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平方公里海陸面積的藍夢
2009-07-24 12:59: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胡錦濤總書記給山東點題藍色經濟區,意味著山東先進生產力最為活躍的海洋經濟板塊即將納入國家戰略。”7月19日,山東省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藍色經濟區將是山東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新格局中實施戰略突破的核心指向。
藍色引擎
“按照我們的理解,總書記站在世界和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大格局中談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空間范圍上應該是指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發改委一位官員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但考慮到先期啟動及納入國家戰略操作層面的可行性,日前下發至沿海縣(市、區)的《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將空間布局暫時界定為“以沿海七市為前沿,以全省資源要素為依托”。
七城市,由渤海至黃海海濱順次為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青島、日照。本報記者據公開統計數據測算,上述7城市創造的GDP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占全國的5%。
據統計資料,2008年,山東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346億元,同比增幅達20.6%,近一倍于全省經濟總量增速,占全省GDP比重為17.2%,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8%,居全國第二位。
顯然,山東高層希望,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產業層次及成熟度最高的半島沿海打造藍色經濟區,迅速形成保增長的投資新熱點。比較之下,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尚處開發起步階段,短期內難以形成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聚合力。
據本報了解,作為藍色經濟區的“組織推動力”,規格為正廳級的常設機構“藍色辦”將不日掛牌成立,編制在17人左右,“藍色辦”主任由省發改委主任兼任,而相關城市的對口常設機構也在陸續籌建中。
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智囊之一,鄭貴斌告訴本報,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擴大海洋經濟運作空間,形成全省經濟大聯動,在更高戰略平臺上實現沿海經濟板塊的再造。
正在論證中的《山東省實施集中集約用海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草案》顯示,山東要打造七個產業聚集區。主要包括龍口灣海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青島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煙臺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等。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告訴本報,九大核心區的開發,將集中集約利用海陸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陸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到2020年,僅兩城七區集中集約用海的概算投資額便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
為什么是山東?
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告訴本報,胡錦濤總書記沒有在遼寧和京津冀等其他沿海地區提出建設藍色經濟區,有著很重要的戰略考慮。遼寧的腹地東三省經濟總量約相當于山東的一半;由于渤海為內海,脆弱的生態不允許在京津冀沿海進行過度經濟活動。
而山東不僅有外海,且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10,本身是一個有著9417萬人口的大市場,背靠中西部廣闊腹地,有責任、有實力以更為生態的發展方式,在以海帶陸、全國陸海統籌聯動發展中提供示范。
王詩成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應打造成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經濟引擎、環渤海經濟圈南部隆起帶、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
“山東集中集約用海區域應當打破省際界限,由黃河流域內陸省份共同開發使用,這將填補國家空間發展戰略的空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增長軸。”他說。
不過,山東雖處于東部沿海經濟帶與新亞歐大陸橋交匯處,但目前是否為核心節點,還需商榷。
楊開忠分析,在沿海經濟縱線中,山東仍是國家戰略盲區;日照港還只是亞歐大陸橋經新兗石線的支線出口,與之毗鄰的江蘇連云港是亞歐大陸橋的貫通出口,而且,江蘇省沿海經濟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建議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功能定位為構建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功能區,嘗試走出一條對國家海洋經濟戰略和全國范圍內陸海統籌發展可資借鑒的新路子。”楊開忠認為。

更多新聞
- 國際視角下的半島藍色經濟區
- 大眾日報:論藍色經濟戰略
- “把脈”藍色暢想曲
- 應成國家發展戰略獨立增長極
- 1600平方公里海陸面積的藍夢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