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釣人士釣魚島插中國國旗
2012-08-16 15:12:00 我要評論
韓娜 來源: 北京晨報[提要] 據船員早前表示,在釣魚島計劃做4件事,包括插旗、唱國歌、放置中國制電視機和收音機接收中國廣播及拆日本燈塔。1978年 日本軍國主義陰魂轉世的“日本青年社”登上釣魚島設置導航燈塔,日本政府出動巡邏艇和軍用飛機對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我國漁民進行監視。
釣魚島大事記
1372年 中國明代冊封使開始把釣魚島作為出使琉球海上必經之路的標志。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并非“無主地”。
1879年 中國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就琉球歸屬談判時,中日雙方仍確認,琉球是由36島組成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釣魚島等島嶼。
1895年 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
1900年 日本開始改稱釣魚島列島為“尖閣群島”。
1943年 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將所竊取于中國的包括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
1945年 《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就意味著日本將臺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
1951年 日本同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沖繩交由美國托管。
1967年 聯合國宣布釣魚島附近可能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后,日方單方面采取行動,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隨后擅自毀掉標明這些島嶼屬于中國的標記,更換屬于日本沖繩縣的界碑,并給釣魚島列島的8個島嶼規定了日文名稱。
1971年 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交給日本。同年1月起,在美華人留學生2500人,在聯合國總部前舉行“保釣”示威,迅速波及全球各地華人和臺灣、香港、內地,形成了波瀾壯闊的全球華人“保釣運動”。美政府聲明移交給日方的并非釣魚島主權,只是“行政管理權”。
1978年 日本軍國主義陰魂轉世的“日本青年社”登上釣魚島設置導航燈塔,日本政府出動巡邏艇和軍用飛機對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我國漁民進行監視。
1979年 日本政府用巡視船將人員和器材運到釣魚島,在島上修建了臨時直升機機場,并派出調查團和測量船在該島進行活動。
1989年 日本出動炮艇驅逐臺灣漁民,遭全球華人抗議。
1990年 日本“海上保安廳”宣布承認“日本青年社”設置的燈塔為“正式航標”,引發全球華人“保釣”高潮,中國政府正式向日本提出抗議,燈塔申請案再次遭擱置。
2010年9月7日 日方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15名漁民和漁船,并將船長扣押至9月24日。
2012年3月3日 中國公布釣魚島標準名稱為“釣魚島”,漢語拼音為“Di o y D o”,位置描述為“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其他70個釣魚島附屬島嶼的標準名稱、漢語拼音和位置描述同時公布。
2012年7月27日 針對日本首相稱必要時將考慮在釣魚島動用自衛隊的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已對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極不負責任的言論”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不滿”。據新華社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