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玉:最美的國家電網(wǎng)人
2012-02-28 15:16:00 來源: 大眾網(wǎng) 我要評論
[提要] 她就是山東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職工呂明玉,1991年進入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20多年的耳濡目染,受對社會有責任、對員工有關愛的企業(yè)文化熏陶,潛移默化,養(yǎng)成了她工作積極、心底善良、有主見的品格,親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心眼好”,干部職工對她的評價是“又能干,心眼又好”。
“我的付出能換來一條鮮活的生命和一個家庭的團圓,值得!如果這次我不捐,我想以后一輩子我都會心里不安。”
呂明玉:最美的國家電網(wǎng)人
——記山東省首例、全國第26例二次捐獻干細胞者呂明玉

文登市委書記王亮親切看望呂明玉

省紅十字會為病床上的呂明玉頒發(fā)榮譽獎章。

醫(yī)生在為呂明玉做淋巴性干細胞懸液采集

進采集室前呂明玉一家人在一起,5歲的孩子茸茸聽到媽媽要近手術室很不高興

幸福的一家

呂明玉工作照.JPG

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魔術表演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電網(wǎng)女工。
她,一名從來不敢看注射針頭的女人,卻在8年前就開始參加無償獻血。
她,一名5歲女兒的母親,用愛心為一個33歲的陌生生命奏響了生命續(xù)曲。
她就是山東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職工呂明玉,1991年進入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20多年的耳濡目染,受對社會有責任、對員工有關愛的企業(yè)文化熏陶,潛移默化,養(yǎng)成了她工作積極、心底善良、有主見的品格,親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心眼好”,干部職工對她的評價是“又能干,心眼又好”。社會各界評價她是“豪爽、勇敢、善良”的膠東妹子。她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優(yōu)秀員工、集團公司縣供電企業(yè)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集團公司創(chuàng)先爭優(yōu)金牌個人、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文登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文登市十大博愛之星、文登市十大杰出青年、文登市三八紅旗手和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勤奮好學,崗位顯優(yōu)秀
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這是呂明玉常說的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991年6月,呂明玉進入了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職工藝術團,練舞的辛苦是眾所周知的。對于非舞蹈專業(yè)畢業(yè)的呂明玉來說,所要承受的艱辛更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為了一個不起眼的動作,她要付出別人數(shù)倍的努力。別人休息時她在練習,到了吃飯的時間,她仍在一次次地壓腿、下腰……就是疼得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她也會咬牙堅持下來。為了達到最佳表現(xiàn)效果,她經(jīng)常是下班后一個人留在舞蹈房,獨自對著鏡子一遍遍揣摩著舞蹈中的每個動作、每個眼神,思考著藝術內涵與形體表現(xiàn)的完美統(tǒng)一。
正是憑著這股百折不撓的韌勁和拼勁,呂明玉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便彌補了練舞晚、骨頭硬、感覺差等一系列“先天不足”,她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演出任務,努力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舞蹈作品,在電力系統(tǒng)文藝圈子里小有名氣,連年被評為優(yōu)秀演員。也由此師從山東省雜技團的魔術師學習魔術,并獲得了中國雜技藝術家協(xié)會舉辦的魔術邀請賽優(yōu)秀獎。
