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統籌,擁抱蔚藍,啟動山東發展新引擎
2010-10-22 06:54: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山東正以海陸統籌為基本理念,以藍色海洋帶動為主旋律,以高效、高端和生態為發展原則,走著一條全新的崛起道路。
海陸統籌,擁抱蔚藍,啟動山東發展新引擎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采訪考察思考一
大眾網評論員 韋國騫
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是解決當今世界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環境惡化三大難題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開發海洋資源,發展藍色經濟,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從國際上看,沿海各國紛紛調整本國海洋發展戰略,加大了對海洋的投入,展開了“藍色圈地運動”。從國內看,繼長三角、珠三角崛起后,以海洋經濟為標志的沿海開發新熱潮正遍布南北海疆。山東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擁有全國1/6的海岸線、50%以上的海洋科技人員,沿海港口吞吐量占全國的11%,海洋生產總值居全國第二位。可以說,在未來發展中,山東最大的優勢在海洋,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希望在海洋。
今天,在創造著經濟發展神話的中國東部,山東正以海陸統籌為基本理念,以藍色海洋帶動為主旋律,以高效、高端和生態為發展原則,走著一條全新的崛起道路。
其實,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國家已經確立了沿!拔鍌流域”的龍頭地位,珠江三角洲的龍頭是廣東、長江流域的核心是上海、牽引大西南的是廣西、環渤海地區的龍頭則是天津、以及東北三省以遼寧為首。隨著流域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個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而山東占全國1/6的綿長海岸線、70余處優良港灣、居全國前列的海洋產業規模,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都使得其有潛力成為一個新的區域龍頭。
去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省視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边@是對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理念的進一步提升,也為未來山東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對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視,站在歷史和時代的交匯點上,對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做出重大戰略部署。這是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總結以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山東區域發展方略的深化和升華。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長效發展,離不開海陸統籌這一觀念。海陸統籌,是借力海洋增強腹地競爭力的最有效途徑,必須強化科學用海、規范用海理念,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突出產業特色,規劃新建9個集中集約用海片區,擴展山東省的發展空間。這種獨具優勢的海陸統籌新平臺,同時也是承載腹地人口和產業轉移的新平臺、對外開放和科技創新的新平臺。
不妨進一步暢想,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發展,還有可能改變黃河流域經濟發展長期落后于長江、珠江流域的現狀。黃河流域內陸各省區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活躍,延緩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隨著海陸統籌的提出,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動脈將物流、資金流和人才流動盤活了,也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三大戰略貫穿一體。
任何以海洋經濟為主體的發展模式,離開了海陸統籌,都很難長效發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打破“海是海、陸是陸”海陸分離的傳統觀念,強調海陸統籌、一體化發展,并在海陸統籌中實現城鄉、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以沿海七市為前沿,以全省資源要素為依托,既強調加快沿海地區發展,又要發揮沿海地區對中西部的帶動作用,促進全省協調發展。堅持海陸統籌,正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崛起的睿智之石。高效、高端、生態等門檻將高污染、低效率的產業企業攔在門外,將發展與生態通盤考慮,既要銀海金山,又要大海永葆藍色、大地永葆綠色。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正是藍色經濟戰略的根脈。
海洋通達全球、八面來風,是開放的象征和載體。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依托全國發展大局,必將成為打造山東發展新高地、謀求在區域協調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戰略平臺。
余梁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