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國家擔心中國強大其實是擔心我們發展速度太慢
2012-03-06 11:38:00 楊潔篪 來源: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我要評論
[提要] 中國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我們致力于深化同亞洲國家的互利合作,當前我們同亞洲國家關系的發展態勢是好的,充滿著各種積極的因素。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3月6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由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我國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系”問題答記者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楊外長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們也注意到,從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領導人密集互訪、互動頻繁。同時有人認為,一些周邊國家同中國圍繞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爭議在升溫。還有一些國家對中國國力和外交姿態的擔憂也在升溫。請問楊外長,您如何評價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國將如何處理和解決同一些周邊國家存在的爭議?謝謝。
[楊潔篪]看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我認為應該看發展的大趨勢,這種關系發展的根本趨勢是好的。
中國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我們致力于深化同亞洲國家的互利合作,當前我們同亞洲國家關系的發展態勢是好的,充滿著各種積極的因素。
一是高層交往“密”。去年中國和絕大多數的亞洲國家都進行了高層的互訪,以東盟國家為例,我們跟東盟國家的高層次的訪問就超過了50多起。這些高層交往對于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友誼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二是雙方利益的融合“深”。你剛才講到,有些周邊國家擔心中國的國力強大,我覺得他們是擔心中國的發展速度太慢。我最近訪問了一些亞洲國家,他們希望中國經濟保持現在的這種良好狀態,能夠進一步發展,這有利于雙方的經貿合作和其他領域的互利合作,造福于兩國人民,何樂而不為?
這個世界是一個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著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沒有喇叭,但是我始終認為數字比喇叭重要。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周邊大多數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我們同亞洲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一萬億美元,我們在亞洲地區的投資近200億美元,在科技、金融、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相互協作“多”。我們同亞洲國家在處理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推進區域的合作、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抗擊大自然災害等方面攜手努力、共同合作。
四是人文交流“親”。去年我們同許多亞洲國家都舉辦了友好年,特別是今年進行了青年大聯歡,見證了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