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兵團是一道風景線 黃強:我想嘗奧運會滋味
2012-08-01 08:51:00 我要評論
吳孟菲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提要] 生于1962年、祖籍浙江黃巖的何志文雖然早早進入了乒乓球國家隊,并連續參加了1985年和1987年兩屆世乒賽,最好成績是男雙銅牌。趙常玲不但為自己爭了口氣,得到哈薩克斯坦人的歡呼,同樣也是中國舉重隊的驕傲。
何志文
皮紅艷
陶李
黃強
姚潔
吳佳多
趙常玲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孟菲 實習生 晏夢輝
倫敦奧運會激戰正酣,中國代表團健兒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國民關注。其實,在奧運會賽場上,還活躍著一批黃皮膚黑發黑眼的中國面孔。雖然,他們胸前的國旗并非五星紅旗,但他們確確實實擁有著中國血統。作為奧運賽場上的數目不菲的中國“海外兵團”,他們絕對稱得上是奧運會另一處絕佳美景。
何志文
五十歲的資深“老將”
1983年,他進入了中國乒乓球隊,成為蔡振華的師弟;1985年,他獲得世乒賽雙打銅牌,當時張繼科還沒出生;如今,與他同時代的蔡振華、江嘉良、瓦爾德內爾等人早已退役,但他卻以50歲的年紀再次出現在了奧運會賽場。他就是本屆奧運會中代表西班牙出戰的老將何志文,也是海外兵團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生于1962年、祖籍浙江黃巖的何志文雖然早早進入了乒乓球國家隊,并連續參加了1985年和1987年兩屆世乒賽,最好成績是男雙銅牌。遺憾的是,他從未代表中國參加過奧運會的比賽。1989年,他來到了西班牙小城格拉納達,代表當地球隊參加西班牙半職業乒乓球聯賽,妻子則開著服裝店。如今一晃23年過去了,何志文憑借著昔日國家隊的老底子,依舊可以在西班牙乒壇游刃有余,并且曾參加兩次奧運會,不過他確實沒有威脅國乒的實力。
評語:當年出國,何志文的原因是“在國乒無法出頭”。很顯然,在雞頭與鳳尾之間他選擇了前者。另外,乒球對于他更像是一種生活調味劑,正如他自己所說:“乒球可以幫我鍛煉身體,加強社會交往,生活才不孤單”。對于自己的乒球未來,何志文看得很清楚。
皮紅艷
為法國三戰奧運
33歲,對于一位羽毛球運動員來說絕對算得上高齡。而在本屆奧運會中,我們再次看到了這位法國唯一的羽毛球職業運動員,原中國國家羽毛球隊隊員皮紅艷的身影。第三次代表法國參加奧運會,皮紅艷表明:“這是我最后一屆奧運會。”
皮紅艷生于中國重慶,曾入選中國國家二隊,2004年加入法國國籍并代表法國參加比賽,世界排名曾列世界第二。盡管代表法國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她的成功在法國卻不為人知,她說:“在法國,這是很多奧運運動員的命運,但是我還是成功地靠羽毛球生存了下來。其實,我所有的隊友都有一個副業,我也一樣。”據悉,本屆奧運會后,皮紅艷就將逐漸淡出羽球賽場,并重新找一份工作繼續自己的生活。
評語:雖然在專業領域得到了在國內無法得到的滿足感,但生存環境則更為艱辛。據悉,皮紅艷每年收入的70%來自贊助商,而一旦退出羽壇,如何生存必定成為最大問題。一邊心掛“找工作”,一邊出戰奧運,想拿好成績基本不可能。對于未來生活,建議皮紅艷不如效仿世界體壇大腕們,來中國撈金。
陶李
新加坡蝶泳“小飛魚”
新加坡蝶泳選手陶李原籍湖北武漢,1990年出生于游泳世家,在5歲開始接受游泳專業訓練。父親陶然是中國湖北省游泳隊總教練,母親李艷現在新加坡擔任游泳教練。這個身高雖只有1.60米的90后選手,已享有新加坡“小飛魚”之稱。
陶李在2004年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2005年成為新加坡公民,并在當年的東亞運動會拿下4金1銅嶄露頭角。2006年多哈亞運會更是擊敗周雅菲拿到了50米蝶泳金牌,為新加坡贏得了24年來的第一枚亞運會游泳金牌。2010年廣州亞運會獲得女子50米蝶泳金牌。
評語:這位外形酷酷的90后女孩,面對鏡頭就直呼緊張,個性隨和并不張揚。雖然成為新加坡國寶級運動員,但仍自謙名氣不如李佳薇。在本屆奧運會中,帶著一種強烈的證明自己的心態,默默付出,希望成為父母的驕傲。
黃強 40歲前想開上寶馬
