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濟南經濟廣播:小記者采訪路上收獲多
2011-12-14 19:58: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提要] 說起這個禮物,其實不一定是具體的,所有沒見過的,這些經歷都是給我的一個禮物,但我現在說一些比較切實的。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當地的一個阿姨就送給我了一個長鼓的小模型,那個長鼓是他們民族特有的一種鼓,他們都有長鼓舞和象腳舞。
[提要] 說起這個禮物,其實不一定是具體的,所有沒見過的,這些經歷都是給我的一個禮物,但我現在說一些比較切實的。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當地的一個阿姨就送給我了一個長鼓的小模型,那個長鼓是他們民族特有的一種鼓,他們都有長鼓舞和象腳舞。
施曉亮: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剛才我聽說預告25號的攝影展,大家也不要對這個攝影展有什么過高的期望,因為現在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做出這么一個匆忙的攝影展,我想它的質量一定不是很高。我說的匆忙主要是有這么幾個困難,最主要的是我現在還在途中,而挑回去的照片是海量的,家里面的后期的編輯,他在面臨這些圖片的時候,我感覺到他們可能比我走還累面對這些圖片無從下手。因為這些圖片我看到之后,我就會想到,我明白每張圖片背后的故事,它拍攝的時候是一個什么情形,而他們面對這一大堆數萬張,一共300多G,近400G的海量的圖片,他們很難去挑出一套成系列的故事來,只能是從這個感官上看到哪個圖片稍微好看一些,視覺上稍微舒服一點,就這樣來挑的,所以他和我自個兒挑的圖片是有區別的,也不要緊,可以先讓大家直觀的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以后的書、畫冊可能由我自個兒來挑,稍微全面一點,做這樣一個解釋。
主持人男:相繼之后還會出書和畫冊?
施曉亮:對,現在已經有若干個出版社他們在約,因為感覺到盡管我們也算不上什么家,什么攝影家、作家,但是這一次經歷還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并不是能夠很容易親歷親為的,我只能是作為你們的眼睛和耳朵,作為你們的一個特派員,代替你們來看,然后和你們一塊來分享。
主持人女:那我們知道昨天下午你采訪了一個新的民族,我們今天也比較期待。
施曉亮:我大概先說一下,現在想說的東西也比較多,我頂多再說兩分鐘,這幾天的東西主要還是讓小記者瑩瑩來說,因為昨天沒有節目,就沒有連線,前天因為我們的車困守在南寧,也不能老待著,我們就去了下面的一個地方叫百色地區,就是百色起義的那個地方,一個地方叫平果縣,見證了他們的嘹歌。嘹歌是壯族的山歌中的另外一種形式,在以后有時間的情況下,我會把音頻發回去,可以在節目中插播,另外因為修車的原因,耽誤了接近十天了,那么行程受到一些影響,在海南椰樹下的黎族,我就不能親自去了,在四天前派了隨隊的大眾網的記者小劉,他飛到海南代替我去,他自個兒一個人去采訪黎族,等他回來以后,也會把黎族的情況在以后的行程中,以后的行程是慢慢長旅,等到回來我和他交流一下,這十年來有什么變化,再向大家匯報。另外一個由于行程上的原因,還有另外三個民族我們沒有親歷,而由當地的兄弟媒體以及宣傳部代為采訪了,他們是香格里拉下面一個維西縣傈僳族,還有四川茂縣的羌族,以及湖北恩施的土家族,還有貴州遵義下面有一個務川縣仡佬族,這四個民族如果以后有時間,插空我會向大家來連線匯報。
前天在主持人和我女兒在通話的時候,問她你受到的第二個禮物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她問卡殼了,節目完了以后,她就說其實很多,每個民族都有很多收獲,現在就把電話交給她,讓她繼續來說完這個問題?赡苓@次節目都說不完,就讓她能說多少說多少。
施哲瑩:你好。
主持人男:今天來繼續分享一下你到了各民族的時候,收到的禮物。前兩天我們是說到了第一份禮物,那接下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印象比較深刻的禮物吧。
施哲瑩:說起這個禮物,其實不一定是具體的,所有沒見過的,這些經歷都是給我的一個禮物,但我現在說一些比較切實的。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當地的一個阿姨就送給我了一個長鼓的小模型,那個長鼓是他們民族特有的一種鼓,他們都有長鼓舞和象腳舞。說起朝鮮族其實有很多的說的就是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他們給我們表演的歌舞,他們的說話、跳舞都和韓劇里的一模一樣。說的也是和韓語一樣的話。
主持人男:你平時愛看韓劇嗎?
