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占江 張子揚
自1 月 15 日起,本報聯(lián)合大眾網(wǎng)開通“黨報熱線·直通兩會——百姓心里話”專欄,讀者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短信、熱線等多種方式參與。便捷的溝通方式讓公眾的參與熱情更加高漲,連日來,每天都有三四十個提建議的電話,大眾網(wǎng)上參與討論的跟帖更是不斷。
“夾心層”:期盼住上公共租賃房
住房成為網(wǎng)友們熱議的話題。大部分網(wǎng)友表達了對房價漲幅過快的擔憂。
網(wǎng)友“天的盡頭”說:“我是在濟南工作快4年的大學畢業(yè)生,屬于既不符合經(jīng)濟適用房條件也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夾心層’,一個月工資不到3000元。我不是濟南本地人,只好租房子住,為了省錢我選擇了合租,只有 12個平方,每月光房租、水電費就得 400元,加上吃飯每個月500 元,每月手機費、交通費、生活必需品和應酬等花銷就算是 400元吧,這就只剩下1000出頭了。這幾年沒買過幾件衣服,最害怕的就是同學朋友來。房價每天都在長,我還買房子呢,說起來就是個笑話。”
陳老師在省城某高校教英語,她一下子提了 12條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建議政府建設公共租賃房或廉租房,租給沒能力買房的大學畢業(yè)生,“此外,還應加強對現(xiàn)有廉租房使用情況的監(jiān)管,避免出現(xiàn)有人占著廉租房自己不住反而外租的現(xiàn)象,把廉租房租給真正需要的大學畢業(yè)生和低收入者。”
低保邊緣群體:期盼物價穩(wěn)一點
“快過年了,可這菜價是一天一個價,連大白菜都一塊多了。”泰安岱岳區(qū)的劉女士說,她的菜籃子變重了,土豆絲、豆腐和白菜,是家里最經(jīng)常吃的。“兒子想下館子,鬧著去吃頓好的,可到飯店隨便點個葷菜就20多塊錢,我和丈夫就點了一個菜,看著孩子吃。”她說,孩子上小學,正在長身體,真希望他頓頓有肉吃。
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和丈夫兩人每個月收入不到1300元,除去伙食費 600 元、水電費100 元、蜂窩煤100元、人情往來 100元,一個月的收入所剩無幾。家里最怕的就是有人生病,前段時間老人不慎摔傷,又是吃藥又是理療,花了好幾百元。
“我們家不符合低保政策,但生活卻很緊巴,希望政府能出臺政策,對我們這類人進行救助。”劉女士說,她希望物價漲得慢一點,特別是菜價、水電等更穩(wěn)定一點。
學生家長:期盼素質教育別流于形式
濟南天橋區(qū)徐琳在微博上說,她孩子在上小學,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孩子的課程時間短了,作業(yè)布置的也少了,但她的壓力卻大了:孩子有些跟不上課程,她只能自己抽時間給孩子補課,有時候忙不過來,只能請個家教給孩子補課。
“開展素質教育不應使家長的負擔變重,也不應流于形式。”徐琳又說,素質教育不能理解為簡單的增加音美課程,應該適當增加些實踐課和興趣課,最好能像國外一些學校那樣,有野外實踐或者給孩子布置個分析報告之類的作業(yè),這樣可以讓孩子真正長知識開眼界。徐琳說,現(xiàn)在的寒假和暑假作業(yè)都要求孩子上交在社區(qū)服務之類的實踐報告,其實,孩子最后都是編造后上交的,哪有真的呢?“沒有合適的土壤,沒有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提倡素質教育就容易流于形式。”
“高考體制不改,永遠不可能真正減負。”來自濰坊的大眾網(wǎng)友黑木說,他的侄子在當?shù)刈x高三,由于實施素質教育,教育部門規(guī)定高中畢業(yè)班周末不能補習,而一些復讀學校還是照補不誤,結果高考成績出來后,復讀學校的升學率和高分考生大都高于應屆考生。“推進素質教育,學生學業(yè)負擔看似輕了,但參加高考的學生卻要在課外通過參加補習班等方式來彌補,有些學生可能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并沒有能力參加補習班。”黑木說。
參與欄目方式:
一、登錄網(wǎng)站大眾網(wǎng)直通兩會論壇( http://club. dzwww .com/forumdisplay.php?fid=1558);
二、發(fā)送電子郵件到sdlh10@163.com ;
三、 登錄眾眾微博網(wǎng)站( http://zz.dzwww.com/t33 ),選擇話題“兩會”,綁定手機后編寫短信“兩會+正文內容”發(fā)送至1062878717;
四、 撥打黨報熱線電話( 0531 )86583477。