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發展海陸 煙臺謀劃藍色經濟區建設
2010-10-23 10:15: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煙臺市藍色經濟區建設工作會議在東山賓館召開。市領導孫永春、齊秀生、王秀臣、郝德軍、于愛軍,劉延林、向和平、李淑芹、王國群、蔡國華出席會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永春作重要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德軍主持會議。
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對全省區域發展方略的深化和升華,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各級要認真學習領會、準確理解把握。要充分認識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思想觀念的重大轉變、發展思路的重大創新,生產力布局的重大調整、發展環境的重大完善、改革開放的重大進展,深刻理解這一重大戰略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任務要求和深遠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堅定性,努力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實現新作為、攀登新高峰。要充分認識藍色經濟區建設給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把我市海岸線長、海域面積大,漁業、濱海旅游、海洋礦產、新興海洋產業等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藍色經濟的新突破把文明富庶新煙臺建設推向新階段。要充分認識我市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所應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積極作為,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搶占先機、走在前面。
孫永春指出,要重點圍繞深度開發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學開發海島、統籌發展海陸,創出新特色、走出新路子、實現新作為。在深度開發海洋方面,注重發揮海域廣闊、海底礦產資源富集、海中生物資源的優勢,傾力打造海洋新興產業;發揮港區水深域闊、海上交通便捷和面向日韓及東北亞經濟發達地區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鞏固已有優勢,突出精養、遠捕、深加工,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成果,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在高效利用海岸方面,堅持南北互動、東西拓展,突出搞好東起牟平峒嶺河入?、西至萊州膠萊河入海口的北部沿海產業帶和東起海陽桃源、西至萊陽呂家灘的南部沿海產業帶開發,全力推進臨港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業,高水平搞好海灣和灘涂開發。在科學開發海島方面,按照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新要求,把海島的開發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抓好72個500平方米以上島嶼的開發利用。尤其要重視長島縣32個島嶼、養馬島、崆峒島等面積較大,獨具特色島嶼的開發建設。在統籌利用海陸方面,堅持海陸基礎設施統籌建設、海陸產業統籌發展、海陸生產要素統籌配置,海陸統籌、一體推進,以科技為引領、岸線為紐帶、園區為支撐,堅持向內輻射,向外拓展,集中力量建設海洋休閑度假,海洋科教文化、港口物流、海洋裝備制造業、循環經濟型重化產業、海洋生物產業六大基地,打造藍色經濟隆起帶。
孫永春指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提出是對海洋經濟戰略的升華,需要用新的理念來引領、謀劃和推進。要積極推進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用創新的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區建設;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用開放的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區建設;堅持海洋、陸地整體謀劃,統籌海域、海岸帶、內陸腹地開發建設,統籌資源要素配置和生態環境整治,用統籌的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區建設;高度重視建設和弘揚海洋文化,廣泛樹立和鑄造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搏擊風浪的堅強意志、勇立潮頭的開拓理念、奔流不息的進取活力、同舟共濟的協作意識和百舸爭流的競爭精神,用文化的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區建設;把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緊密結合,用生態的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區建設。
孫永春強調,建設藍色經濟區領域廣闊、體系龐大、內容豐富,必須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學習研究,堅持規劃先行,扎實有效推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健全機構、充實力量,及時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實際問題,加強對藍色經濟的學習和研究,注重從戰略和全局上思考問題,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和創造性。抓緊制定出臺各項規劃,按照摸清底子、體現特色、搞好銜接的原則,堅持邊編制規劃邊推進實施,盡最大努力爭取時間、贏得主動。各職能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主動配合,扎實工作,為打造藍色經濟區提供有力保障;其他各個方面都要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找準位置,做出貢獻。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