施哲瑩:一般。多少也看過。然后我們在非遺館里有一個傳承人,吹一種樂器,也是朝鮮族特有的一種樂器,就穿的那種白色的長袍,就和韓劇里的穿的一樣。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已經六七十歲了,但是上下班還都是穿輪滑上下班的。那個長鼓就在我們車上,整理車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看見的時候就會想起當時在朝鮮族的一些經歷,吃朝鮮的冷面、燒烤。
主持人女:我還看到你微博上還有你穿著他們的民族服裝的衣服。
施哲瑩:對。
主持人女:那是一段美好的經歷。
施哲瑩:再往后走就到了赫哲族,在同江市,是赫哲族本身就是魚皮部落,他們所有的穿戴、衣服、鞋子、帽子,吃的都和魚有關系,他們那里有一個江叫同江,是中國最北的一條公路就是同江公路。在江里面有很多的大馬哈魚,以前的時候大馬哈魚特別特別的多,五六十斤、七八十斤,都很多很多,當地也沒有什么棉花的,只有用魚皮做衣服,就是那么一件衣服需要五六十張大馬哈魚的魚皮才能做成一件衣服,他們的鞋子也是用魚皮做的,以前我們都認為魚皮是特別軟的,甚至就是一碰就破了。但是他們當地的人就和我們說其實魚皮的堅硬程度和柔韌度比牛皮還要還七八倍。他們冬天穿的鞋子比較薄,當地有三寶,是人參、貂皮和烏拉草,這個烏拉草就是他們冬天用來取暖的草,就是把草打的很軟很軟的,放在鞋里就和棉花一樣,特別特別的暖和,那么一雙鞋他們就可以穿好幾年。當時我去的時候,他們就送了一個小魚皮的掛件,也算是赫哲族的一個小禮物。
主持人男:這個掛件你戴過嗎?
施哲瑩:是掛在車上的那種。
主持人女:除了這個什么其他的民族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嗎?今天我們就總體來說你印象深刻的禮物無論是實際的還是你的收獲。
施哲瑩:在草原上那天我也說了,除了送了一件衣服之外,在鄂倫春和鄂溫克,草原上民族都會獻哈達,特別熱情好客,都會獻哈達,然后在達斡爾族的時候,那個姐姐不光給了一件他們民族的服裝,我們當時去了七個人,他們特別的細心,從城里給我們買的T恤,但是那種T恤是有他們的民族特點的,上面有馴鹿還有篝火,他們本來就是一個被稱為馴鹿的民族,這也是代表了他們民族的一些特點。然后在蒙古族的時候,我爸和他們說是拜了干兒子,就給了小錢包,一個紅色的,是皮的,上面有蒙古族的那種圖騰,里面也有錢,四五前年我也是去了這個蒙古族家庭玩,當時我們也是兩三家一塊去的臨走的時候也是給我們每人都包了一個紅包,其實這也是他們民族的一個習俗,也包含了他對客人的一種情感。
主持人女:說到現在我們大概都說的是一些比較實實在在的能夠看到的禮物,那你這一路上內心比較豐富的,不是看得到,摸得的到,精神層面的東西?
