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借“海島經濟”支持藍色夢想
2011-05-06 09:01:00
韋國騫 來源: 大眾網 關鍵詞:
海島經濟 煙臺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提要]: 跳出“站在陸地看海洋”的發展慣性,煙臺將發展“海島經濟”融入蔚藍遠景的做法別具特色,讓當地島嶼有了轉型“海上桃源”的機會,也給盼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性發展的人們灑下無數浪漫。
[提要]: 跳出“站在陸地看海洋”的發展慣性,煙臺將發展“海島經濟”融入蔚藍遠景的做法別具特色,讓當地島嶼有了轉型“海上桃源”的機會,也給盼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性發展的人們灑下無數浪漫。
大眾網評論員 韋國騫
煙臺72座500平米以上的島嶼,是撒播在黃渤海上的璀璨明珠,也是支持煙臺人藍色夢想的新載體。
“那里藍天白云,椰林樹影,水清沙幼,是坐落在大海中的世外桃源……”提到海島,不免讓人想到麥兜這句描述馬爾代夫美麗景色的陽光獨白。海島這個詞,一直都和無數浪漫聯系在一起,如繁星散入大海的海島,令人產生無限遐想,而如何發展“海島經濟”,更是有無限的可能與期望。
如果你想去度假旅行,也許會心儀巴厘島、普吉島的美麗景致;如果研究過獨立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則不可繞開韓國濟州島、非洲毛里求斯創造的經濟發展奇跡。在世界范圍內,“海島經濟”的勃興并非偶然,而各有獨特的發展模式,爭奇斗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七個城市的發展進程中,煙臺提出的“以各具風情的海灣、星羅棋布的島嶼為依托,打造藍色經濟戰略支撐帶”無疑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其實,當煙臺的經濟發展駛入藍色時代,“海島經濟”步入上升通道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坐擁服務業發達的芝罘島、旅游資源豐富的養馬島、處于黃渤海中樞位置的長島等“海上明珠”,未開發無污染的綠色海島數量眾多……這些條件讓煙臺有了這樣的思考——“海島經濟”可以對藍色經濟起到獨特支撐作用,而海上度假勝地也不僅能出現在熱帶,北國一樣可以享用海島開發帶來的巨大優勢。
結合國內外“海島經濟”的發展經驗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特點,筆者認為,煙臺的“海島經濟”發展應尤其強調陸海統籌原則,且弱化海島對當地GDP的直接提升作用。
陸海統籌,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精髓,這包括內陸城市帶與沿海經濟區域之間的互補協調發展,而對于“海島經濟”來說,陸海統籌的好不好,更直接決定了一個海島的前景。不同于陸上基建的是,海島上用于碼頭、住宅、商業和漁業項目建設的材料全都是由陸地運過去的,各類工程受氣候和地形影響巨大,島上三通一平費用昂貴;而在發展過程中,旅游類海島受氣候和季節影響很強,浙江有些海島在整個嚴冬迎不來一個游客,刮強風的時候不要說登島,出海都困難。這些困難解決不好,很容易使“海島經濟”成為“孤島經濟”,所以不論是游客客源還是基礎物資,“海島經濟”更需要陸地經濟的支持。
具體來說,陸海統籌可以盤活“海島經濟”。陸地可以給予其政策層面上的通活,如果海島成為自由貿易區的話,就可以比陸地很多地區和城市有更多政策上的自由。再就是交通上的通活,海島交通是海島開發第一制約因素。要做到物流通暢、人流便利,島嶼可采取海上輪渡、架橋、海底隧道等方法和本土連接起來。其實盡管架一座橋費用昂貴,但其既可用于交通運輸,也可作為一個景點。
煙臺的海島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弱化其對當地GDP的直接提升作用。筆者認為,島嶼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地理上較孤立,發展空間狹小,且海島環境比較脆弱,所以不易大力發展經濟,在這么小的面積上要產生大量的GDP是不可能的。在海島產業選擇上,應引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而因為運輸高成本,可以把再生資源當成經濟發展中的重點。海島本身雖不能迅速大幅度的提升地方GDP,但一個綠色環保、景色迷人、知名度高的“海上桃源”完全能在較大地理范圍中產生輻射效應,吸引大量優質物資流、資金流和游客流到當地,給當地經濟發展的升級帶來機會。
