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民間投資需破"兩門" 民間資本變民間投資
2011-02-17 08:04:00 作者:吳允波 來源:大眾日報
“據財政部公布的數字,目前國有資產總規模是11萬億元,而目前全國民間資本達12萬億元;我省2009年民間投資達14735億元,占我省全社會投資比重的77%。”
2月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省政協常委、省工商聯副主席劉冠鳳首先講了這樣兩組數字。他說:“通過這兩組數字,我們可以看出,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集聚了大量民間資本。如果民間投資活躍起來,民間資本運用效率會進一步提高,就相當于拓寬了社會財富的源泉。”
“那么,如何將龐大的民間資本活化為民間投資?首先要分析目前民間投資有哪些‘瓶頸’。”劉冠鳳對此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民間投資主要障礙是“兩門”。所謂“兩門”,就是指民間投資在產業準入方面的“玻璃門”、“彈簧門”。具體地說,“玻璃門”是指受種種軟性限制和人為因素制約,民營資本明明可以進入卻不得不止步于門口;“彈簧門”是指民營資本要費很大勁才能推開,但稍有“犯規”,便會被彈出門外。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和我省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破除“兩門”有政策上的支持。“目前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可以說空前好,這對于民間投資是一個重要機遇。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不加大政策落實的力度,好政策不一定能夠產生預期效果。”劉冠鳳建議,激活民間投資,首當其沖就是落實政策、破除“兩門”。
劉冠鳳說,由于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從政府相關部門到民間服務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都不夠,需要形成扶持民營經濟的合力。比如,對經過科學論證、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民間投資項目,在用地、規劃等方面應予以大力支持;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組織的職能作用,主動地為民間投資者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務。再者,急需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把民間資本通過金融工具變成民間投資等等。
“民間資本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我們不能讓這筆財富‘雪藏’,應該將這筆財富激活,讓這筆財富為國計民生服務。”劉冠鳳說,激發民間投資,就等于為民眾拓寬了財富的源泉,為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增加了驅動力。
更多新聞
- 在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 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三次會議
- 文化:使命重責任大“支柱性產業”如何立起來
- 激活民間投資需破"兩門" 民間資本變民間投資
- 辦好民生實事加強社會建設用財政"杠桿"擴就業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