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濰坊人民廣播:探訪海南黎族風情
2011-12-17 18:46:00 施曉亮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黨旗漫卷中國紅 大眾網 海南 黎族 資源 民族風情
[提要] 9號的時候,我去了海南,海南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南保亭,我主要是看了一下黎族的傳統竹木樂器。保亭縣現在有一座風光秀麗的仙嶺,由此產生相當優美的民間文化也是薪火相傳下來。這里的黎族人民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傳統器樂豐富豐富,源遠流長。
[提要] 9號的時候,我去了海南,海南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南保亭,我主要是看了一下黎族的傳統竹木樂器。保亭縣現在有一座風光秀麗的仙嶺,由此產生相當優美的民間文化也是薪火相傳下來。這里的黎族人民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傳統器樂豐富豐富,源遠流長。
主持人:聽眾朋友您好,歡迎您收聽這個時段的整點新聞,請聽前方特約記者施曉亮為您發回的最新報道。
施曉亮: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施曉亮,“走進56個民族家庭”十年回訪采訪團隊因為汽車維修的原因困守南寧,而由大眾報業集團大眾網的年輕記者劉國棟只身飛赴海南區采訪椰樹下的黎族。現在就請劉國棟記者向大家連線報道他的所見所聞。
劉國棟: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采訪活動的隨隊記者劉國棟。9號的時候,我去了海南,海南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南保亭,我主要是看了一下黎族的傳統竹木樂器。保亭縣現在有一座風光秀麗的仙嶺,由此產生相當優美的民間文化也是薪火相傳下來。這里的黎族人民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傳統器樂豐富豐富,源遠流長。
傳統的樂器主要是黎族傳統的竹木器樂,因為黎族是生活在海南島,海南島的森林資源是非常豐富,大多數都是一些竹木,所以他們的樂器就地取材。黎族的傳統樂器有八種,獨木鼓、叮咚木、鼻簫、口弓、哩咧、拜、灼吧,還有一種叫嗶噠。當然我最主要的是欣賞一下他們的鼻簫還有叮咚木,鼻簫說起來非常有趣,它是像我們內地洞簫一樣的,但是它在內地是用嘴巴來吹,但是在海南黎族是用鼻子來吹。這種鼻簫是帶有三個口,吹奏的時候是把鼻簫放在鼻孔前,通過鼻孔發出的氣息來鼓動鼻簫發出聲音,但是也是非常優美。鼻簫在黎族主要是少男少女用來追求愛情時使用的樂器,在清朝就有一段記錄是這樣的,“男女如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集野間,一男彈口琴”,就是現在的口弓,“女弄鼻簫,交唱黎歌”通過男子彈口弓,女子吹奏鼻簫,通過這種形式來談情說愛。
施曉亮:劉國棟從海南飛回南寧歸隊之后,我們繼續趕往下一個民族所在的福建省漳州市的華安縣,那里生活著高山族。有關高山族的報道,我們將會在采訪之后繼續與您連線報道。
主持人:好,聽眾朋友,本次整點的內容就是這些,下一個整點再會。
施曉亮: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施曉亮,“走進56個民族家庭”十年回訪采訪團隊因為汽車維修的原因困守南寧,而由大眾報業集團大眾網的年輕記者劉國棟只身飛赴海南區采訪椰樹下的黎族。現在就請劉國棟記者向大家連線報道他的所見所聞。
劉國棟: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采訪活動的隨隊記者劉國棟。9號的時候,我去了海南,海南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南保亭,我主要是看了一下黎族的傳統竹木樂器。保亭縣現在有一座風光秀麗的仙嶺,由此產生相當優美的民間文化也是薪火相傳下來。這里的黎族人民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傳統器樂豐富豐富,源遠流長。
傳統的樂器主要是黎族傳統的竹木器樂,因為黎族是生活在海南島,海南島的森林資源是非常豐富,大多數都是一些竹木,所以他們的樂器就地取材。黎族的傳統樂器有八種,獨木鼓、叮咚木、鼻簫、口弓、哩咧、拜、灼吧,還有一種叫嗶噠。當然我最主要的是欣賞一下他們的鼻簫還有叮咚木,鼻簫說起來非常有趣,它是像我們內地洞簫一樣的,但是它在內地是用嘴巴來吹,但是在海南黎族是用鼻子來吹。這種鼻簫是帶有三個口,吹奏的時候是把鼻簫放在鼻孔前,通過鼻孔發出的氣息來鼓動鼻簫發出聲音,但是也是非常優美。鼻簫在黎族主要是少男少女用來追求愛情時使用的樂器,在清朝就有一段記錄是這樣的,“男女如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集野間,一男彈口琴”,就是現在的口弓,“女弄鼻簫,交唱黎歌”通過男子彈口弓,女子吹奏鼻簫,通過這種形式來談情說愛。
施曉亮:劉國棟從海南飛回南寧歸隊之后,我們繼續趕往下一個民族所在的福建省漳州市的華安縣,那里生活著高山族。有關高山族的報道,我們將會在采訪之后繼續與您連線報道。
主持人:好,聽眾朋友,本次整點的內容就是這些,下一個整點再會。
魏鵬

更多新聞
- 12月16日濰坊人民廣播:高山族朋友贊黨的好政策
- 12月15日濰坊人民廣播:抵達福建采訪高山族
- 12月13日濰坊人民廣播: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
- 12月12日濟南經濟廣播:用檳榔當聘禮的黎族
- 12月12日濰坊人民廣播:小記者感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相關閱讀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