跳出“站在陸地看海洋”的發展慣性,煙臺將發展“海島經濟”融入蔚藍遠景的做法別具特色,讓當地島嶼有了轉型“海上桃源”的機會,也給盼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性發展的人們灑下無數浪漫。
煙臺72座500平米以上的島嶼,是撒播在黃渤海上的璀璨明珠,也是支持煙臺人藍色夢想的新載體。
“那里藍天白云,椰林樹影,水清沙幼,是坐落在大海中的世外桃源……”提到海島,不免讓人想到麥兜這句描述馬爾代夫美麗景色的陽光獨白。海島這個詞,一直都和無數浪漫聯系在一起,如繁星散入大海的海島,令人產生無限遐想,而如何發展“海島經濟”,更是有無限的可能與期望。
如果你想去度假旅行,也許會心儀巴厘島、普吉島的美麗景致;如果研究過獨立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則不可繞開韓國濟州島、非洲毛里求斯創造的經濟發展奇跡。在世界范圍內,“海島經濟”的勃興并非偶然,而各有獨特的發展模式,爭奇斗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七個城市的發展進程中,煙臺提出的“以各具風情的海灣、星羅棋布的島嶼為依托,打造藍色經濟戰略支撐帶”無疑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其實,當煙臺的經濟發展駛入藍色時代,“海島經濟”步入上升通道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坐擁服務業發達的芝罘島、旅游資源豐富的養馬島、處于黃渤海中樞位置的長島等“海上明珠”,未開發無污染的綠色海島數量眾多……這些條件讓煙臺有了這樣的思考——“海島經濟”可以對藍色經濟起到獨特支撐作用,而海上度假勝地也不僅能出現在熱帶,北國一樣可以享用海島開發帶來的巨大優勢。
結合國內外“海島經濟”的發展經驗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特點,筆者認為,煙臺的“海島經濟”發展應尤其強調陸海統籌原則,且弱化海島對當地GDP的直接提升作用。
陸海統籌,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精髓,這包括內陸城市帶與沿海經濟區域之間的互補協調發展,而對于“海島經濟”來說,陸海統籌的好不好,更直接決定了一個海島的前景。不同于陸上基建的是,海島上用于碼頭、住宅、商業和漁業項目建設的材料全都是由陸地運過去的,各類工程受氣候和地形影響巨大,島上三通一平費用昂貴;而在發展過程中,旅游類海島受氣候和季節影響很強,浙江有些海島在整個嚴冬迎不來一個游客,刮強風的時候不要說登島,出海都困難。這些困難解決不好,很容易使“海島經濟”成為“孤島經濟”,所以不論是游客客源還是基礎物資,“海島經濟”更需要陸地經濟的支持。
具體來說,陸海統籌可以盤活“海島經濟”。陸地可以給予其政策層面上的通活,如果海島成為自由貿易區的話,就可以比陸地很多地區和城市有更多政策上的自由。再就是交通上的通活,海島交通是海島開發第一制約因素。要做到物流通暢、人流便利,島嶼可采取海上輪渡、架橋、海底隧道等方法和本土連接起來。其實盡管架一座橋費用昂貴,但其既可用于交通運輸,也可作為一個景點。
煙臺的海島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弱化其對當地GDP的直接提升作用。筆者認為,島嶼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地理上較孤立,發展空間狹小,且海島環境比較脆弱,所以不易大力發展經濟,在這么小的面積上要產生大量的GDP是不可能的。在海島產業選擇上,應引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而因為運輸高成本,可以把再生資源當成經濟發展中的重點。海島本身雖不能迅速大幅度的提升地方GDP,但一個綠色環保、景色迷人、知名度高的“海上桃源”完全能在較大地理范圍中產生輻射效應,吸引大量優質物資流、資金流和游客流到當地,給當地經濟發展的升級帶來機會。
跳出“站在陸地看海洋”的發展慣性,煙臺將發展“海島經濟”融入蔚藍遠景的做法別具特色,讓當地島嶼有了轉型“海上桃源”的機會,也給盼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性發展的人們灑下無數浪漫。
高娜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