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中美直接交鋒中國勝率超6成 田徑成最大短板
2012-08-13 06:31:00 我要評論
來源: 法制晚報[提要] 在倫敦奧運會倒數第二個比賽日結束后,獎牌榜的最終形勢已經“定格”。從兩國“身材”的對比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中國身材苗條,體型勻稱;美國前凸后翹,胸部和臀部很“豐滿”。
資料圖
在倫敦奧運會倒數第二個比賽日結束后,獎牌榜的最終形勢已經“定格”。中國軍團以38金27銀22銅的成績鎖定亞軍。最后一個比賽日,中國沒有奪金點,榜首之位已注定“回歸”美國。
如果把奧運會的賽程看作是一個人的軀體,那么,近四屆奧運會,中美兩國奪金點的分布就如同亞洲人與歐美人的身材對比一樣,一個苗條勻稱,一個前凸后翹。
賽程的頭部和腰部,中國都有自己的優勢,但重要的胸部和臀部“分量”不足,使得整體體型上弱于美國。
不過,從發展趨勢上可以看出,除了臀部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我們身體的其他三部分都在“長肉”。與此同時,美國在其他三個部位“保持身材”的情況下,又在“豐胸”上下工夫,這樣也使得其金牌總量有所提高。
四年后,當中國再次在金牌榜上與美國“比美”時,我們需要朝著婀娜多姿的方向發展,彌補目前的不足。
格局:中美兩國能攬兩成獎牌
近幾屆奧運會,中美的獎牌總數基本呈上升趨勢。兩國金牌數之和更是一直保持在總數的20%以上。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和美國一共獲得了151枚獎牌。占到了獎牌總數的16%。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由于奧運會瘦身,總獎牌數量減少了19枚,而中美兩國的獎牌數之和提高了1枚,占總獎牌數的比例也提高到了16.5%。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美兩國獎牌數之和達到了163枚,比四年前提高了11枚,占總數比例達到了17.5%。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作戰的中國獎牌數提高了37枚,美國也增長了10枚,兩國總數占到了總獎牌數量的1/5以上。
倫敦奧運會,在最后一個比賽日前,中美獎牌總數已達189枚,占獎牌總數的19.7%。同時,中美金牌數之和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后,再次占到了總數的1/4以上。
按照這樣的趨勢,中美兩國攜手狂攬奧運會兩成獎牌的情況還會延續到四年之后的里約熱內盧。
劣勢:“奧運身材”有不足獎牌榜上輸老美
近三個比賽日比中國多拿到了8枚金牌,在倫敦奧運會只剩下最后一個比賽日的時候,美國以44枚金牌、102枚獎牌的成績領先于中國的38枚金牌、87枚獎牌。
中美獎牌榜的頭名之爭大局已定。看來,要想在主場之外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中國還要臥薪嘗膽再等四年了。
在過半賽程都穩坐榜首的情況下,后程被美國反超,中國“奧運身材”的不足之處再次暴露。
本報統計了2000年以來近四屆奧運會中美金牌分布的情況,我們將賽程的前三天看做頭部,第4到第7比賽日視為胸部,第8到第11比賽日當做腰部,最后五天視為臀部,從兩國“身材”上分析中美的差距。
從兩國“身材”的對比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中國身材苗條,體型勻稱;美國前凸后翹,胸部和臀部很“豐滿”。
追趕:獎牌榜之爭美國優勢越來越小
為了能夠更明顯地顯示兩國奧運會成績的差距,本報將金銀銅牌賦值(金牌5分、銀牌3分、銅牌2分),來顯示兩國之間在奧運會獎牌榜上的差距。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美兩國的分差有120分之多。而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我們已經將分差縮小到了111分。
而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反超了美國8分。不過,考慮到歷屆奧運會都存在的主場優勢,單靠2008年的分差不能完全反映出中美之間的真實差距。
在倫敦,中國把與美國的分差縮小到50分,這已經成為中國在本土之外參加的奧運會中,距離美國分數最近的一次。
對決:中美直接交鋒中國勝率超六成
在倫敦奧運會中美兩國都進入決賽,且有一國選手獲得獎牌的37次直接對決中,中國選手有24次最終成績優于美國,勝率達到了六成以上。
在游泳項目的對決中,中美各獲勝7次,兩國平分秋色。而在體操賽場,中國則贏得了8次對決中的6次,勝率達到了75%。在中國的強項跳水上,我們的勝率更是達到了85.7%。
在中美的直接對決中,唯一成績不及美國的是射擊比賽,在3次直接對話中中國只獲得了1次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選手雖然在田徑項目上的整體實力無法與美國相比,但在男女20公里競走、男子50公里競走和女子鐵餅項目上贏得了4次交鋒的勝利。
轉折:中國田徑不給力
從近四屆奧運會中美兩國單日金牌對比上看,中國在前3個比賽日和第9比賽日上優勢明顯,奧運賽程的中、后期則處于明顯的落后地位。
每屆奧運會初期,中國優勢項目射擊、舉重上產生較多的金牌,我們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壓制美國。從第4比賽日開始,隨著游泳項目產生金牌的增多,美國開始扭轉金牌榜的形勢。
第9比賽日,中國的單日領先則是由于游泳項目基本結束,而田徑項目尚未全面展開。中國能依靠乒羽等小球奪金,單日壓制美國。
但在奧運會后期,由于中國在田徑項目上難以為繼,使得中美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年齡:中國冠軍更年輕 四年之后能再戰
中美兩國的倫敦奧運會奪金選手相比,中國冠軍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比美國冠軍年輕了2歲多。
在中國的奧運冠軍中,22歲以下的運動員所占比例最高,達到了34%;而美國22歲以下冠軍則只占他們冠軍總數的23%。
兩國22歲至29歲的“中生代”冠軍的比例相差不大,而30歲以上“老”冠軍,中國只占6%,美國則達到了17%。
按照這樣的年齡結構,美國不少倫敦奧運冠軍或無法出戰四年之后的奧運會。然而,中國大部分冠軍選手4年后仍是運動的黃金年齡,這也為中國軍團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再次挑戰美國地位奠定了基礎。
預測:美國“夢十隊”收官 中國或再次無金
在剛剛過去的奧運會第15比賽日中,中國只依靠鄒市明收獲1枚金牌,美國則憑借女子4×100米接力、男子單人10米臺和女籃收獲3金,兩國金牌差距拉大到6枚。
最后一個比賽日,中美的沖金點都不多。不過,男籃“夢十隊”將全力幫助美國完美收官,中國方面唯一的期待就是女子選手在現代五項中能夠有所作為,陳倩和她的隊友將力爭一枚獎牌。
最終美國的金牌數量或將定格在45枚,而中國基本上會以38枚金牌收官。在倫敦奧運會開幕之前,本報就預測中國將拿到40枚左右金牌,最終的結果與本報的預測基本一致。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