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
2012-08-01 08:21:00 我要評論
來源: 揚子晚報[提要] 我要是李雪英加油,我也會渾身“爽利”,我還要像丘索維金娜加油一樣不避諱地宣稱“我參加奧運是為了錢”。我要是李雪英,我也會渾身“爽利”,我還要像丘索維金娜一樣不避諱地宣稱“我參加奧運是為了錢”。
我要是李雪英加油,我也會渾身“爽利”,我還要像丘索維金娜加油一樣不避諱地宣稱“我參加奧運是為了錢”。這,不丟人。
17歲般挺拔的嬌軀、37歲般滄桑的臉、57歲般勞累的心……當你看到37歲的丘索維金娜(1992年代表獨聯體拿到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金牌),第五次出現在奧運體操賽場,淹沒在一群可以叫她“媽媽”的孩子中“翩然起舞”時,你難免心生感慨——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語出網絡寫手“南希◎璨”)。
和你想象中的所有紅粉嬌娃一樣,當丘索維金娜第一次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1991年)時,16歲的她幸福得足以讓老天嫉妒——憑什么她就可以“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天妒紅顏”有時候不是一句笑談,現實中真的常會上演。2002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里什被診斷患上白血病。生活并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為了兒子選擇復出參賽,因為“一枚世錦賽金牌等于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唯一的辦法”。那一年,丘索維金娜27歲。
丘索維金娜在公開場合從不避諱“參賽就是為了錢”,因為她是一位母親,只要能救兒子,她愿意付出一切。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身高1.53米體重44公斤的嬌小女子,一堅持,竟然就是10年。
丘索維金娜最終還是幸運的,因為她的希望,并沒有真的“只是希望”——在她“拼命”賺錢的努力下,兒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37歲的丘索維金娜在參加完本屆倫敦奧運會后,終于要選擇退役,“我終于可以不再純粹為了錢參加比賽了,可是我差不多也要‘跳’不動了。我得開始另一段人生,但我的心(對體操的熱愛)不會變。”
丘索維金娜如釋重負地“走”了,風華不再、年華蒼老,奧運賽場也因此少了一道風景線——盡管她絕大部分時候參賽都貌似違背了奧運精神(因為她“只為了錢”),可我要是顧拜旦(現代奧運之父),肯定會選她作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代言人。
當丘索維金娜驕傲地宣布“她終于可以不再為了錢參加奧運會”時,龍的傳人李雪英(女子舉重58公斤級冠軍)正坐在央視前方的“直播室”,接受主持人張斌的專訪。李雪英的奪冠沒什么懸念,但金牌沒到手和揣進兜里完全是兩個概念。以至于張斌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個詞來形容李雪英的狀態——爽利,“我怎么也想不到一枚金牌可以讓你如此(容光煥發)……”張斌這樣感嘆。
張斌只能理解、感受這枚金牌對于李雪英的意義,可他如果看到那組“反映李雪英家庭情況”的照片的話,估計就能對李雪英那種“溢出來”的喜悅有所“體會”。
透過那組“七大姑、八大姨、記者、(關鍵是)領導齊聚李雪英家觀看她奪冠”的照片不難發現:李雪英的家境放到全中國,肯定不是最困難的,可用一個城市人的眼光看,基本上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枚金牌意味著什么?數字總會成為敏感話題,不用說,你懂的。
我要是李雪英,我也會渾身“爽利”,我還要像丘索維金娜一樣不避諱地宣稱“我參加奧運是為了錢”。這,不丟人。
創作型歌手楊嘉松在他的新歌里唱道: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我希望我的夢想不要再讓我心傷……他的MV里還記錄了10名社會底層的普通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的夢想都很“現實”,跟“高尚”搭不上半點邊兒,可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都想讓自己的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