施哲瑩:然后到了保安族的時候,說到保安族大家都知道保安腰刀,中國的三大名刀之一,和戶撒刀、英吉沙刀并稱,當時除了買那個刀之外,他還送給我們一把保安腰刀。說起這個保安腰刀它的工藝是非常的復雜的,幾十層的鐵加鋼,然后不斷的打,燒紅了打,然后再把它折起來,然后再打,這樣刀上就會有自然形成的紋絡,特別的精美。到貴州的時候,正好趕上侗族和苗族過年,他們在過年的時候就會吹蘆笙、跳蘆笙舞,跳銅鼓舞。在貴州的時候就收到了一個叔叔送給我們的蘆笙的小模型,不過也能吹,特別的可愛。到西雙版納的時候,當地的老州長是被毛主席封為終身州長的那個老爺爺,特別德高望重,平常老百姓也會去看他,讓他給摸頂,然后在西雙版納那個傣族最高的禮節就是給你系一根紅繩或者是相當于那種金剛結,然后當時我們去老州長家的時候,他就給我們系了紅繩,然后還送了我兩根。
主持人女:我在微博上有注意到,你拍下來給我們看了。
施哲瑩:其實那老州長夫婦有一個干女兒,當時我們西雙版納的時候,她就陪我們去看了傣族的演出,但是那一天晚上她就給我了傣族潑水節用的銀碗。當時白天去傣族風情園的時候,也有傣族的那種旅游項目,每天有兩場潑水活動,而當時他們用的都是那種塑料盆,但是他們傳統潑水的話都是用銀碗和橄欖枝,如果比較親切的話,就直接用那種銀碗去潑,代表的是吉祥如意。
主持人男:他們潑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拿銀碗潑的。
主持人女:還有嗎?
施哲瑩:到昆明的時候,昆明一年四季都是鮮花盛開,當地的一個叔叔,當時我就快過生日了,他聽說了以后就給我們鮮花餅,他說你快過生日了,這也是我們當地的一種特產,也不給你買什么別的生日禮物了,就當是你的生日蛋糕吧。
主持人女:那個是可以吃的嗎?
施哲瑩:是可以吃的,是用鮮花做成的。
主持人男:這個味道是怎樣的?
施哲瑩:味道就和月餅差不多。
主持人男:里面餡很多?
施哲瑩:是。其實還有很多的民族,比如說拉祜族、基諾族、還有布朗族他們都是以茶為他們日常的收入,在拉祜族的時候,有一個阿姨種茶的,他們家就有很多的1000多年的古茶樹,樹上還有那種螃蟹腳什么的。在基諾山鄉還有布朗山鄉,還有老曼娥,就有一棵1800多年的古茶樹,就是因為這棵茶樹改變了世界上的人們,茶出印度的這個想法證明了茶是出自中國的,這個老曼娥的茶葉的價格也提高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是和老曼娥高昂價格的茶葉相比,在佤族他們也是種茶的,不過他們這個茶沒有推銷出去,也是他們自己種的茶,是生態茶,特別的便宜,是5塊錢一斤的,我們到這些種茶的民族,每一個民族也都會多多少少給我們一些茶,甚至到大益茶廠的時候,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制作工藝,之后他們也給了我們每人一個茶餅。
主持人男:可以說一路來,瑩瑩是收到了很多的禮物,光我們一期節目都有可能不夠分享的,不過,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到這里了,我們明天繼續連線。
施哲瑩:好的,再見。
主持人男:相繼之后還會出書和畫冊?
施曉亮:對,現在已經有若干個出版社他們在約,因為感覺到盡管我們也算不上什么家,什么攝影家、作家,但是這一次經歷還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并不是能夠很容易親歷親為的,我只能是作為你們的眼睛和耳朵,作為你們的一個特派員,代替你們來看,然后和你們一塊來分享。
主持人女:那我們知道昨天下午你采訪了一個新的民族,我們今天也比較期待。
施曉亮:我大概先說一下,現在想說的東西也比較多,我頂多再說兩分鐘,這幾天的東西主要還是讓小記者瑩瑩來說,因為昨天沒有節目,就沒有連線,前天因為我們的車困守在南寧,也不能老待著,我們就去了下面的一個地方叫百色地區,就是百色起義的那個地方,一個地方叫平果縣,見證了他們的嘹歌。嘹歌是壯族的山歌中的另外一種形式,在以后有時間的情況下,我會把音頻發回去,可以在節目中插播,另外因為修車的原因,耽誤了接近十天了,那么行程受到一些影響,在海南椰樹下的黎族,我就不能親自去了,在四天前派了隨隊的大眾網的記者小劉,他飛到海南代替我去,他自個兒一個人去采訪黎族,等他回來以后,也會把黎族的情況在以后的行程中,以后的行程是慢慢長旅,等到回來我和他交流一下,這十年來有什么變化,再向大家匯報。另外一個由于行程上的原因,還有另外三個民族我們沒有親歷,而由當地的兄弟媒體以及宣傳部代為采訪了,他們是香格里拉下面一個維西縣傈僳族,還有四川茂縣的羌族,以及湖北恩施的土家族,還有貴州遵義下面有一個務川縣仡佬族,這四個民族如果以后有時間,插空我會向大家來連線匯報。