2001年,因訓練受傷,她被迫離開心愛的舞臺,轉崗到文登熱電廠從事行政和女工管理工作。到了新的工作崗位,她利用業(yè)余時間,努力學習業(yè)務知識,很快勝任本職工作,提起她練習打字速度一事,同事們豎起拇指由衷欽佩。因工作需要,她曾做過文案工作,但當時的她還不會打字,為了快速地適應崗位要求,她抱著打字機不分黑白地練習,僅一周時間,就能熟練地盲打,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一個月后的文職人員技能比武中,她拿了第四名。從沒有任何基礎到“盲打高手”,呂明玉憑借一股韌勁,很快把工作干得得心應手。
與此同時,文登熱電廠的女工工作在她的帶領下,也搞的有聲有色,文登熱電廠被評為威海市計生工作先進單位,她本人被評為威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
2009年,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鮮艷的黨旗,莊嚴的誓詞,燃起她更高人生的希望和追求,責任和使命為呂明玉的人生揚起了新的風帆。
有情有意,感恩并回報
在單位,呂明玉不僅是領導心中的業(yè)務骨干,還是同事們公認的熱心人、貼心人、知恩圖報和積極向上的人。
在藝術團期間,外出演出,別的女演員包里大都塞滿化妝品和小吃,而她的包里卻總裝著一些常用應急藥品。哪個姐妹演出時受了傷寒,誰在舞臺上腿腳扭傷,她都會及時送去關愛。大家都說她像一杯溫開水,總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傳遞著溫暖,無論熟悉還是陌生。
有一年冬天,電業(yè)職工藝術團參加文登市春節(jié)文藝晚會節(jié)目錄制。寒冬臘月,盡管后場開著暖氣,但因為只穿著一件薄紗舞蹈服,演員們還是感覺格外的冷。一起參加演出的一位叫小藝的小姑娘,因為受不了冷而低聲抽泣。呂明玉發(fā)現(xiàn)后,趕緊把孩子摟在自己懷里,幫小藝搓搓小手,低聲安慰她。當發(fā)現(xiàn)搓手也緩解不了孩子的寒冷時,她又急忙撩開衣襟把小藝冰涼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用體溫為她暖手,直到孩子的小手暖和過來。這件事,深深打動了年僅8歲的小姑娘,她將這一幕寫進了自己的成長日記里。
呂明玉出色的表現(xiàn)不僅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贊賞,也引起了國內專業(yè)院團的關注。某軍區(qū)藝術團曾多次找到呂明玉,開出優(yōu)厚的條件想“挖走”她,這對同行姐妹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但她卻一次次婉言謝絕。她說,我是電業(yè)職工藝術團的演員,是文登電業(yè)培養(yǎng)了我,我不能做背信棄義的事情,做人要知恩圖報!
無論是親人還是同事,了解她的人都說她是一個充滿愛心又堅強執(zhí)著的人。有一次單位組織集中志愿獻血,打針注射從不敢看針頭的她踴躍報名獻血。她滿懷信心和期待一大早就來到單位準備獻血。但獻血的過程是她沒有想象到的,由于人多和采血的嚴格程序,等到呂明玉獻血時已接近中午。因為獻血當天不能喝水吃早飯,加上天氣炎熱,瘦削的呂明玉在抽到第180毫升血時暈了過去。抽血的護士拍著她的臉,試圖以“威脅” 喚醒她:“再堅持一會兒!沒抽滿200毫升這袋血就作廢啦!你就拿不到獻血證了!”她迷迷糊糊地開著玩笑說:“抽吧,不礙事,我很勇敢”,堅持著完成了200毫升的獻血量。看到殷紅的血漿盛滿采血袋,她自豪地笑了。
就是這樣一個見了針頭都害怕,獻血還暈的她,在2010年5月,公司組織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報名活動,呂明玉又踴躍帶頭,和60多位工友一起成為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她的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130多萬例入庫血樣之一。
愛心無限,兩次做義捐
不顧個人安危、連續(xù)捐髓救人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呂明玉身上很正常,因為她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心地善良、言出必行、勇敢堅強、善始善終的女人!這是公司員工的共識。
今年1月14日,中華骨髓庫為呂明玉完成了血液高分析配對試驗,并與蘇州一名患白血病女子初配成功。3月15日,最終確定她的造血干細胞樣本與患者完全吻合。“接到文登市紅十字會的通知電話,感覺就像中了大獎,配對成功的幾率那么低,沒想到我這么快就等到了捐獻的機會。”呂明玉說。自從她成為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并一直盼望能與急需患者配對成功。當時,呂明玉的父母并不贊同她的做法,但在呂明玉的一再堅持和勸說下,父母最終還是同意了。
