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六優勢 榮成欲變“中國海洋漁業硅谷”
2011-02-14 10:58:00 作者:韋國騫 來源:大眾網
榮成市市長侯世超接受記者采訪
大眾網濟南2月13日訊(記者 韋國騫) 榮成市,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也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深藍區。今天上午,在山東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威海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上,記者采訪到榮成市市長侯世超,“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先行區,榮成很有優勢,也大有作為。”侯世超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榮成將重點培育現代漁業、生物技術產業、修造船產業、濱海旅游業、現代物流業、新能源產業六大新興產業,將榮成打造成“中國海洋漁業硅谷”,助推藍色發展。
“我個人認為,藍色經濟應該是與海洋有關的一切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新石化等海洋新興產業。為此榮成將搶抓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利用新興產業優勢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先行區。”侯世超認為,深入到縣市這一級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問題也就具體化了。他告訴記者,榮成稱得上是漁業經濟大市,但稱不上是海洋經濟強市。借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大好機遇,榮成可以再創輝煌。
侯世超告訴記者,榮成將在“十二五”期間重點培育六大藍色產業,力促榮成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明顯提高,繼續在全省縣域保持領先。他向記者具體介紹了這六大產業。
一是提升現代漁業,打造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抓好資源修復和種質資源保護,大力發展名優養殖的同時,加快推進總投資8億元的金槍魚圍網、運輸、加工一條龍生產,培育建設總投資1.2億元的斐濟遠洋漁業基地,把榮成打造成為“中國海洋漁業硅谷”。
二是提升食品加工及生物技術產業,打造全國最大的海洋食品產業集群。據介紹,目前榮成全市擁有大型捕撈漁船6700多艘,遠洋漁船200多艘,水產品產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縣級第一,其中海帶產量約占全國50%,海參、鮑魚分別占山東省的20%和12%,擁有食品加工企業600多家,年加工和經營上岸水產品500多萬噸,“榮成是全國最大的冷凍調理食品、海藻食品、水產罐頭食品生產加工基地,我們將按照‘大企業創牌、小企業貼牌’的思路,計劃投資40億元,著力抓好一批大型食品加工和生物提取項目,實現年內食品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侯世超說。
三是提升修造船及零部件產業,打造鄰近公海最便利的國際修造船基地。“榮成近海自然水深、岸線、腹地等條件非常適宜發展船舶工業,現已形成了五大造船板塊,造船能力達到300萬載重噸。”侯世超告訴記者,榮成計劃投資86億元,重點抓好大型客滾船、重吊船規模化生產和大型郵輪、海洋工程裝備開發,以及7個大型干船塢建設,年內榮成全市造船產量可以達到全省1/3以上,承修船舶360艘以上。四是提升濱海旅游業,打造半島極地特色的濱海養生休閑旅游目的地。他介紹說,榮成山海相依,海洋文化底蘊深厚,生態保護完好,擁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4A級景區,山海自然景觀遍布千里海疆,是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現依托建設“榮成好運角旅游區”,計劃投資40億元,加大旅游精品工程建設,推動旅游業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由陸地觀光型向海上游樂型轉變,爭取實現全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800萬人次。
五是提升現代物流業,打造全國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侯世超認為,榮成有兩個國家一類開放港口、60多艘海洋運輸船舶、100多萬噸冷藏庫容能力,發揮這方面優勢,榮成將建設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做活海上“大通道”文章,加快建設國家級冷鏈物流基地,實現全年集散上岸水產品突破600萬噸。六是提升新型能源和石化產業,打造半島東端最大的新型能源輸出地。他告訴記者,榮成將重點實施總投資1103億元的石島灣核電、大唐潮流能發電等示范工程建設,爭取啟動總投資145億元的鏌铘島1000萬噸天然氣接收站、100萬立方米成品油儲備庫項目,以及相關配套項目建設,打造示范工程與配套項目協調推進的新能源產業體系。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