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籌布局,“藍黃奏鳴”助山東經濟再騰飛
網絡獨家專訪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接受大眾網記者專訪。大眾網記者楊博攝
大眾網濟南1月26日訊(記者 馮煒程 王靜 楊博)2009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提出了“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彼時,一股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強大合力開始在齊魯大地涌動。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論證和調研,2010年1月25日,在山東省“兩會”期間姜大明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上,藍色經濟區建設被寫進了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部分,并有了較為明確的發展要求,至此,山東的藍色經濟開始由“謀劃”變為“布局”。
1月24日,大眾網記者專訪了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在侯英民眼中,已經進入布局階段的山東藍色經濟區,“統籌”二字將成為其發展的關鍵詞。
海陸統籌:打通渤海灣、打通中韓海底將提升藍色經濟區輻射力
侯英民認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發展藍色經濟是山東省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經之路,是再造山東新經濟的必由之路,是山東在更高層次更高領域參與國際合作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和完善我國沿海開放布局的重要環節,因此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
而且,山東發展藍色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山東區位優勢明顯,離日本和韓國近,經濟技術交流多;資源優勢突出,海岸線長;海洋科技人才優勢明顯,國內大多數海洋科技人才都集中在山東,這些都為山東的藍色經濟發展積攢了足夠的動力。
“海陸統籌是藍色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侯英民說,“在區域內要在體制和機制上實現真正的統籌”,他舉例說,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通信等這些基礎設施就要統籌建設,而且基礎設施的統籌是海陸統籌的關鍵性環節,因為它能直接擴大藍色經濟區的輻射能力,“如果打通渤海,半島藍色經濟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聯系就和現在不一樣了”,那樣就會多一個非常便捷的通道,藍色經濟區的輻射能力也會大大提升。
侯英民接著說,除了與國內的統籌,海陸統籌還應考慮國際合作,比如,可以爭取政策把藍色經濟區打造成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實驗區,還可以打通中韓之間的海底隧道,這些都會極大提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輻射力和活力。
環境統籌:藍色經濟區一定要“藍”字優先
山東發展藍色經濟、開發海洋資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環保問題。對此,侯英民明確表示,藍色經濟區一定是環保優先。
他說,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各種產業向沿海聚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有統計表明目前世界上60%至70%的經濟是在沿海,產業大面積向沿海發展勢必對海洋環境保護產生壓力。
“我認為這并不是把產業放在哪里的問題,而是放什么樣的產業的問題!焙钣⒚癖硎荆骸叭绻蛔⒁馍鷳B環保,產業項目即便放在內陸,也照樣會產生危害!币虼怂J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點是切實貫徹環保優先的理念,凡是高污染的、高耗能的產業堅決不能上,不僅在沿海不能上,在其他地方同樣不能上。藍色經濟區要發展的產業應該是高端的、先進的,是真正生態的、環保的、循環經濟的產業。
在環境統籌方面,侯英民還談到了廣為關注的龍口人工島項目。對于填海造地,他表示,這是借鑒了國際上緩解土地緊張問題的成功經驗,是陸海統籌規劃的理念。侯英民說,作為海洋漁業部門,他們既要保證經濟發展的用海需求,又要管好海域使用,特別是對填海造地,必須堅持的原則依然是環保優先,要盡量不造成或者少造成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包括龍口在內,海洋部門在全省規劃了“9大10小”集中集約用海區域,都已經慎重地進行了環境影響的評估,而且從用海區域上也僅限于水交換比較快的黃海,而流動性差、海水幾十年交換一次的渤海則禁止此類開發。
規劃統籌:山東經濟唱響“藍黃奏鳴曲”
除了半島藍色經濟區之外,山東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也在2009年獲國務院批準,另外山東還有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魯南臨港產業帶,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等重要的經濟規劃和經濟區,那么這些規劃之間如何統籌發展?它們又是一種什么關系?
侯英民認為,各個經濟規劃和經濟區之間緊密聯系,各有特點,不可替代。針對有人提出的這些經濟規劃和經濟區之間“到底是重唱還是大合唱”的問題,他明確表態:“我覺得是大合唱!
他說,黃河三角洲發展的是高效生態循環經濟,它的土地資源,后備資源雄厚,在開發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而且黃河三角洲開發更多強調的是生態的高效利用,發展的是高效生態經濟區,高端產業,高成長型的集群;魯南臨港產業區規劃,則是立足于建設“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臨海產業基地、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濱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創新區”;而藍色經濟區肯定就是強調生態環保的與海洋相關的產業為主導。因此“山東的這些經濟區和發展規劃應該說各有特點”。
侯英民認為,現在要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配制主導產業方面,整個的海洋經濟、海洋產業方面要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他說“傳統產業也可以有高端產品,也可以有產業的高端”,海洋作為藍色經濟區建設最重要的資源要素和產業載體,現代漁業作為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優勢主導產業,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姜大明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將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并要求有關方面搞好重大課題研究,在海洋立體空間布局與資源開發、海洋優勢主導產業發展、中日韓區域合作實驗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拿出高質量研究成果;先期推進藍色經濟區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示范園區項目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強化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重點支持海洋高科技研發、海洋優勢產業、臨海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藍色經濟發展示范園區等。
根據上述要求,侯英民表示,山東省發展藍色經濟對海洋與漁業廳是一個重大挑戰和機遇,海洋與漁業部門將積極作為,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給省委省政府當好參謀,提高海洋管理水平,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與漁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