1982年出生于江蘇的黃強年少成名,1998年他便擠掉名將孫淑偉,出席了曼谷亞運會。他曾是俄羅斯名將薩烏丁的“克星”。他與田亮配對男子雙人10米臺,從1998年到2000年一直保持不敗,還曾聯手拿到2000年悉尼世界杯的男雙十米臺冠軍。但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中國跳水隊卻傳來了胡佳上、黃強下的消息。
無緣悉尼奧運會后,黃強的職業生涯開始走下坡路,他最后一次參賽是在2006年的跳水全國錦標賽上。2007年,退役做教練的黃強遠走馬來西亞執教馬來西亞國家跳水隊。去年6月,黃強獲得了馬來西亞國籍。此次黃強代表馬來西亞出戰男子雙人及單人3米板跳水項目。對于走出這一步,黃強笑言:“一是要嘗嘗上奧運會的滋味;二是希望能在40歲前開上寶馬車。”
評語:跳水項目目前在馬來西亞地位頗高,馬來西亞對獲獎運動員的獎勵十分優厚。被譽為馬來西亞“跳水公主”的梁敏儀從去年到現在獎金高達70萬人民幣。黃強“要開寶馬”,這話說得坦率而實際。但我們相信,終究他是為了圓上自己的奧運夢,嘗嘗站在奧運跳水板上的滋味,同時也像外界證明自己:我也行。
吳佳多
只為心中的奧運夢想
出生于浙江臨海的吳佳多7歲時與乒乓球結緣,并在當時已是著名乒乓球教練的父親吳小明指導下接受專業訓練。她在1995年成為浙江省冠軍,并于1996年入選了國家二隊。
奧運會一直是她的終極夢想,但是因為她的打法并不符合那時國家隊的需要,她并沒有發揮空間。1997年在華東理工大學就讀一年后遠走德國,隨后加盟了克羅巴赫俱樂部,憑借幫助球隊獲得2002年德國冠軍和2003年歐洲優勝者杯冠軍的出色表現,在2006年入籍德國并成為國家隊一員,目前已成為德國乒乓球女單頭號選手,也終于站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
評語:吳佳多和眾多“海外兵團”選手的想法一樣,條條馬路通羅馬,為什么非要擠那獨木橋呢?奧運會對于吳佳多重在參與重過爭金奪牌。通過另一座橋梁奪得自己心中所愿,這也是一種成功。
姚潔 癡迷羽球的湖北妹子
她曾是國羽一員,如今卻成為荷蘭“一姐”;她是土生土長的湖北妹子,如今卻在自己的家鄉代表荷蘭出戰尤伯杯;為了彌補缺席北京奧運會的遺憾,已經35歲的她一年內參加了26站比賽,終于站在了倫敦奧運會的賽場上,她就是姚潔。
1991年,14歲的姚潔入選中國國家隊,和奧運冠軍張寧屬于同一批隊員。1999年,姚潔轉到荷蘭一家俱樂部打球,隨后,她應邀進入荷蘭國家隊。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姚潔代表荷蘭隊闖入女單16強。在遺憾錯過北京奧運會之后,姚潔在2009年本已宣布退役。但是為了自己的奧運夢,她毅然選擇復出。在為期一年的倫敦奧運積分賽中,她沒有休息,幾乎每周都要參加比賽。不懈努力終于得到回報,她成為了荷蘭隊中唯一進軍奧運的羽球選手。
評語:相信姚潔是海外兵團中少數在國內沒有“血淚史”的選手了。因為羽球,她與荷蘭結緣,跟隨命運的腳步,她在荷蘭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并組成了幸福的家庭。這必定讓她更加有動力及精力去追尋屬于她自己的羽球夢想。
趙常玲
讓人畏懼的“狼”
祖爾菲亞中文名趙常玲,1993年出生于湖南永州,身高1.55米,現為哈薩克斯坦女子舉重隊運動員。11歲時由于生活艱難被迫練習舉重,個子小小的她剛開始并沒有表現出太多過人的天賦,誰知現如今卻站在了奧運金牌領獎臺上。
2007年,被國際舉聯“養狼計劃”相中,趙常玲變身祖爾菲亞,入籍哈薩克斯坦。在2009年舉重世錦賽中,以挺舉129公斤平了中國巨星李萍保持的世界紀錄,并斬獲挺舉和總成績兩塊金牌。在2010年首屆青奧會中,抓舉95公斤,挺舉130公斤,以總成績225公斤獲得銀牌。在2011年世錦賽中,以挺舉130公斤打破了中國選手李萍保持的129公斤的前世界紀錄。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她更是從中國代表團選手中奪過女子舉重53公斤級冠軍。
評語:“祖爾菲亞=趙常玲”的消息傳出后,對于當初趙常玲“出走”已是眾說紛紜。不管評價如何,對于這個在異鄉隱忍拼搏、一鳴驚人的姑娘本身還是贊賞頗多的。趙常玲不但為自己爭了口氣,得到哈薩克斯坦人的歡呼,同樣也是中國舉重隊的驕傲。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