家坐一坐,看看糧食夠不夠吃,房子漏不漏雨,過冬取暖的柴草、煤夠不夠用。同時為了教育年輕人,讓老人安度晚年,弘揚尊老愛幼傳統,她還自編了一些節目,在村文化大院演一演,能走動的自己到文化大院來,走不動的讓孩子用三輪車拉到村里來看節目,有的老人提前幾天就把衣服洗干凈等著。為提高演出效果,帶上胡子當老頭,戴上帽子當老婆,背上書包當小學生,為了編好節目,也是煞費苦心,有時為一句臺詞,一段曲子折騰不少時間。有一次編了一段《老兩口夸粥店》的表演唱,不是回家時自己住四樓走到六樓上,就是低頭想詞騎車拱到人家身上。
這些年來結合上級政策下發,她和同事們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編個節目演一場,“三八節”、“ 五二九”、“ 六一”等節日組織個茶話會,把村里尊老敬老的先進人物、新媳婦請到村里,讓他們學習先進人物好經驗,然后給他們講一講國家發展的大好形勢,村里發展情況,特別用實例教育他們破除封建迷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勤勞致富,提高素質當一個賢妻良母。
每到節日,幾個村請我講一講自己的情況,我認為我有義務隨時隨地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參加人代會期間每年和辦事處同事組織一臺晚會,讓大家暢談大好形勢,高歌一曲,放飛心情,代表們一曲《父老相親》、《咱們老百姓》等唱的聲情并茂,激動的熱淚盈眶。去年11月份參加區召開的十佳頒獎會,號召在全區召開“八進四爭”活動,她根據區委要求加上十七大內容編演了一個小品參賽,《四老漢歡唱十七大》,在幾個村演出,由于節目結合實際,風趣幽默,鄉土氣息濃,多次獲區表彰。去年九月份還獲得鐵路系統全國老年人卡拉OK大獎賽優秀獎項。
有人問我,你如今退休在家,一些活動不參加也沒人說你,你那么苦,那么累,又搭工夫又搭錢的,圖什么呢?唐繼美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多年受黨的栽培教育,為黨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她的宣傳和行動,體現黨的對群眾的關懷,讓老百姓說黨好,這是她的心愿。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