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獻計“找水解渴”
2011-02-12 14:17: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半島都市報
旱情成兩會熱議話題 代表委員獻計"找水解渴"
去冬今春,山東部分地區遭受了嚴重的干旱,廣大農村地區人畜飲水困難,這些都讓參加山東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心急如焚。2月10日,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代表委員特別是來自基層的代表和委員們,紛紛準備提交建議,希望能為山東“解渴”。記者發現,代表委員們有的建議多打井防患于未然,有的建議提倡農業節水灌溉,還有的建議向黃河大海要水……
省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 慕建民
多打深井以備不時之需
省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慕建民在來濟南的前兩天,還去嶗山區內的茶園、果園看了看。今年嶗山區旱情嚴重,水源臨近干涸,雖然年前就已解決了農民的吃水、果農的灌溉問題,但茶農面臨無水澆灌的現狀依然讓他有些著急。
慕建民說,自2010年9月以來,嶗山區連續140天無有效降雨 ,超過了有水文記錄資料以來的最高紀錄,區內水源蓄水嚴重不足。
目前,我們已開始為漢河、返嶺、長嶺、黃山、雕龍嘴等5個社區5194名群眾送水。預計到2月底,全區將有10個社區需要送水,到3月底,全區將有13個社區需要送水,到6月底,集中供水區域的供水缺口將達到530萬立方米,非集中供水區域的供水缺口將超過50萬立方米。”慕建民告訴記者,如果旱情持續,預計將造成茶園、果園減產10%~30%。
慕建民說,經過制定應急送水預案、實行限時供水、及時實施送水、推進工程提水、打深水井等五項措施后,居民的飲用水、果農的灌溉問題已經基本得到緩解。
慕建民告訴記者,嶗山區部分果農原本為了節約用水而集體打的深井在旱災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他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農民事前多打一些深井以備不時之需。
省政協委員、濟寧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 李克學
可及時換種耐旱農作物
11日,記者注意到,干旱也成為來自濟寧的代表委員們談論的焦點。對于全省的旱情,省政協委員、濟寧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民建濟寧市委副主委李克學一直非常關注,他告訴記者,濟寧是農業大市,干旱對濟寧的影響非常大,部分地塊甚至瀕臨絕產,因此抗旱成了濟寧市目前的重要工作,“之前溫總理也專程來濟寧視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在來省兩會之前市委還專門召開了大會,傳達了抗旱的精神,安排了下一步的抗旱工作。”
李克學告訴記者,現在濟寧市都投入到了抗旱的工作中,農業部門深入生產一線,其他部門也都全力配合,“具體到了每種作物、每塊地如何應對干旱,比如這塊地里的小麥長不成,就趕緊換成耐旱的作物如馬鈴薯等。”
省政協委員、濟南市政協常委 鄧相超
提倡節水灌溉應對缺水
“現在全省干旱,看看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浪費的確很心疼。”對于干旱的問題,省政協委員、濟南市政協常委鄧相超非常關注,還專門提交了“大力提倡農業節水灌溉,全面應對自然災害”的提案,鄧相超告訴記者,山東省地處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09%,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畝均水資源占有量都不足全國平均數的1/6,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山東經濟發展的“瓶頸”,“發展節水灌溉是解決山東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徑。”
鄧相超建議,盡快制定節水灌溉規劃,根據各地區經濟、水資源、土壤、作物種植等具體條件,選擇適當的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規劃,切忌盲目引進、盲目搞不適合當地推廣的“樣板工程”。
省政協委員、民進青島市委副主委 趙高潮
可以向黃河大海“求援”
“山東已經至少120天沒有下大雨了,意味著4個月不見雨水。小麥的減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及時做好應對小麥減產的準備。”對于山東省的旱情,省政協委員、民進青島市委副主委趙高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告訴記者,山東省近 20年來沒有興建大型水利設施,這也讓此次旱情造成的影響加重,“黃河從山東入海,我們完全可以將黃河利用起來,應對旱情。將河床加深,在河床上建起一段段阻隔,攔截一些水,利用這種分段儲水的方式就可以在黃河枯水期的時候存下大量的淡水,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趙高潮還表示,發展海水淡化也是解決干旱的一個很好的辦法,“青島在15年后如果每天淡化海水生產能力達不到30萬噸,就有缺水的危險。”
代表委員們的呼聲很大,每一條想法和建議也很實在,那么干旱地區廣大群眾的用水問題有沒有長遠的解決方案?對此,省人大代表姜豐壽告訴記者,作為一位農民出身的民營企業家,他非常關心目前的旱災。
他建議,應召集農業廳、水利廳等眾多部門作專題研究,制定一個解決山東百姓人畜飲水的規劃,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山東干旱、農村飲水難的問題。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