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月26日訊(記者 曹亮)“姜大明省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做為“老工業基地”的淄博,無疑有更多的“硬骨頭”要啃,不過,省人大代表、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清利在接受大眾網“請問市長”欄目專訪時對此卻滿懷信心,他告訴記者,通過這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淄博正逐步脫掉“老”帽子,脫胎換骨成為新型工業城市,成功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
轉方式調結構讓人民的包更鼓、天更藍
“‘轉方式、調結構’我們淄博有很多新思路、新經驗”,談起“轉方式、調結構”,周清利頗為自豪:淄博市在轉方式調結構方面,認識早、起步早、力度大,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淄博視結構調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節能降耗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境保護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這是淄博市上下形成的統一思想。實踐證明,這條路子走得正,行得通。“淄博人民的錢包更鼓了,呼吸的空氣更清新了,天更藍了!”
周清利介紹說,一批批市級新材料企業、新材料領域國家級研發中心、省級以上企業研究中心在淄博落成,全市新材料產業類高新技術產品達710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項目近1300項。制藥、醫療器械、藥用包裝材料、醫藥中間體、制藥設備等門類齊全的行業體系的建成,讓淄博站穩醫藥產業經濟規模居全省第一的陣腳。再生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配套、核電裝備及配套材料、太陽能光伏材料、智能電網配套等六大產業已具備優勢。淄博核電裝備及配套材料工業園是我省重點發展的三個核電裝備制造園區之一。
此外,淄博的汽車及船舶配套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逐步形成規模。淄博還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先后實施了兩輪碧水藍天行動計劃,目前已完成投資120多億元,建成了15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和1座城市垃圾焚燒電廠,整治污染企業4200多家,關停各類土小企業2200多家,新上治污設施近700臺套,僅去年一年就騰出能耗空間350萬噸標準煤。
“傳統行業也在逐步升級改造”,周清利舉例說,“像水泥行業,去年淄博將151條生產線2400萬噸產能改造整合為9條生產線1800萬噸產能,全部采用先進的旋窯工藝,二氧化硫、粉塵排放量分別削減了6864噸和6176噸,另外還關停淘汰635座500萬噸的小石灰窯等等,這些升級改造,讓淄博的天更藍了。”
結構調整讓淄博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
工業是淄博經濟的支柱,占全市經濟總量的60%左右。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淄博也受到了外需急劇萎縮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全市稅收一度下降,工業用電大幅減少,企業出現了大范圍限產停產。
“金融危機對淄博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周清利告訴記者,面對危機的沖擊,淄博市堅定信心,抓住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歷史機遇,迅速策劃實施了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全市有230多個項目列入了中央、省預算內投資項目,并健全體制機制保障,在短期內形成了一批實物工作量,有效拉動了即期經濟增長。”此外,還結合淄博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策劃實施了總投資200多億元的“兩區三村”改造建設工程,起到了擴內需、促統籌、拓空間、帶產業的多重功效。
另外,“兩條腿走路”的發展策略也收到了奇效。在擴大內需的同時,淄博還鼓勵支持企業抓住國際資源價格大幅下降的機遇加快“走出去”,加強國際資源開發合作。據統計,全市290個項目被列入省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項目,策劃實施了390個市調整振興規劃項目,全市有26個企業列入省重點工業企業名單。
“危機來了,我們的工業生產總值不降反增,2009年全市稅收總收入增長了29.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了12.28%,其他各項預期指標均能夠完成或超額完成。”周清利說。
未來新興產業總體規模要達5000億元
談起未來的目標,周清利告訴記者,淄博將力爭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經濟的比重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總體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
對于5000億的目標,周清利滿懷信心,“近年來,淄通過大力發展高端高質高效產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許多產業發展領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優勢。”
周清利給記者列舉了這樣一組數字:300多家年產值1000億元以上市規模新材料企業,5家新材料領域國家級研發中心、81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究(工程技術)中心;56家市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20家生物醫藥類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省級企業研究(工程技術)中心;35家新能源裝備企業,三個核電裝備制造園區;年產輕卡6萬輛的山東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已在全國輕型載貨汽車生產銷售綜合排名中名列第5位,純電動汽車年產能已達3萬輛。30家船舶配套企業;年產防偽標識200億枚省級射頻識別工程技術中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還有產量占全國市場的20%的山鋁電子、凱勝電子等國內主要的集成電路卡模塊生產企業等等。“這些都為淄博新興產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至五年,總體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決非天方夜譚!”周清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