2011年4月12日,呂明玉來到山東省立醫(yī)院,捐獻了110毫升造血干細胞,并植入了蘇州白血病患者的體內。呂明玉說,直到現(xiàn)在她還不知道對方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子,只聽說受捐者比她還要年輕。
“明玉,有人在網(wǎng)上找你。”今年9月下旬的一天,呂明玉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呂明玉按照朋友說的網(wǎng)址找的了發(fā)在某全國性親自網(wǎng)站上的帖子,帖子很簡單:“找文登熱電廠的呂明玉。”“求求呂明玉來救救我。”發(fā)帖的是蘇州那位患白血病的女子。
“就是要求再捐獻也要走紅十字會的正常程序,怎能在網(wǎng)上給呂姐施加壓力,如同呂姐不愿意捐獻一樣。”同事小倪氣憤地說,其他同事也替呂明玉鳴不平,這時,呂明玉笑了笑說,“患者為了救命,也可以理解。”
9月29日,呂明玉正式接到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稱受捐者病情出現(xiàn)反復、免疫力急降,急需輸入淋巴細胞挽救生命。
相比于第一次的果斷,這次呂明玉經(jīng)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呂明玉說,初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時,由于她的身體對動員劑反應比較強烈,所以一想到那種渾身酸痛無力的感覺,心里還是有些膽怯。而且不知道二次捐獻會對身體有怎樣的影響,長輩也不同意,所以她也拿不定主意。
幾天后,她毅然作出決定,同意捐獻。“我的付出能換來一條鮮活的生命和一個家庭的團圓,值得!如果這次我不捐,我想以后一輩子我都會心里不安。”在呂明玉的一再勸說下,雙親及丈夫最終同意了她的決定。
10月27日,在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舉行的一場短暫而隆重的歡送儀式后,呂明玉在丈夫劉忠威、女兒劉曉茸,以及同事、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踏上了二次赴濟的行程。
28日,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緊張采集,醫(yī)生從呂明玉的8000毫升血液中分離出64毫升淋巴細胞混懸液,用冰袋裝好,放入運輸箱。于當日13時23分,裝滿“愛心”的恒溫箱踏上南下的行程,并于當晚8時,注入患者體內。呂明玉因此成為山東省“二次捐獻”第一人、全國第26人。
愛心接力,做宣傳大使
2011年7月份,作為第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代表的呂明玉,參加了全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聚會,來了近50人,占了山東省全部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三分之一。
“大家都長著很普通的、放到人群里看不出特別的臉,我們根本不是什么特別的人,捐了骨髓也不會有什么改變,就是為了心里踏實。”呂明玉在聚會上感觸地說。
最讓呂明玉受鼓舞的,還是她二次捐獻后一個月,威海市就有了第二位二次捐獻骨髓干細胞的志愿者。
王慧勝是一名31歲的體育老師,因為兩次捐獻間隔不到四個月,是否要再次捐獻讓他猶豫不決,他就通過紅十字會找到了呂明玉。呂明玉在電話里告訴對方,“我現(xiàn)在恢復得很好,一切都很健康,你別擔心。你要不放心,我就去找你,給你‘現(xiàn)身說法’!”
2011年12月5日,是王慧勝回到文登家中休養(yǎng)的第二天,呂明玉早早買上鮮花和營養(yǎng)品前去探望,兌現(xiàn)她的“探望之約”。
2011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做好電網(wǎng)員工呂明玉事跡的宣傳。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jīng)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各級主流媒體對呂明玉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集中深入采訪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看到媒體報道后,“全國道德模范”威海市民楊正權深有感觸地說:“呂明玉的高尚品質和堅毅頑強精神使我震撼,我要以她為榜樣,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