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斌:考驗面前,選擇黨性
2012-05-11 13:47:00 李廣君 徐同宣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入伍干什么,進步靠什么,走后留什么?”這是李斌思想匯報的焦點議題,當帶著諸多疑問到部隊采訪李斌和他的戰友后,記者越發感到李斌似一本書,令人掩卷而深思,他對理想信念、黨性覺悟的堅守,他對本職崗位、軍旅事業的摯愛,可以引發更深的思考、引領更堅定的行動。
考驗面前,選擇黨性
--解讀濟空某場站轉業待安置干部李斌堅守黨性覺悟
李廣君 徐同宣
“入伍干什么,進步靠什么,走后留什么?”這是李斌思想匯報的焦點議題,當帶著諸多疑問到部隊采訪李斌和他的戰友后,記者越發感到李斌似一本書,令人掩卷而深思,他對理想信念、黨性覺悟的堅守,他對本職崗位、軍旅事業的摯愛,可以引發更深的思考、引領更堅定的行動。
“李斌事跡”緣何催人淚下?
3月22日,李斌給全場站官兵講了一課。這既是主題教育活動中的一堂大課,更是場站領導有意安排的一場事跡報告會。
因為是自己的平常事兒,李斌照著簡要提綱,圍繞激情、責任、支持、感恩等4個方面,講得很樸實,也很動情。一如大家的議論,李斌事跡很真實,真實得每個人身上都似有他的影子,每個人的身邊都有李斌這樣的兵。于是坐在主席臺上的幾位場站領導的眼睛濕潤了,坐在臺下的不少官兵眼淚流了出來。
4月5日下午,記者采訪李斌時,特地帶了一份首長批示的復印件。李斌看得非常認真,沒有言語,強忍的眼淚還是掛上面頰。除此之外,據說李斌已經流過多次淚了。
李斌淚濕青衫可以理解,“李斌事跡”又為何催人淚下?
詩人艾青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也有人說,事業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可以找到很多,身處逆境時不感恩的借口只需一個。
誰都能理解面臨重大考驗仍懷感恩之心的李斌在這一段時間、這一刻的心情。因為從當兵那天起,每個人都開始面臨進退走留。但面對轉業的組織決定時,李斌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他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特別是黨性覺悟,著實令人敬仰,也可能令有的人汗顏。
眼淚當有多重解讀,而不僅僅是感動。正如該場站警衛連指導員李啟超說:“在被感動的同時,也激發了我內心深處對‘忠誠’的追求和自我的反省。”
或許在這一刻,每一個人不僅僅是念及將來自己也要脫下這身軍裝,聯想到自己在外場艱辛的保障經歷,感同身受像李斌那樣盡獲家庭支持卻都始終虧欠,而是更多地是以李斌事跡為鏡,在審視自我、考問內心、校正偏差。
這一刻并非悲情,卻可以讓人更加堅定地前行。
“李斌群體”何以成為脊梁?
“李斌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背后有著優秀的群體、光榮的集體。”無論是師領導還是團站領導、基層官兵,不少同志都這樣告訴記者。
濟空航空兵某師是中央軍委確定的首批重點建設部隊,“突擊隊、敢亮劍、拼刺刀、戰必勝”4種團隊戰斗精神影響和激勵了一代代官兵,師屬某團飛行一大隊是空軍授予榮譽稱號的“模范強擊機大隊”;師屬該場站是空軍少有的同時保障兩個團的場站,飛行保障優質場次率連年100%。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師裝備部原部長孫寶禮是該師老典型,被譽為“不辱使命,有所作為”的新型裝備領導干部,一直是官兵學習的榜樣。
該場站政委李貽國反復告訴記者,他們場站還有許多像李斌這樣優秀的同志。場站四站連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2次,在一茬茬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曾連續15年被上級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李政委說,正是有著這些聽黨話、跟黨走的優秀官兵和戰斗集體,李斌指揮外場飛行保障才游刃有余,同時,在李斌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李斌式的官兵”也在不斷成長。
同一營區的某團政委王建偉證實說,他們非常了解李斌,也感謝李斌,飛行團同樣有許多“李斌”,正是優秀的“李斌群體”一直在無怨無悔地托舉戰鷹。除了“模范強擊機大隊”優秀飛行員群體,該團機務一中隊機械師馮崇勇連續20多年扎根機務崗位,安全保障飛行1500多小時,4次被師評為“機務保障能手”。
李斌,如同他的名字,普通。
李斌式的官兵,如同李斌,普遍。
正如一位空軍領導讀了李斌的思想匯報后批示道:“我為他講黨性、顧大局的思想境界深深感動著,也為空軍有大批像他這樣的好干部深深自豪著。”正因為有著大批像李斌這樣的好干部、好戰士,人民空軍聽令沖天的戰鷹才能越飛越高遠。
“李斌現象”折射何種光芒?
一篇思想匯報引發超常反響,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這就是“李斌現象”的魅力所在。
在開展向李斌同志學習的活動中,該場站黨委結合幾大教育活動,先后組織基層官兵、連以上主官、待轉業干部召開3個座談會,常委會還專題研究學習討論交流,以幫助官兵準確理解精神內涵。4月4日傍晚,清明節小長假收假例行集會,場站全體官兵又集中學習了各級領導的批示精神。
師政委釋君光的解讀有著更深的意蘊,他說關注“李斌現象”能夠引發思考、觸及內心、確立導向,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李斌這樣的干部身上所體現的黨性覺悟、職責使命和道德風范,需要李斌這樣的黨員身上所體現的崇高理想、寬闊胸懷、良好心態和優秀品格。他認為,這是“李斌現象”所折射的最耀眼的光芒。
4月6日晚9時30分許,皓月當空,記者來到外場時,正進行跨晝夜訓練的某團一架強擊機返場著陸后,再次出動準備忙而不亂,頭頂恰有戰機掠過夜空。白天另一個團已經完成既定課目訓練,兩團一站的保障模式就是這樣連軸轉地考驗人。提起如此或尋常或別樣的飛行保障,通信營教導員王開勛說得很動情:“我們這些還有機會在部隊工作的同志,更應盡情地燃燒青春、釋放激情、揮灑汗水,為團隊建設添一把柴、加一把力,在藍天上實現理想。”
這是清明節小長假后兩個團的第一個飛行日,也是18年來第一次除了休假或外出執行任務沒有李斌指揮保障的場次。李斌已經翻開人生嶄新一頁,拿著對講機滿場跑的此刻也換成了新人,若再有不同,每名參訓人員內心都正映照著更加燦爛的理想光芒。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解讀李斌:考驗面前,選擇黨性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