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就是濟南軍區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王延輝。他用生命演繹了一位軍旅文藝工作者璀璨的絕唱。“那一刻,他完全沉醉于《團結就是力量》的音符中。那一瞬,他的背影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里。”王延輝生前戰友描述著他犧牲在舞臺上的壯美一幕。
文藝老兵王延輝
王延輝為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指揮大合唱(施文標提供)
《沂蒙兒女》中的梁三喜形象
《光照千秋》中的戚繼光形象
大眾網濟南6月11日訊(記者 吳哲)2009年12月5日21時15分,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大禮堂,慶祝建院50周年文藝晚會正在演出中。晚會漸近尾聲,他的指揮手勢還沒來得及收回,突然身軀微晃兩下,砰然倒地。此時,一簇簇舞臺煙花相繼綻放,宛如獻給他年僅55歲生命的謝幕禮贊。
他就是濟南軍區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王延輝。他用生命演繹了一位軍旅文藝工作者璀璨的絕唱。
戰友回憶難忘一幕
“那一刻,他完全沉醉于《團結就是力量》的音符中。那一瞬,他的背影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里。”王延輝生前戰友描述著他犧牲在舞臺上的壯美一幕。
2009年12月5日,西安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院慶晚會的最后一個節目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把整場晚會推向高潮。
雄渾激越的樂曲聲中,王延輝時而舞動雙臂,打著鏗鏘有力的節拍;時而扯開喉嚨,喊著抑揚頓挫的號子。情感的波濤全力撞擊著眾人的心扉,涌動的激情伴隨著音符的律動盡情揮灑,全場觀眾被一種巨大的力量凝聚著、感染著……
兩曲作罷,樂曲漸近尾聲,4位主持人踏著音樂的節拍走上舞臺,用甜美的聲音傳達著晚會行將結束的消息。而此時,只見他用盡全身氣力收住最后一個音符,手臂凝固在最后的指揮姿勢,身體直立后傾,轟然倒在了舞臺上,再也沒有起來。就在這時,舞臺邊沿的一簇簇煙花噴涌綻放,七彩的紙片灑滿了整個舞臺。
王延輝的戰友告訴記者,他平時不止一次說過這樣的話:“戰士的最高榮耀是倒在報效國家的戰場上,演員的最高境界是倒在為兵服務的舞臺上”,他用這種方式走完自己的人生,對于我們是巨大的悲慟,但是對于王延輝來說,應該是最完美、最動人的謝幕吧。
他對工作“過分”嚴苛
“他對工作極端的認真和較勁。”凡是接觸過王延輝的人們,都有如此深刻印象。
1978年,前衛話劇團從基層挑選專業骨干時,選中了王延輝。報到不久,團里排練大型歌劇《沂蒙兒女》,導演看到王延輝能演、能唱的舞臺表演水平,讓他飾演“男一號”梁三喜。
“排演的三個月時間里,王延輝每天早上準時到我家來練聲,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我說這樣可以了,但是他還是不滿意,王延輝那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為了表演好這個角色,我拼了!” 前衛文工團的作曲家李唯說起生前的好兄弟,真是“又愛又恨”,正因為他的這股刻苦勁兒,梁三喜的角色表現得非常成功。
2001年夏天,王延輝在大型話劇《光照千秋》扮演主要人物戚繼光。開始,劇組準備的排練道具鎧甲是紙殼的、劍是竹片的……他認為這樣體現不出民族英雄的英勇氣概,堅決披戴真道具。那一身行頭足有20多公斤,每次走下臺,他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靴子都倒出汗水。后來,這臺話劇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贊揚。
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
說起王延輝對藝術的執著,他的學生武文頗有體會。武文扮演話劇《徐洪剛》的“男一號”時才23歲,因缺乏經驗,對人物的心理刻畫遲遲進入不了狀態。王延輝纏著武文嘮叨個不停,武文實在忍不住了,不耐煩地說:“差不多就行了,你想累死我啊!”讓武文沒有想到的是,下班后,一出排練場,王延輝又堵住了他,開口就說,剛才給你指出的地方還是不行啊。那一刻,武文被王延輝的真誠感動了,主動又回到了排練場。
當武文憑借話劇《徐洪剛》拿到全國表演類一等獎時,他興奮地告訴大家:“這些鮮花和掌聲應該送給我最敬愛的王老師。”
既能演“一號”,也能“跑龍套”,王延輝身上閃耀著一名文藝老兵的風范。3年前,民族交響音畫《長征》開始排練時,其中一名演員因故未到位,需要一名替補演員臨時上場。這時,王延輝主動要求擔任這一角色。每次走臺時,他都一絲不茍地配合,劇情銜接十分順暢,沒出任何紕漏。演員到位后,他又默默地站在臺下觀看排練,主動做一些幕后的劇務工作。
這些年,經王延輝培養和推薦的演員,不少人成了明星大腕,但他從不以此炫耀來抬高自己的身價。直到王延輝過世后,曾導演、主演電視劇《暗算》的柳云龍前來濟南祭奠時大家才知道,王延輝就是他的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