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用好機遇
2011-02-14 09:01:00 作者:孫秀嶺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作為山東人感到很自豪”,“現在的機遇太好了”,“感受到了國家戰略的廣告效應”……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與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代表委員談感受、謀對策,喜形于色。省領導在參加審議討論時指出,這兩個國家戰略,是山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機遇;在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抓住機遇,用好機遇,這個機遇才具有機遇的意義,如果我們抓不住機遇,用不好機遇,這個機遇就沒有什么意義。幾句話,樸素而深刻,發人深思
機遇,是一種有利的條件和環境。對一個地方來說,機遇并不常有,機遇來之不易,但機遇只是一個“外因”,創造了一種可能性,能否由可能變為現實,根本還在內因,在于抓住機遇的雙手。“藍黃”兩個國家戰略,為山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有利條件。有了好機遇并不表明發展成果必定如期而至。如果看不清自身的短板和問題,看不到變化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難免會盲目樂觀,缺乏緊迫感;如果只盯著機遇帶來的好處,缺乏腳踏實地的作風和真抓實干的精神,不免將“坐失良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機遇,從不會給無所作為的人帶來奇跡,用好機遇才算抓住機遇,用不好機遇不叫抓住機遇。
機遇與責任,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機遇越大,責任越重。多年來,如何實現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如何科學發展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發展,這些都是工業化進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國家把“藍黃”兩個戰略交給山東,不僅是對山東已有基礎條件和人才資源等優勢的認可,更是對山東人民的殷切期望。開發黃河三角洲,肩負著創造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重任;發展藍色經濟,需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書寫好海洋開發的山東樣本,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做好示范、探索新路。“藍黃”兩個國家戰略,不僅是重大的歷史機遇,更是更為重大的責任。只有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只爭朝夕、拼搏進取,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機遇,從不會屬于因循守舊者。歷史經驗表明,沒有創新創造,就抓不住機遇,用不好機遇。發展藍色經濟,絕非只是“靠海吃海”,海是海、陸是陸,各自為戰,談不上陸海統籌;重項目輕生態,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如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藍黃”兩個戰略,既然肩負著“示范”職責,就必然有許多新的課題需要面對,有很多陌生領域需要探究,可以說,幾乎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改革創新的推動。創新,是“藍黃”的天然氣質。實施“藍黃”兩個戰略,不能抱著老觀念不放,更不能過去怎么干現在還怎么干,或者把老做法貼上新標簽,而應以更為廣闊的視野,強化戰略思維,打破傳統觀念和常規做法,在工作思路、目標設計、工作方法、考核機制等方面全面創新,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在探索創新中找到破解難題的“鑰匙”。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推進工作,使兩個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施,讓“藍黃”美好愿景落地生根。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