前天在主持人和我女兒在通話的時候,問她你受到的第二個禮物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她問卡殼了,節目完了以后,她就說其實很多,每個民族都有很多收獲,現在就把電話交給她,讓她繼續來說完這個問題?赡苓@次節目都說不完,就讓她能說多少說多少。
施哲瑩:你好。
主持人男:今天來繼續分享一下你到了各民族的時候,收到的禮物。前兩天我們是說到了第一份禮物,那接下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印象比較深刻的禮物吧。
施哲瑩:說起這個禮物,其實不一定是具體的,所有沒見過的,這些經歷都是給我的一個禮物,但我現在說一些比較切實的。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當地的一個阿姨就送給我了一個長鼓的小模型,那個長鼓是他們民族特有的一種鼓,他們都有長鼓舞和象腳舞。說起朝鮮族其實有很多的說的就是我們到朝鮮族的時候,他們給我們表演的歌舞,他們的說話、跳舞都和韓劇里的一模一樣。說的也是和韓語一樣的話。
主持人男:你平時愛看韓劇嗎?
施哲瑩:一般。多少也看過。然后我們在非遺館里有一個傳承人,吹一種樂器,也是朝鮮族特有的一種樂器,就穿的那種白色的長袍,就和韓劇里的穿的一樣。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已經六七十歲了,但是上下班還都是穿輪滑上下班的。那個長鼓就在我們車上,整理車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看見的時候就會想起當時在朝鮮族的一些經歷,吃朝鮮的冷面、燒烤。
主持人女:我還看到你微博上還有你穿著他們的民族服裝的衣服。
施哲瑩:對。
主持人女:那是一段美好的經歷。
施哲瑩:再往后走就到了赫哲族,在同江市,是赫哲族本身就是魚皮部落,他們所有的穿戴、衣服、鞋子、帽子,吃的都和魚有關系,他們那里有一個江叫同江,是中國最北的一條公路就是同江公路。在江里面有很多的大馬哈魚,以前的時候大馬哈魚特別特別的多,五六十斤、七八十斤,都很多很多,當地也沒有什么棉花的,只有用魚皮做衣服,就是那么一件衣服需要五六十張大馬哈魚的魚皮才能做成一件衣服,他們的鞋子也是用魚皮做的,以前我們都認為魚皮是特別軟的,甚至就是一碰就破了。但是他們當地的人就和我們說其實魚皮的堅硬程度和柔韌度比牛皮還要還七八倍。他們冬天穿的鞋子比較薄,當地有三寶,是人參、貂皮和烏拉草,這個烏拉草就是他們冬天用來取暖的草,就是把草打的很軟很軟的,放在鞋里就和棉花一樣,特別特別的暖和,那么一雙鞋他們就可以穿好幾年。當時我去的時候,他們就送了一個小魚皮的掛件,也算是赫哲族的一個小禮物。
主持人男:這個掛件你戴過嗎?
施哲瑩:是掛在車上的那種。
主持人女:除了這個什么其他的民族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嗎?今天我們就總體來說你印象深刻的禮物無論是實際的還是你的收獲。
施哲瑩:在草原上那天我也說了,除了送了一件衣服之外,在鄂倫春和鄂溫克,草原上民族都會獻哈達,特別熱情好客,都會獻哈達,然后在達斡爾族的時候,那個姐姐不光給了一件他們民族的服裝,我們當時去了七個人,他們特別的細心,從城里給我們買的T恤,但是那種T恤是有他們的民族特點的,上面有馴鹿還有篝火,他們本來就是一個被稱為馴鹿的民族,這也是代表了他們民族的一些特點。然后在蒙古族的時候,我爸和他們說是拜了干兒子,就給了小錢包,一個紅色的,是皮的,上面有蒙古族的那種圖騰,里面也有錢,四五前年我也是去了這個蒙古族家庭玩,當時我們也是兩三家一塊去的臨走的時候也是給我們每人都包了一個紅包,其實這也是他們民族的一個習俗,也包含了他對客人的一種情感。
主持人女:說到現在我們大概都說的是一些比較實實在在的能夠看到的禮物,那你這一路上內心比較豐富的,不是看得到,摸得的到,精神層面的東西?
