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代表共解就業難:支持微小企業或能緩解
2011-03-03 21:19: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就業者技能培訓欠缺、大學畢業生吃苦能力下降以及民營企業經營壓力過大可能是問題誘因,而在資金、土地等方面對微小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可能會有效緩解“就業難”現狀。
“兩報一網”直播室(1)
委員代表共解就業難題:支持微小企業或能緩解“就業難”

王乃靜、于曉玉、張金嶺討論“用工荒”和“就業難”矛盾問題。

王乃靜認為支持小微企業有利于緩解“就業難”問題。

于曉玉談應對“用工荒”。
“用工荒”和“就業難”的矛盾源自勞動力技能培訓不足
張金嶺:今年春節以后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現象突出,和這個現象并存的是大學生就業難,于總負責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有沒有感覺到招工難的壓力?
于曉玉:的確感覺到招工難,現在去農村招工也有困難。因為有些地區有對農村人口在當地就業的優惠政策,使有些人出來打工賺的錢跟在當地工作差不多。
張金嶺:“用工荒”和“就業難”這兩種現象并存表面上是矛盾的。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每年都要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大量的勞動力,這種現象將會長期存在,這怎么理解?
王乃靜:很多人都說企業招工難,因為現在中國的豐富廉價的人力資源紅利快吃光了,劉易斯拐點就要到了。所謂劉易斯拐點是指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劉易斯認為在勞動力市場上存在一個二元市場,一個是城市勞動力市場,一個是農村勞動力市場。在工業化過程中,經濟起飛,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企業用低工資招了很多農村勞動力,我們稱“農民工”。而農村勞動力市場消耗殆盡時,企業就需要大幅提高工資才能吸引新勞動力。
我們通過前段時間對中小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招不到人的關鍵不是無人可招,而是招不到合適的人。為什么會這樣?一是我們欠缺對勞動力的就業培訓。隨著我們社會的進步,簡單勞動變成了復雜勞動,這就需要技能培訓。二是大學生的培養問題。現在大學還是培養學術型人才,四年的本科是想把學生培養成專家。而大部分本科畢業后需要就業,這就出現了教育的錯位。
于曉玉:我是感覺是,現在有些孩子讀完大學甚至更高的學歷出來,都想找一個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工資待遇比較好的工作。甚至有些寧愿啃老也不愿意找勞動型的產業。年輕人不愿吃苦受累可能是招工難的原因。
張金嶺:企業想招技術的工人招不來,體現了勞動力市場存在的一種結構性問題。有人說農民工這個群體技能都很差,您覺得政府針對農民工群體應該鋪點什么路?
王乃靜:對農民工這個群體,應該專門支出一些財政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現在低端勞動力市場也是要技能的。還要讓他們對城市有歸屬感,就是需要進行戶籍改革,讓他們的孩子有地方上學,讓他們家人有地方住,起碼能夠維持正常生活需要。
圍繞資金、土地等經濟要素支持微小企業或能緩解“就業難”
張金嶺:怎樣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的難題?
王乃靜:民營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他的勞動力成本增加可能導致無利潤,這時老板可能關閉企業,造成失業人員增多。而通過對小微企業的支持,能緩解就業問題。我們在山東調研過,微小企業的稅收在整個山東省財政里也就占了六七個億,而山東省每年有幾千億的財政收入。進一步減免他們的稅負,能讓企業老板有富余給工人增加福利。
具體來說,支持辦法有三個。一個就是勞動力培訓;二是資金支持。今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貸款適度從緊。在從緊的情況下,怎么對小微企業進行金融支持是很重要的事。現在山東省工行、山東省農行、民生銀行等都在和我們簽戰略性合作協議。我希望各銀行拿出不同的、有特色的金融產品來服務小微企業;三是土地支持。過去我們是以GDP為導向的經濟增長,就會盯著大項目,所以土地很多都給了大項目。而現在觀應該轉變觀念。有些土地可以給小微企業集群做產業園,既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良性發展,又解決小微企業用地問題。
劉寶才

更多新聞
- 委員代表共解就業難:支持微小企業或能緩解
- 趙家軍:建立保障體系才能解決看病問題
- 姜健代表:新農合應盡快上升至法律層面
-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東代表團成立
- 常德傳:個稅起征點上調利于促進社會公平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