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不愁賣雞難,養殖協會呼之欲出
2011-09-19 23:00: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提要] 今天上午,搬完了小麥,喂過了山羊,一路下來記者又跟隨著西里村的李建興書記來到了距離西李村1公里遠的養雞大戶李富來的家里。隨行的李書記告訴記者,因為這兩天肉雞的收購價跌了不少,這幾天一直為賣雞的事發愁。
大棚里的燈光很昏暗,溫度也比外面高了三四度。
在雞棚里走了4分多鐘,記者仍然沒有走到雞棚的另一頭。
經過兩個多月的生長,棚里的一萬只雞如今都已長成。
大眾網記者“走基層”系列報道
養雞不愁賣雞難,養殖協會呼之欲出
時間:9月19日 地點:五李社區西李村 大眾網記者:馬鑫 趙乾
今天上午,搬完了小麥,喂過了山羊,一路下來記者又跟隨著西里村的李建興書記來到了距離西李村1公里遠的養雞大戶李富來的家里。隨行的李書記告訴記者,因為這兩天肉雞的收購價跌了不少,這幾天一直為賣雞的事發愁。
一萬只肉雞等出欄 低價愁壞養雞戶
在李富來的帶領下記者鉆進了他家的雞棚,棚里的燈光很暗,雞欄里的雞如今都已經長成,雖然棚里的通風措施做得不錯,但是濃烈的雞糞味還是熏得人直頭疼,可能是因為到了喂食的時間,看到有人進來棚里的雞就一起咕咕的叫了起來。
記者跟著李富來沿著過道在棚里走了將近4分鐘也沒走到另一頭。李富來對記者說,自己養雞已經兩年了,這個雞棚有140多米長,春天的時候里面最多能養上一萬五千只雞,現在棚里的雞大概有個一萬只。
雞都長成了,為甚么還不趕緊賣?一提到這李富來就皺起眉頭,他對記者說前幾天還沒下雨的時候,肉雞的收購價是每斤五塊一,當時覺著價格有點低,自己想等著過幾天價格漲一漲再出手,誰知這幾天雨一停,價格就立馬跌到了四塊六,賣不上價格不說,現在連養雞的成本都掙不回來了。
“這幾天價格一天比一天低,平均一天就少賣5000塊錢。”李富來掰著指頭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幾天價格跌了個5毛錢,一只肉雞大概3斤沉,相比下雨前這一萬只雞就少賣15000塊錢。在交談中李富來對記者說,因為害怕價格還會下跌,自己正愁著明天是否要把雞都賣了,但是自己真的很不甘心。
小規模散養將改變 規模化養殖將形成
村委會主任李建興告訴記者,全村有20個這樣的雞棚,十幾戶人家專職養雞,因為個體養雞投入很大,他們的經營模式都是一樣的:經銷商給養雞戶提供雞苗、雞飼料和扎針防疫,這些環節都是經銷商出資,而雞長大之后,也只能由經銷商聯系廠家進行銷售。“雖然這樣養殖戶很省事,但是整個是被經銷商控制的,經銷商給他們報價。”無法與購買肉雞的廠家直接聯系,而被處在中間的經銷商控制銷路,這讓養殖戶處在了很被動的局勢,也損失了很大的利益。
如果各自為戰的養殖戶們能夠統一管理,與收購肉雞的廠家直接聯系,就能減少中間環節,不被經銷商控制,養殖戶的利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記者了解到,五李社區旁邊的蘆坊社區就有這樣一個成功案例:蘆坊社區的雞鴨養殖戶們成立了一個養殖協會,他們統一與外界的扒雞廠等廠家聯系,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銷路便更加寬廣,聯合起來的養殖戶們不再勢單力薄,他們的利益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形成規模便易于銷售,五李社區本身就有這方面的成功案例:五李社區的西葫蘆種植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在五李社區的南李村,成立了南李蔬菜批發市場,五李社區產的西葫蘆等蔬菜都運到這里集中向外銷售,銷路遠至河北、天津和北京。
村主任李建興告訴記者,村支部也正在著手建立這樣一個養殖協會,爭取從明年起,能把村里的養殖戶都聯合起來,統一肉雞的生長期,待銷售時形成規模,聯合銷售,不再受經銷商的控制。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