施哲瑩:然后到了保安族的時候,說到保安族大家都知道保安腰刀,中國的三大名刀之一,和戶撒刀、英吉沙刀并稱,當時除了買那個刀之外,他還送給我們一把保安腰刀。說起這個保安腰刀它的工藝是非常的復雜的,幾十層的鐵加鋼,然后不斷的打,燒紅了打,然后再把它折起來,然后再打,這樣刀上就會有自然形成的紋絡,特別的精美。到貴州的時候,正好趕上侗族和苗族過年,他們在過年的時候就會吹蘆笙、跳蘆笙舞,跳銅鼓舞。在貴州的時候就收到了一個叔叔送給我們的蘆笙的小模型,不過也能吹,特別的可愛。到西雙版納的時候,當地的老州長是被毛主席封為終身州長的那個老爺爺,特別德高望重,平常老百姓也會去看他,讓他給摸頂,然后在西雙版納那個傣族最高的禮節就是給你系一根紅繩或者是相當于那種金剛結,然后當時我們去老州長家的時候,他就給我們系了紅繩,然后還送了我兩根。
主持人女:我在微博上有注意到,你拍下來給我們看了。
施哲瑩:其實那老州長夫婦有一個干女兒,當時我們西雙版納的時候,她就陪我們去看了傣族的演出,但是那一天晚上她就給我了傣族潑水節用的銀碗。當時白天去傣族風情園的時候,也有傣族的那種旅游項目,每天有兩場潑水活動,而當時他們用的都是那種塑料盆,但是他們傳統潑水的話都是用銀碗和橄欖枝,如果比較親切的話,就直接用那種銀碗去潑,代表的是吉祥如意。
主持人男:他們潑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拿銀碗潑的。
主持人女:還有嗎?
施哲瑩:到昆明的時候,昆明一年四季都是鮮花盛開,當地的一個叔叔,當時我就快過生日了,他聽說了以后就給我們鮮花餅,他說你快過生日了,這也是我們當地的一種特產,也不給你買什么別的生日禮物了,就當是你的生日蛋糕吧。
主持人女:那個是可以吃的嗎?
施哲瑩:是可以吃的,是用鮮花做成的。
主持人男:這個味道是怎樣的?
施哲瑩:味道就和月餅差不多。
主持人男:里面餡很多?
施哲瑩:是。其實還有很多的民族,比如說拉祜族、基諾族、還有布朗族他們都是以茶為他們日常的收入,在拉祜族的時候,有一個阿姨種茶的,他們家就有很多的1000多年的古茶樹,樹上還有那種螃蟹腳什么的。在基諾山鄉還有布朗山鄉,還有老曼娥,就有一棵1800多年的古茶樹,就是因為這棵茶樹改變了世界上的人們,茶出印度的這個想法證明了茶是出自中國的,這個老曼娥的茶葉的價格也提高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是和老曼娥高昂價格的茶葉相比,在佤族他們也是種茶的,不過他們這個茶沒有推銷出去,也是他們自己種的茶,是生態茶,特別的便宜,是5塊錢一斤的,我們到這些種茶的民族,每一個民族也都會多多少少給我們一些茶,甚至到大益茶廠的時候,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制作工藝,之后他們也給了我們每人一個茶餅。
主持人男:可以說一路來,瑩瑩是收到了很多的禮物,光我們一期節目都有可能不夠分享的,不過,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到這里了,我們明天繼續連線。
施哲瑩:好的,再見。
馬震

更多新聞
- 12月12日濟南經濟廣播:用檳榔當聘禮的黎族
- 12月11日濟南經濟廣播:小記者采訪路上收獲多
- 12月10日濰坊人民廣播: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
- 12月10日濰坊廣播周末版:感受廣西少數民族風情
- 12月9日濟南經濟廣播:小記者回憶旅途的難忘瞬間
相關閱讀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