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西南地區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令當地糧食生產形勢不容樂觀,西南大旱不禁讓我們關注山東小麥生長是否也在“喊渴”。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去年秋天由于持續少雨,山東旱情曾一度緊張,農作物受旱面積超千萬畝,但受益于去冬今春降雪偏多,目前山東5300多萬畝小麥基本沒有旱情,對小麥返青和生長比較有利。
大眾網濟南3月24日訊(記者 馮煒程)當前我國西南地區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令當地糧食生產形勢不容樂觀,西南大旱不禁讓我們關注山東小麥生長是否也在“喊渴”。
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去年秋天由于持續少雨,山東旱情曾一度緊張,農作物受旱面積超千萬畝,但受益于去冬今春降雪偏多,目前山東5300多萬畝小麥基本沒有旱情,對小麥返青和生長比較有利。
受旱面積一度超千萬畝
據介紹,我省旱情從去年9月份開始出現,當時山東省有效降水偏少,氣溫持續偏高,農田失墑很快,旱情不斷加重。據統計,9月份至10月中旬期間,煙臺、青島、濰坊、威海等城市平均降水量分別僅在4.4—13毫米之間,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到500萬畝,干旱的主要影響是對小麥出苗非常不利。 之后,由于降水仍然偏少,旱情繼續蔓延,在10月底一度達到1200萬畝,主要分布在魯西南、魯西北和山東半島等地。
冬春雪多小麥無旱情
從11月初開始,山東有效降雨開始充足,到11月10日前后,農作物受旱面積迅速減少至百萬畝以下。之后,由于我省冬春降雪較往年偏多,農田墑情一直比較理想。
據山東省農業部門介紹,由于雨雪較多,截至目前,全省5342.8萬畝小麥苗情比較理想,一二類苗占八成以上,全省基本無旱情,墑情格外好,對小麥返青和生長比較有利。
為加強對小麥農技指導工作,山東農業部門已經啟動了萬名科技人員下鄉促春管活動。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省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有關專家為成員的8個領導小組,分赴全省17市開展技術指導。
趙永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