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月27日訊 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一直是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盛玉麒關注的問題,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他有多篇提案與傳承傳統文化有關,在其中一篇提案中,他建議抓住現在全球“漢語熱”的契機,在青島創建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
盛玉麒告訴記者,目前全世界學習漢語的人有3000萬之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大約5000人,其中具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者只有3000左右。按照漢語教學的師生比例計算,全球目前起碼需要100萬漢語教師。即使每年培養1萬名,也是“杯水車薪”、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按照實際需求分析,中國起碼應建立10所以上的“語言文化大學”。但是現在全國以“語言文化大學”冠名的高校卻只有“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一所,所以創建“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很有必要。
談及“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為何選址青島,盛玉麒認為,山東建“語言文化大學”是眾望所歸,青島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盛玉麒說,齊魯大地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稱,孔子文化屬于中國,更屬于山東,屬于齊魯大地。歷史上的孔子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全世界方興未艾“孔子學院”工程也是在弘揚和傳播作為教育家的“孔子”。而青島做為山東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知名度高,非常適合“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落戶。
盛玉麒表示,“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應當秉承“只需為我所用、不必為我所有”的理念,可以延請國內甚至全球一流的教師、實現最佳資源共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士”的理念,可以與省內外許多院校聯合辦學,讓學生“訪—學”結合、“游—學”結合,形成從青島向全省乃至全國輻射的教學模式;“網絡生存、終身學習”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資源,實現“立體化”漢語教學體系,創造漢語國際推廣和遠程教育的新亮點。
“創建第二語言文化大學正逢‘天時、地利、人和’,打造國際品牌、創建一流大學,順應了國內外的大趨勢”,盛玉麒說,在全球化、國際化的大潮中,建立中國第二語言文化大學是傳播和擴大山東歷史人文精神、打造我省的國際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強省目標的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們這一代每位齊魯兒女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