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解讀:打造齊魯文化大品牌
2012-06-20 21:24:00 逄春階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山東新聞出版局局長宿華代表說,深化非時政類報刊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按照要求,確保6月底前完成任務。我們期待著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步伐邁得更快些,期待著齊魯文化大品牌放射出獨特的光芒。

□闞洪欣繪圖
報告順應世情、國情、省情的新變化,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文化強省建設作了更加細致、全面科學的描繪,體現出文化建設上的“頂層設計”。
使命感與責任感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努力建設與我省文化資源相匹配、與綜合實力相適應、與富民強省目標相承接、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符合的文化強省”。報告的這個嶄新表述,讓人醒腦提神。
文化強省怎么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徐向紅代表說,打牢的思想基礎要強,文化事業要強、文化產業要強,體制機制創新能力要強、齊魯文化傳承保護能力要強。要達到強省之“強”,我們就別無選擇,只能快馬加鞭,奮力爭先。
“文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擺上如此重要的位置,文化大改革、大發展、大繁榮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輿論引導面臨的艱巨任務前所未有,在文化強省中承擔的使命責任前所未有。時代把我們推到了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和突擊隊位置,我們要認清使命,勇于擔當,奮發有為。”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代表說。
來自山東省呂劇院的高靜代表說,報告指出,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建立完善省級文化榮譽制度,這將極大地催生出藝術家的創作激情和藝術靈感。報告還非常具體地提出要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開辟地方戲曲頻道專欄。山東是戲曲大省,但還不能算戲曲強省,有了這樣的大舞臺,我們就能變強。
“實施文化消費補貼計劃和國民文化消費卡工程”;“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辦好山東社科論壇和齊魯大講壇”;“辦好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一個個具體目標,全是實打實的“干貨”。目標越具體,越容易落實,也越有壓力。這傳達著一個明晰信號:未來五年,山東文化發展主要指標要居全國前列,要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文化中心,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具體做起,從小處入手。
品牌影響力
與文化軟實力
文化強省,必是文化產業強省;提高“文化軟實力”,必有“品牌影響力”來支撐。
過去5年,齊魯文化在國內外的影響進一步擴大。這說明,越來越強大的文化市場主體,已經初步顯示出獨特的影響力。
“大眾報業集團抱定一個信念:一心一意干報業,風吹浪打不動搖。做強報紙品牌,才能提升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傅紹萬代表說。大眾日報作為集團旗艦,突破行業、扎根地市,2011年發行量達41萬份,居全國省級黨報前兩位;集團七年八摘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桂冠,被業界譽為“大眾報業現象”。集團子報齊魯晚報和半島都市報發行量分別躍居世界日報發行量百強排行榜第22位和第48位。近年來,集團運用市場手段與地市報合作,使山東報業市場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開啟了從競爭到競合、從拼資源到打品牌、從搶市場到控制市場的報業發展新階段。2005年至2011年,集團總資產、凈資產、主營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5.2%、19.1%、13.8%,利潤年均增長40.4%。2009年提前一年實現“挺進全國報業八強”三年目標;2010年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6位,總收入、利潤分別躍居第4位和第3位。如今,大眾報業又凝神聚力,奔向“雙百四強”目標,即資產、收入雙過百億元,挺進全國報業四強。
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劉長允代表說,文化大繁榮,最主要的是內容上的繁榮,也就是有創作,有品牌。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經濟價值與精神價值的雙重凝聚。文化產品為消費者提供精神食糧,文化品牌的基礎是做精內容,內容為王,以此鑄造品牌的核心價值。近年來,“魯劇”始終扎根齊魯文化,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眾藝術的通俗相結合,叫座又叫好。繼《闖關東》之后,陸續推出了電視劇《沂蒙》、《南下》、《生死線》、《北方有佳人》、《鋼鐵年代》、《我們的八十年代》,電影《沂蒙六姐妹》、《上學路上》,動漫《孔子》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受到全國廣大觀眾的喜愛,成為山東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在去年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選中,我省榮獲10項大獎,其中《沂蒙》、《我們的八十年代》兩部作品榮獲長篇電視劇一等獎。5月29日,我省傾力打造的又一部“魯劇”力作《知青》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開播。
山東出版集團改革不斷深入,上市籌備工作全面展開。他們堅持優化戰略、品牌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魯版圖書在“走出去”中邁出新步伐,版權輸出數量較往年有很大增長,《笑貓日記》實現了英、法、德等多語種的輸出;《孔子之路》實現了與外方的合作出版;明天出版社的圖畫書《團圓》登上美國《紐約時報》公布的2011年度“最佳兒童圖畫書”排行榜,這是中國內地首部入選該排行榜的本土原創圖畫書。
青島市的張玉代表說:作為品牌之都,青島工業品牌之路取得過巨大的成功,海爾、海信、雙星、澳柯瑪、青島啤酒等“五朵金花”,為青島市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一輪文化改革發展的浪潮中,青島完全有能力打造文化產業的“五朵金花”,打造在全國叫得響的文化企業品牌,從而為青島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危機感與緊迫感
激發文化繁榮發展活力,必須推進文化改革創新。改革是大勢所趨,早改比晚改好,大改比小改好,實質上改比形式上改好,早改早受益,大改大變化,真改真見效。
山東新聞出版局局長宿華代表說,深化非時政類報刊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按照要求,確保6月底前完成任務。改革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各改革主體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確保改革和發展任務順利完成。在積極推進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改制的同時,堅持把轉企改制與整合報刊資源、優化報刊結構結合起來,加強報刊資源整合,組建有關報刊出版傳媒集團。除了推動已改制的新聞出版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外,新聞出版企業股改上市也是深化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
報告對發揮齊魯文化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專門論述。如何提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濟寧市委書記馬平昌代表說,報告指出,努力打造“孔子故鄉,中國山東”文化品牌,濟寧責無旁貸。今年濟寧市決定實施文化建設“突破曲阜”戰略,明確提出力爭到2017年實現曲阜地方文化產業總值突破150億元,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20%以上,將曲阜市建設成為濟寧市文化產業核心區、山東省文化產業新高地、全國文化產業一流示范區。面對任務目標,我們有著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魯國“故都”在發力,齊國“故都”又如何?臨淄區委書記畢榮青代表說,齊文化的開放包容理念一直是我們發展的靈魂。文以形賦,文化的魅力,需有載體來傳承和體現。我們圍繞建設文化強區這一目標,開發齊文化資源,形成了“尋根祭祖”、“足球起源地”兩大齊文化品牌;規劃建設了齊文化生態產業園,高標準啟動建設了齊文化博物院,齊文化生態風景旅游區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4A級旅游風景區。今后,我們將突出區域特色,以齊文化博物院為龍頭,帶動建設一批彰顯齊文化特色的產業項目,加快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
代表談文化,滔滔不絕。山東省旅游局局長于沖代表談的是“好客山東”文化旅游品牌的放大效應,萊蕪市委副書記林殿玲代表談的是萊蕪梆子《兒行千里》的成功運作,煙臺市文廣新局局長徐明代表談的是煙臺“文化民生”,濰坊市文廣新局局長孫俐君代表談的是“文化濰坊”、臨朐縣委書記顧建華代表談的是文化乃興縣之魂……
你追我趕,形勢逼人。“不進”不行,“慢進”也不行!我們期待著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步伐邁得更快些,期待著齊魯文化大品牌放射出獨特的光芒。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